人工智能助力脑科学跨越式发展,未来10年或将走在国际前沿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脑科学最关注的是人脑怎么进行各种认知功能,包括对外界的感知、记忆和学习、情绪情感对认知的影响、如何决策、反应等,这都是脑科学普遍研究的内容。”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蒲慕明介绍,“我国在脑科学领域起步较晚,但过去10年,我们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3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蒲慕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联影智能联席CEO沈定刚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3年“两会健康策”系列直播访谈节目,共同探讨AI助力中国脑科学跨越式发展话题。

“在国际上,目前大家非常关注基础脑科学研究和未开发领域的高级脑科学研究。”蒲慕明介绍,“目前我国近几年在脑科学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例如对于行为决策的产生的研究,抑郁症药物的作用机制,自我意识的产生和意识状态的观测,脑疾病的机理等基础研究方面都有进展。”

2021年1月,科技部开启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中国脑计划跨越式发展正式提上日程。项目共涉及59个研究领域和方向,整体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甚至千亿级。而伴随着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的发展,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

“中国有一系列的公司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医疗领域中,特别是医疗影像领域。”沈定刚表示,目前,在健康管理和危急管理方面,医疗影像领域的人工智能工具已经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例如老年人的记忆问题,我们用分割技术能够将脑结构在秒级时间内实现分割,并通过对比观察海马体的状况,实现健康管理的目的;再比如脑卒中,目前联影智能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工具能够快速判断病人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为医生快速做出治疗决策提供参考。目前此类产品已陆续下沉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有效增强基层诊疗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建设。”

沈定刚介绍,如何实现模块化是目前人工智能工具打造的一大难点。“人有几万种疾病,它们都需要通过影像、血液等信息进行诊断。因此,人工智能工具的研发应该找到共性的技术,将其模块化组合,灵活打造新产品。同时,高效的产品创新、临床落地也离不开产学研医的协同创新。”

蒲慕明表示,未来十年,依据我国的特殊优势、广大的病人人群和强大的科研队伍,我国很可能在脑疾病的医疗领域走在国际前沿,甚至做到国际领先。

“首先,在疾病干预的模式方法研发方面,我国已建立起国际上较为缺乏的非人灵长类的疾病模型作为研究手段;其次,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手段进行的疾病诊断、疾病干预也有着高质量的大数据优势;此外,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在许多领域都达到了领先水平。在脑科学的研究上,在成果的转化上,人工智能有非常大的想象和应用空间。”蒲慕明指出。

责编:毛圆圆

校对:呼梦瑶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脑科学   人工智能   中国科学院   人民日报   助力   中国   疾病   领域   未来   我国   医疗   健康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