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何能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前言:

明朝这个朝代,真是人才辈出。乞丐皇帝朱元璋开了明朝。只是他的后代有些奇葩,比如:不爱皇宫爱豹房的朱厚照,没事天天就爱住在豹房。

再比如不爱皇位爱木工的朱由校,放着国家大事不管,就喜欢鼓捣那些木匠活。这两位都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

当然也有名垂青史的皇帝,比如,朱高炽。

朱高炽在皇位上仅仅一年时间,但是他只用了这一年时间就让自己名垂千古,那他都做了什么?继续往下看。

究竟干了什么?

可以说,朱高炽的爸爸朱棣能够登上王位,完全是沾了这个儿子的光,为什么这样说呢?

早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朱高炽已经是有名的燕世子。为什么说是有名的,你看一看朱元璋对他的喜爱就知道了。

据记载,一次朱元璋命令朱高炽和另外三个世子一起去阅兵,但是只有朱高炽回来的最晚。

朱元璋十分不满意,要知道朱元璋对朱高炽的期望很高,于是等到朱高炽回来之后就询问他,而朱高炽的回答让朱元璋十分满意。

他面对爷爷的拷问,他只说了以后希望阅兵的时间晚一点,这样的话士兵就会有时间吃饭了。

朱元璋越看这个孙子越是满意。于是,在这之后,朱元璋开始有意的观察培养这个孙子,开始让朱高炽参与批阅奏章。

爷爷这么明显的暗示,就差直接告诉他好好干,以后皇位就是你的。要不说朱家人一向看重亲情,这个朱高炽并没有因为爷爷的这些举动,而生出野心,只是勤勤恳恳的为爷爷工作。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为了避免自己的后代因为皇位争得头破血流,而专门定下规矩,朱家的江山只能是嫡长子继承。

要是按照身份,这个朱高炽距离皇位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而是相当的远,就算朱元璋再喜欢这个皇孙,也不能坏了规矩。

所以这个朱高炽也很聪明的没有暴露出自己的想法。朱高炽没想法,不代表他的爸爸没想法。

这不,太子朱标死后,按照朱元璋自己立的规矩,这也是太子的儿子继位。

这朱高炽的爸爸朱棣一看,这不行,这大好的江山怎么能给这样一个没有政见的朱允炆呢。

原本就不满意外甥登上王位,这个时候朱允炆偏偏要作死。

他的想法很简单,这不是藩王太多了,他也觉察到这些藩王会影响自己地位的稳固,于是就天真的想用一些罪名,把这些藩王通通处理。

按道理说,这些藩王中势力最强的就是这个燕王,也就是朱高炽一家,但是这个皇帝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可能是认为这个石头太硬,先把软的收拾了。

哪曾想,刚收拾完软的,这个朱高炽一家直接起兵,给皇帝来了个措手不及。最后的结果,很明显,朱高炽一家上位。

为什么说朱棣上位是沾了这个儿子的光?

在朱棣起兵之后,可以说没有朱高炽在后方稳住局势,前方征战的朱棣不会这么顺利。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起兵兵分两路作战,身为世子的朱高炽奉命留在大本营,而这个时候朱允炆的手下李景隆直捣黄龙,这个时候在北平的只有朱高炽,手中也没有什么兵马,家里的兵马都被朱棣带走了。

这时候已经是兵临城下,朱高炽也不知道自己能坚守多久,内心也是很慌,但是他作为一军之将他很清楚这个时候自己要保持冷静。

他先是安抚城中百姓,召集文臣武将商讨守城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他秉承着虚心请教礼贤下士的态度,这让手下人内心开始安定下来。

朱高炽以身作则不分昼夜的巡查布防。

李景隆与朱高炽数次对战,来往皆有胜负,李景隆发现虽然北平中兵力甚少,但是非常不同意攻破,李景隆也十分无奈,他能怎么办,他只能继续防守,不然怎么会去向皇帝交待。

就这样李继龙围在北平城外。突然有天夜里,朱高炽派遣人开门进攻,这个时候李继隆还在睡觉,谁叫这个朱高炽总是在晚上袭击他们,让他们总是没有本法休息,只有把军队后退十里地。

这个时候朱棣已经得到消息回北平救援,朱高炽和他的父亲内外夹击,把李继隆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这次的胜利,可以说是朱高炽占了很大一部分功劳。他用数万人的军队面对50万大军的进攻围困,这个战绩相当瞩目。

这次的胜利为主地登上王位起了关键性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说朱棣能登上王位,是沾了这个儿子的光。

那么在朱高炽登上王位之后都干了什么让自己名垂青史呢?

第一,在朱高炽上位之后,先是昭雪了父亲在世时的冤案。那么朱棣在世的时候都有哪些冤案呢?

无非就是党派之争。这要从朱棣身上说起。

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在朱高炽的下面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其中朱高煦一向是深受朱棣的喜爱,甚至让朱棣有了废除太子的想法,这种想法很危险,让朱高煦有了别的心思。

朱棣上位之后总是忙着北征,这国家的管理者实际上一直都是朱高炽。

也就是说,朱棣虽然坐的是皇位,但是干的是北征大将军的活,而这个朱高炽坐的是太子的位置,干的却是皇帝的活。

这种错位很有意思,朱高炽的太子之位,看朱高煦的眼中十分诱惑,于是两个党派有了冲突,在这次冲突下因为皇帝的偏袒,受伤的是朱高炽的手下。

所以在朱高炽上位之后赦免了无辜受牵连的大臣以及他们被流放的家属。

你以为这只是因为这些人是效忠于朱高炽手下的,所以在朱高炽上位之后就先赦免他们为他们昭雪?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朱棣在位的时候,因为他的偏袒,当时的朝政时局并不安稳,可以说内部存在着激烈的矛盾。

辅政多年的朱高炽自然清楚这里面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的解决这些存在的内部问题,那么能直接影响朝堂,朝堂不稳还说什么治国。

其实这个问题回看一下历代的皇帝,比如说清朝的康熙,他登基的时候年幼,当时的辅国大臣逐渐成为威胁,这件事情如果康熙不能温和不伤国本的情况下处理的话,那么就没有康熙的盛世了。

同样的,这些冤案中的背锅人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从利益角度上看,昭雪他们那就意味着否定朱棣的判决,这关乎着朱棣的名声,再加上当时朝中已经又形成了新的体系,怎么昭雪,怎么安置,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在这一点上,朱高炽做的很好,平稳的渡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第二,休养生息,停止内战。

朱棣在位的时候一直都致力于北征这件事。频繁的战争带给百姓的是不安稳的生活,这个时候百姓最渴望的就是能够休养生息。

新村百姓的朱高炽显然做到了这一点。

朱高炽最关心得就是父亲在位的时候的消耗的大量的钱财来支撑征战,多年的消耗已经让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他先是把皇帝征用的木材等用公平的交易来进行购买,取消了以前只征用不付钱的做法。

接着把遇上灾荒的百姓减免了田赋,并且为这些百姓提供免费的粮食和种子。

因为在晃悠了大量的流民,安置这些流民是件大事,朱高炽把这些流民安置回原籍,因为鼓励他们回到原籍,承诺回到原籍之后减免他们的赋税以及劳役。

在这一系列的政策下,百姓终于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朱高炽在位仅仅只有短短的一年,却为百姓谋划了很多,这个功绩值得我们赞扬。

第三,改革取士制度。

当时入仕的途径还是科举。只是因为南北的差异,科举的结果引起人们的抗议。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在朱高炽上位后第一次科举,这次科举震惊朝野,原因无他,只因为凡是中选的都是南方的学子,而北方的学子大片落榜。

当时皇帝命人彻查,可是查来查去发现其中没有任何作弊的行为,只能如实报告给皇帝,这个时候皇帝才发现,原来南北学子的差异这么大。

于是为了让北方的学子也有机会入选,就规定了以后按照南方六十人,北方四十人的方法来规定入选人数。

这个规定是不是看着有些眼熟?

这与我们现在南北高考不同卷,以及南北高考分数差异有什么区别呢?

只能说我们现在这些是捡了前人的牙慧罢了。

第四,朱高炽在位短短一年,干的事情抵得上有的皇帝一辈子的功绩。

因为边域民族总是骚扰,所以原本的边域马市关闭,朱高炽非常有眼光,他能透过这个马市看到在马市背后的边域防御功能。

说白了,边域民族攻击骚扰,还是因为生存的原因,开放马市让边域其他民族的人民有了经济来源,这样就可以缓解两边的冲突。

同时朱高炽用安抚的政策,恢复了与外邦的交往关系。

结语: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功绩卓越的皇帝,在登上王位之后竟然会沉迷于酒色

朱高炽通晓星象,传说一天夜里他看到有星变化,于是召集大臣,说自己命不久矣,果然不久之后朱高炽突然病逝。

他这一生子嗣很多,有10个儿子7个女儿

为了不让自己的长子像自己一样,在临死的时候一直让五位妃嫔为自己陪葬,也就是说从皇后以下的五个人全部跟随他的脚步走了。

一代皇帝就此落寞,只是让人不解,为什么上位之后他突然开始沉迷于酒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北平   明朝   马市   名垂青史   皇位   科举   王位   上位   太子   难题   皇帝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