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知的“茯苓”应该怎么用?

茯苓常见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有名的药膳 “茯苓鸡汤”,如在中药方剂“苓桂术甘汤”、“猪苓汤”、“四君子汤”、“半夏厚朴汤”、“肾气丸”等等中都可以看到“茯苓”的身影。

茯苓,最主要的作用是“利水渗湿,健脾,安神”,适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心悸,失眠。还可以用于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总的来说是“主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者”。

而且茯苓较为平淡,对于水湿内停无论寒热都可以用,所以在临床中多用于脾虚导致的诸多症状中。

茯苓虽好,怎么样运用才是最正确的呢

一、 配伍合用

1. 茯苓+白术:是经典补气剂“四君子汤”中的组合。该组合可以用于口干渴,小便不利,双目眩晕,心胸胀满的情况。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

2. 茯苓+泽泻:主要针对的是口渴有小便不利的情况肾气丸、茯苓泽泻汤

3. 茯苓+半夏:主要针对的是咽喉不利、恶心呕吐及小便不畅。如半夏厚朴汤

4. 茯苓+桂枝:主要针对的是心悸、脐周悸动、有气从小腹上冲、浮肿等情况。如苓桂术甘汤、桂苓五味甘草汤等

5. 茯苓+猪苓:可以用于水热互结导致的小便涩痛、发热、口渴、小腹胀满等。如猪苓汤

二、 关于茯苓的一些问题

1. 茯苓治口渴、小便不利,分别是哪一种情况?

茯苓生津作用较弱,所以它治口渴的类型主要是口渴较轻,饮水不多,饮水多有胀满感,舌面较水润的情况,这是因为水湿不化,津液代谢异常出现的渴感,要与出现的口干多饮或饮后不解渴相鉴别

茯苓针对小便不利的是小便量少,次数少,大便稀溏,有些有尿痛感,多数会有浮肿的表现。

2. 茯苓、白术的运用重点

茯苓重在利水、除满、安神、止眩悸;白术重在生津、止渴、通便、消肿痛。而且茯苓主要消中下焦水湿停聚,白术主要治水湿停留在表、肌肉

3. 茯苓安神

茯苓安神作用较弱,主要在量少时起协同作用。在临床上针对脾虚湿盛导致湿扰心神不安,多与茯神、远志合用


本文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交流,

请勿自行服药,

如有身体不适,

及时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茯苓   猪苓   泽泻   厚朴   半夏   白术   口渴   不利   作用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