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沟海战14时50分


文章较长,预计阅读10分钟

1894年9月17日,清帝国与日本帝国在大东沟附近海域之间爆发了一场决定了黄海制海权归属的海战。

海战初期清帝国北洋舰队曾一度对日本舰队造成严重损伤,但接下来的海战却逐渐陷入劣势。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我们就要从13时20分到14时50分的战局变化说起。

第一游击队转向(1时20分)

1894年9月17日下午1时20分,大东沟海战第一炮打响以来,海战已经进行了30分钟。日本联合舰队的大部分舰船此时中止了射击,就仿佛比赛打完了第一局一样。第一游击队4舰(航速12海里)和紧随其后的本队8舰中的5艘(航速10海里)已通过北洋舰队正面,移动到北洋舰队10艘军舰排列成的单横阵的右翼,距离渐远,因此双方主力舰队之间的对射逐渐停歇。

双方第一轮交锋之前,由于旗语沟通误解,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错把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下达的“攻击敌之右翼”命令当做“攻击右翼之敌”,结果联合舰队错误地排成一路纵队在北洋舰队横阵面前依次驶过,白送给了北洋舰队一个以横队冲击纵队的机会。但由于航速较慢,北洋舰队没能及时抓住机会靠近乱战。

伊东祐亨

第一游击队的4艘巡洋舰绕至北洋舰队右翼,重创了“超勇”、“扬威”2舰,随后航速减至12海里,等待本队跟上。本队的大部分舰船也顺利通过北洋舰队阵型正面,接近右翼。北洋舰队的这次冲击只拦住了本队末尾的“比叡”、“扶桑”、“赤城”3舰,虽然给这3艘日舰造成了损伤,但没能击沉对方,己方阵型却被搅得大乱,日方落后3舰都避开了冲撞,一边与北洋军舰对射,一边竭力追赶大队。

如果第一游击队此时向右转向,就可以到达北洋舰队阵型后方,与驶向北洋舰队阵型右翼的本队诸舰形成交叉火力,猛击北洋舰队右翼各舰。然而就在下午1时20分,第一游击队却向左转向。

坪井航三在战斗结束后的报告中给出了他的理由:第一遊撃隊はまだ右に迂回しています。これで、本隊殿後艦の発砲に向かいます。(第一游击队仍在向右方迂回。如此一来,与本队殿后舰的发炮相向而对。)

在坪井航三少将看来,如果第一游击队右转迂回北洋舰队后方,就会与本队末尾诸舰把北洋舰队的军舰夹在中间,他认为这时射击就会产生误伤友舰的危险。但是如果了解之后的战斗过程,就应该明白,坪井航三这时的担忧其实并不是那么准确。先不谈此事,1点20分,第一游击队开始向左转向16个罗经点(180度)航行,与本队相向而行,行驶在外侧——现在如果朝北洋舰队开炮那就真的要误伤友舰了。

1时20分左右的大东沟海战态势(推测)

坪井航三的这一决策直接把第一游击队的“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艘穹甲巡洋舰移出了战场,这是联合舰队最好的8艘巡洋舰中的4艘。

顷刻间,战场上只剩下本队的7艘军舰(“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比叡”、“赤城”)还在与北洋舰队主力对峙,“西京丸”号武装商船巡弋在外侧。队尾的2舰,2200吨的老式船旁列炮铁甲舰“比叡”和622吨的浅水炮舰“赤城”远离大队,正处于孤立状态。

“攻倭尾队”(1时30分-1时45分)

下午1时20分以后,北洋舰队正忙于让8艘战斗力完整的军舰重新编组队形。“超勇”“扬威”2艘老掉牙的撞击巡洋舰已经被第一游击队打得燃起大火失去了战斗力,已然掉队。而战斗开始前停泊于大东沟口附近的“平远”“广丙”2舰尚未赶到。北洋舰队的单横队此时还剩下8艘军舰,从左到右依次为“济远”“广甲”“致远”“经远”“定远”“镇远”“来远”“靖远”。

定远

在战斗开始以前,北洋舰队就已经实施了一次转弯,横阵整体向右转向4个罗经点(45度),从而使舰首指向敌舰侧面。第一轮交锋以后,大部分日方军舰已经移动到北洋舰队右翼,且渐行渐远。

日本舰队在4500米的距离从我舰队的前方通过,向孤立的旗舰“定远”后方迂回——《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报告》

意识到日本舰队向右翼后方迂回的危险,北洋舰队的横阵继续整体向右转向,转向大约4个罗经点的角度(约90度),试图保持以舰首对准本队的姿态。在转向的过程中,北洋舰队的编队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敵艦隊は右に九十度向き,我が連合艦隊の後尾を追撃しようとします,瞬く間に横隊から縦隊へ(敌舰队向右转向九十度,欲追击我联合舰队之后尾,转瞬之间变横队为纵队)——《《日清战争实记》第五编.黄海战况》

横队的集体转向,这一过程是以右翼舰作为旋转轴,单横队像是一扇门一样向上旋转。右翼的军舰转弯后率先抵达位置,而左翼的军舰则需要航行远得多的距离才能到位,因此,阵型随之变成了形似纵队或者斜线队的外观。

この時、敵艦隊は、それぞれ右に旋回して、ほぼ単縦陣をなし、それを追撃するかのように、舳先の砲で我が隊を攻撃しましたが、その隊形は、やや乱れていました(此时,敌舰队各自右转,大约形成单纵阵,并似要尾随追击,以舰艏炮攻击我本队,但其队形已稍有不整)——《常备舰队司令官坪井航三报告:九月十七日第一游击队的战斗》

在持续的大角度转向中,北洋舰队的阵型变为以右翼舰为先锋,左翼舰为末尾、形似单纵队的形状。但是,这并不是北洋舰队用于持久交战的阵型,而只是一个运动转换的过程。

在海战前,北洋舰队制定了三项战术原则:

1、战斗中姊妹舰或同小队舰应尽量相互配合
2、保持舰首对敌
3、所有舰船随旗舰移动

按此战术原则,当舰队以单纵队调整航向完毕之后,队形就应该重新展开为横队,齐头并进地向敌方舰队发起冲击。然而,在转向过程中,阵型不同位置的舰船所需航行距离不同,而且船只性能参差不齐,再加上转向过程中还在持续与敌舰持续交战,在上述因素的干扰下,北洋舰队的队形渐渐混乱。

我军诸舰在战斗前半期,还能够严守前述的三条规则,然而随着敌舰队不断地围绕旋转,我诸舰最终难于遵守第三条,而且我阵型也因不断地转向调整而序列大乱,我方的一些军舰数次阻碍遮挡了我“定远”舰的射击——《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报告》

日本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第一游击队的指挥官坪井航三少将在他的战斗报告中认为,北洋舰队在不断转向的过程中队形变得不再严整:

敵艦隊のこの戦場での動きは、単に梯団を突き出して前進するだけでなく、しばしば方角と方向を変え、ひたすら舳先の火砲をこちらに向けて、制圧しようと努めています。敵艦隊を猛撃して通り過ぎたわが本隊は、こちらを追う形勢を見るに、不規則な単縦陣、梯陣のように、もはや堅固な隊形をなすことができません。

(敌舰队在此战场的运动,并不只是以凸梯阵单纯前进,而是屡屡变换方位和方向,努力专赖舰艏火炮向我,制我。我本队猛击敌舰队而过,观彼追逐我之形势,已无法形成坚固的队形,有如不规则的单纵阵或梯阵。)

位于北洋舰队阵型左翼的是“致远”、“经远”、“广甲”3舰,此3舰在之前的战斗中一直处于横队左翼,随着日舰逐渐移动到右翼,与敌舰脱离了接触,前方射界被友舰遮挡。如果跟随舰队主力继续右转前进追击位于右翼的日本舰队主力,“致远”“经远”等原左翼各舰的射界都被前方友舰遮挡。

致远号(网图,如有错误请指正)

而在左侧,日本舰队的队尾方向已经掉队的“比叡”、“赤城”2舰正在竭力追赶已经开走的舰队主力,此时正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如果左转冲出队形,“致远”在内的左翼各舰就可以向“比叡”、“赤城”进攻,也许可以干掉这2艘孤立无援的敌舰。

在此情况下,“致远”舰长邓及“经远”舰长林,见我舰队阵型过于拥挤,便驶出阵外,注全力击沉日本舰队第二群队的诸舰,这无疑就是他们冲出阵外的不二原因——《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补充报告》

“致远”、“经远”2舰率先冲出过于拥挤的战斗队形,向日方孤立的“比叡”、“赤城”2舰驶去,其左翼的“威远”级炮舰“广甲”号也跟了上去,没有顾及身后逡巡不前的同小队“济远”。

“赤城”号炮舰的战斗报告描述了这时的情景:「来遠」「致遠」「広甲」は我が艦尾方向を通過しましたが,なお追撃を図っております。(‘来远’‘致远’及‘广甲’虽然已经从我舰艉方向通过,但仍然想要追击我舰)——《联合舰队“赤城”舰报告:明治二十七年九月十七日盛京省大孤山泊地南方战斗记事》

这里日本人可能是把“经远”误认为“来远”。因为“来远”“靖远”小队位于“定远”“镇远”右侧,在下午1点30分左右,北洋舰队阵型的左右两翼还没有完全搅乱,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与“致远”“广甲”一起采取行动的装甲巡洋舰应该是“经远”而非“来远”。不过很快,日本人就不用思考哪一艘是“经远”哪一艘是“来远”了,因为“来远”“靖远”小队也加入了追击的行列。尽管各舰的信号系统很多都被摧毁,但乱战战术需要的是各舰指挥官的默契,而不是队形,所以其他数艘北洋军舰也纷纷跟随。

“致远”及“经远”二舰未等命令就冲出阵型(信号旗及索具已经焚毁),“致远”从旗舰“定远”前方通过,向日本一舰直驶而去,接着,同型两舰即“来远”“靖远”也直驶上去。

“赤城”号炮舰是日本自行建造的“摩耶”级炮舰4号舰,配有4门法国造的120毫米后膛炮和2门47毫米机关炮,排水量只有622吨,最高航速10节。这艘炮舰在通过北洋舰队阵型前方的过程中就中弹不少,前部弹药库被毁,蒸汽管道被破坏,1枚击中飞桥的150毫米炮弹打死了这艘炮舰的舰长。发现数艘北洋舰队的军舰转向驶来,“赤城”将航向转向南方,船员紧急抢修,让该舰的航速没有出现严重的下降。“赤城”边打边撤,同时尽力追赶本队主力。而北洋舰队各舰则一边追赶一边射击,双方距离不足1000米。

按照北洋舰队的战术规则,2艘军舰编成一个小队,互相配合作战。但是在追击“比叡”“赤城”的过程中,这一规则不再奏效。各舰自由地向“比叡”“赤城”2舰发起进攻。

炮舰“赤城”

而另一边,2200吨的“金刚”级铁甲舰“比叡”号从北洋舰队阵型中穿过后,中弹虽多,但损伤却并不严重,立刻全力追赶本队主力5舰。但就在“比叡”号就要跟上本队末尾“扶桑”号铁甲舰的时候,1枚来自“定远”或“镇远”的305毫米炮弹击中了该舰的临时医务室,造成了数十人伤亡,而且还引起了严重的火灾。

第一游击队从北洋舰队阵型右翼返航之后,此时正在本队外侧航行,与本队擦肩而过,驶向本队末尾,本可以直接驶向苦战中的“比叡”“赤城”两舰,施以援手。然而在下午1时38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升起旗语,旗语大意为“第一游击队回归本队”。见此命令,坪井航三只好率领第一游击队左转180度,与本队相同航向行驶。

下午1时35分左右的战场态势(推测)——第一游击队本可以直接驶向“比叡”“赤城”

联合舰队的司令官伊东祐亨中将之所以下达让第一游击队归队的命令,目的是让第一游击队从后面跟上本队,组成一个9艘军舰组成的单纵队,准备与北洋海军主力展开第二轮交锋。但在第一游击队的指挥官坪井航三少将看来,第一游击队4舰航速均可达到14-15节,而本队5舰航速只有10节,所以第一游击队应该开到前面去。于是,在变为与本队相同航向之后,第一游击队把航速提高到14节,试图从外侧超车,开到本队前面。这是坪井航三在这一天第二次误解伊东祐亨的旗语。

偏偏在这个时候,伊东祐亨中将亲自指挥的本队5舰向右转向约4个罗经点(约45度),准备靠近北洋海军交战。这样一来,处于外圈的第一游击队要追赶处于内圈的本队,尽管航速快4节,但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赶到前面去。

このとき、本官は合図を出し、第一遊撃隊に本隊の後を追うように命令しましたが、第一遊撃隊は合図の意味を理解せず、本隊の左側から追っかけ、追い越そうとしました。しかし、だんだん本隊が右に向きはじめ、第一遊撃隊司令官は、とうてい太刀打ちできないことを悟ったのです

(此时,本官发出信号,命令第一游击队追随在本队后航行,第一游击队对此信号的含义不够理解,企图从本队左侧追赶、超越本队。但是这时,本队渐渐向右转向,第一游击队司令官最终明白他无论如何也超不过本队)——《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报告:联合舰队第十五回出征报告——清国盛京省大孤山海域战况》

由于本队5艘军舰在内侧遮挡,所以第一游击队在外侧也不能射击,船上的炮手只好无所事事地观战,只能看着本队5舰与北洋舰队主力交火。

下午1时40分之后,日本联合舰队本队经过几次转向之后,第二次靠近北洋舰队主力,以右舷炮射击

午後1時47分、右舷砲の射撃が開始されました。その後,4300 mから3500 mの範囲で,砲撃を続けました(下午1时47分,右舷火炮开始射击,距敌3500米。此后在距离4300米到3500米的范围内, 连续不断地炮击)——《联合舰队本队“千代田”舰报告:大孤山沟海域战斗报告》

分裂的战场(1时45分-2时20分)

下午1时40分之后,海战逐渐形成了2个分战场——北洋舰队“致远”“经远”“靖远”“来远”“广甲”5舰,追击联合舰队本队末尾掉队的2舰“比叡”“赤城”;而“定远”“镇远”2艘铁甲舰迎击自右舷方向迂回而来的日方本队主力5舰(“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

其第一群队(七艘)在约4000米的距离做旋转运动,与我军2艘铁甲舰对峙。此时,“定 远”、“镇远”二舰相互依靠,随着敌舰队的运动,进行半径更小的旋转,保持舰艏对敌。尔后不久,双方距离缩短至2000米——《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报告》

北洋舰队的“济远”落后于全队,似乎有意避战;日方的武装商船“西京丸”以及第一游击队的“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舰试图从外侧超越本队,但又不能做到。

1时50分左右的战场态势(推测)

本队现在似乎放弃了那4艘较小的中国军舰,其5艘军舰围绕着我方2艘铁甲舰航行,并不断倾泻弹雨。火灾不断发生,但仅除一次以外,都很快顺利扑灭。有一些敌舰使用了苦味酸爆破弹,它们发出的有毒烟雾可以明显与黑火药炮弹区分开来——《马吉芬.鸭绿江外的海战》

下午1时50分,“比叡”之前被305毫米爆破弹击中所引发的火灾突然失控,火焰一度逼近弹药库,不得已紧急注水。在这种情况下,“比叡”舰把半数船员投入到救火工作中,已不能坚持战斗,该舰随即于1时55分用旗语向友舰通报情况,驶向战场外侧的南方开阔水域。

機関砲弾薬庫、小銃弾薬庫に迫る火災で注水を余儀なくされ、乗員の半数が消火に従事したため弾薬の供給路が断たれ、本艦は戦闘力を失い、交戦距離外に退避して応急修理を行う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火灾逼近机关炮弹药库、步枪弹药库,不得已而向其注水,有半数的舰员从事灭火,故弹药供给通道断绝,本舰失去战斗力,不得不躲至交战距离之外,欲进行应急修理。)——《联合舰队本队“比叡”舰报告:大孤山海域战斗报告》

意识到不能超到本队前方,第一游击队“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遂减速至10节,逐渐减速由外圈向内圈运动,从本队外侧驶向本队末尾。

下午2时以后,第一游击队以10节航速航行,逐渐接近本队末尾位置,跟在“扶桑”后面。2时左右,“秋津洲”在大约5000米距离上用右舷炮射击数发。2时9分,“吉野”以右舷炮开始射击。不过很快,第一游击队就跟随本队远离了北洋舰队主力,炮击遂逐渐停止

与此同时,发现“比叡”号老式铁甲舰受困于大火,看上去几乎就要沉没。参与追击的北洋舰队各舰纷纷转向“赤城”号炮舰发起进攻。“赤城”号炮舰遭受的压力陡增。

1時55分、比叡は我火を切って南へ向かいました。このとき、「赤城」は「比叡」の右側にも使われます。そのとき敵艦3隻は「比叡」を追撃していましたが、やがて方角を変えて「赤城」を追撃してきました。

(1时55分,“比叡”挂起“我火灾”信号,向南方驰去。此时,“赤城”也取道于“比叡”右侧。 当时敌舰3艘正追击“比叡”,不久就改变方位向“赤城”追击)——《日本海军军令部长座舰“西京丸”报告:九月十七日黄海北部大鹿岛海域海战实况报告》

下午2时15分,“来远”等舰一度逼近到距离“赤城”300米的距离猛烈射击。不过遗憾的是,北洋舰队缺乏爆破弹的问题此时显露无疑。这艘只有622吨的炮舰累计中弹20发以上,其中包括至少1枚210毫米炮弹和2枚150毫米炮弹,但却没有受到致命的破坏,甲板上的大小火炮仍能正常射击。

来远号

就在5分钟之后,下午2时20分·,“赤城”号炮舰尾部的4号炮,法国造的120毫米炮发射的1枚120毫米炮弹击中了“来远”的尾部。如今已知的是,这枚炮弹命中了“来远”号装甲巡洋舰尾部后突然引起了大火,“来远”航速减慢。

见“来远”后部大火骤起,正在追击“赤城”的其他军舰纷纷降低航速向“来远”靠拢,做好援救“来远”的准备。北洋舰队主力从此逐渐汇合。而“赤城”趁此机会拉开了距离,双方距离拉开到700-800米。

2时20分左右的战场态势(推测)

冲向“西京丸”(2时15分-2时35分)

在本队末尾的外侧航行的是武装商船“西京丸”号,舰上搭乘着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他之所以乘坐着一艘非主力舰船出现在战场上,其实是来观战的,或者说是来督促谨小慎微的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下午2时以后,目睹身后的“比叡”“赤城”2舰陷入麻烦,“西京丸”随即于2时15分用旗语向前方各舰通报:“‘比叡’‘赤城’危险”。

看到了桦山资纪座舰的旗语,在本队末尾跟随的坪井航三此时倒也不用再顾及伊东祐亨的命令,他立刻下令第一游击队左转16个罗经点(180度),准备救援“比叡”“赤城”。

西京丸号

2时20分,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左转16个罗经点。

不过第一游击队的这次转向也带来了新的麻烦。之前“西京丸”跟在本队末尾,在第一游击队外侧航行,第一游击队各舰要依次从“西京丸”前方驶过,转向180度,航向后方。顷刻间,“西京丸”暴露在了北洋舰队的炮口面前。

在北洋舰队看来,“西京丸”的样子看上去实在是不像一艘军舰(也确实不是正规军舰)。那么这艘船是来干什么的?也许这是一艘运载着了许多日本陆军的运兵船。这无疑是一个报丰岛之仇的好机会。

内有一船装马、步兵千余,将由大孤山登岸袭我陆军后路——《1894年10月5日李鸿章海战报告》

2时22分,1枚305毫米炮弹击中“西京丸”。

“西京丸”是1艘2900吨的武装商船,在大东沟海战中被北洋舰队判断为运兵船

30.5 cm砲弾は私の右舷から200 mほどのところを跳弾して士官室右舷を貫通し、士官食堂と機関室の間で爆発しました......砲弾は主甲板を貫通し、操舵機に通じる油圧管を砕き、油圧操舵輪が使えなくなりました。(30.5厘米炮弹在我右舷200米左右处跳击而来,贯穿了军官舱右舷侧,在军官餐厅和轮机舱之间爆炸......炮弹还向上穿透到主甲板,并且击碎了通向舵机的液压管,使得液压舵轮无法使用)——《日本海军军令部长座舰“西京丸”报告》

被打坏了液压舵轮的“西京丸”不得不紧急改用人力舵轮操作。紧接着,2时24分,1枚210毫米炮弹和1枚120毫米炮弹命中“西京丸”。而恰在此时,第一游击队末尾的第4艘巡洋舰“浪速”正试图从“西京丸”面前转弯,而“西京丸”却试图从“浪速”前方通过,驶出纵队,2舰险些相撞。

二時三十分、わが艦が左折しようとしたとき、「西京丸」はわれらの左にあり、「舵損」の合図を掲げて、わが艦首のさきを横切ろうとしましたが、わが艦はすぐ航行を停止して、わが艦首のさきを通るのを待っていました。(2时30分,我舰正欲左转时,“西京丸”在我左侧,并挂出“我舵损”的信号,同时欲从我舰艏前方横穿通过,我舰随即停止航行,等待“西京丸”从我舰艏前通过,然后再跟上队伍)——《第一游击队四号舰“浪速”报告》

顷刻间,“浪速”号穹甲巡洋舰减慢航速,几乎停了下来。这一情况随即被正在驶来的北洋舰队主力发现,“浪速”和“西京丸”随即成为了北洋舰队的首要目标。数艘军舰立刻调转航向,向“西京丸”驶来。

浪速号

在海战中担任“镇远”号铁甲舰大副的美国人马吉芬的回忆中,“致远”号巡洋舰单枪匹马的向敌方军舰的阵列驶去,试图攻击“赤城”或“西京丸”中的一艘。

“致远”穿过我舰舰尾与“来远”等右翼舰艇汇合。“平远”与“广丙”现在已加入战斗,威胁着“赤城”和“西京丸”。“松岛”挂出信号,于是第一游击队向处于危险状况下的2艘军舰运动以掩护之。大约就在这个时候,“致远”号英勇地,甚至可以说有些鲁莽地向第一游击队的阵列冲去,大约是想攻击上述的2艘军舰。

但是,目前已不能知晓马吉芬少校到下午2时30分是否已经负伤。如果他此时已经负伤并脱离了指挥岗位,他也许没有注意到他脚下的“镇远”也在运动以策应“致远”。对照日方史料,根据联合舰队“浪速”号巡洋舰的战斗记录,“致远”的这次冲击并非一次孤立的行动,而是与“定远”“镇远”联手发起的一次攻势。

この時、我が艦は前の艦との距離が遠すぎて、ほとんど孤立しそうになり、全力をあげて追いつこうとしましたが、敵艦の「定遠」「鎮遠」「靖遠」(あるいは「致遠」)の距離がだんだん近づいてきて、いよいよ我が艦に迫ってきました(距離2000メートル)。(此时,我舰与前一艘军舰的距离甚远,以至于几乎陷于孤立,正欲倾全力追赶,敌舰“定远”“镇远”“靖远”(或“致远”)的距离渐近,专向我舰逼来(距离2000米)。

下午2时30分左右,北洋舰队“定远”“镇远”“致远”向联合舰队“西京丸”“浪速”逼近

“浪速”号巡洋舰的战斗报告刚好与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的战斗报告吻合。在坪井航三撰写的的海战报告中,第6张态势图明显展示出,“定远”、“镇远”、“致远”、“经远”舰处于队形中最突出的位置,航向“西京丸”、“浪速”。不过,日本人此时看到的“经远”更有可能是“来远”,因为坪井航三的海战报告中随后的内容可以肯定是把“经远”误认为“来远”。再考虑到马吉芬的证词,应当推测图中与“致远”相邻的“经远”实为“来远”。

此时,北洋舰队的编队分为两组,一组为“致远”、“镇远”、“定远”、“来远”、“靖远”5舰,组成形似右斜阵式的阵型,向“西京丸”、“浪速”2舰进逼;另一组为“经远”、“广甲”2舰和1艘刚刚赶来的鱼雷艇(可能是左队一号大型鱼雷艇),向驶出战场的“赤城”、“比叡”2舰追击。

第一游击队航迹图(第六图

而恰在此时,日本联合舰队正在逐渐向两侧分散。第一游击队横亘于北洋舰队主力正面,以单纵队迂回航向北洋舰队主力左翼。而本队5舰(“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以单纵队从北洋舰队主力的右舷方向靠近。

本队和第一游击队2支单纵队分进合击,恰好对扑向“浪速”“西京丸”的北洋舰队主力形成了两面夹击的态势,此种态势下,联合舰队将能发挥全部舷侧火力,指向北洋舰队各舰的舷侧。而北洋舰队主力各舰此时仍在向“赤城”“西京丸”2舰进逼。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在战斗报告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态势:

敵は前半隊、右先鋒梯陣のような陣形でこちらへ迫ってきます。後半隊は「比叡」「赤城」に追撃、後復帰と合わせて単縦陣で、砲撃しながら通過します。(敌之前半队,以右先锋梯阵似的阵型向我逼来;后半队向“比叡”“赤城”追击,后复归相合,以单纵阵,一边向我炮击,一边通过)——《常备舰队司令官坪井航三报告:九月十七日第一游击队的战斗》

本队“扶桑”号铁甲舰战斗报告:

2時35分:第一遊撃隊は「赤城」救援のために敵艦の左方に到着し、本隊と腹背から挟み撃ちになりました。(2时35分:第一游击队为救援“赤城”来到敌舰左方,恰与本队处于腹背夹击位置。)

本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5舰,一舷有3门32厘米瓦瑟炮架炮、2门24厘米架退炮架炮、1门17厘米架退炮架炮和24门12厘米速射炮。第一游击队“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舰,一舷有4门26厘米瓦瑟炮架炮、5门15.2厘米速射炮、6门15厘米瓦瑟炮架炮和8门12厘米速射炮。此外,很多日本军舰还配备有10门以上的哈奇开斯47毫米炮,该型炮发射的穿甲弹可以在2000米距离击穿34毫米的钢板,能够穿透没有舷侧装甲带保护的钢质船壳。

47毫米机关炮见缝插针地布置于放置120毫米副炮的耳台之间

北洋舰队主力即将陷入到来自两侧的对向火力中。

このとき、本隊は大径半円を描き、進路を南西に変え、右舷を敵艦に向けていました。第一遊撃隊は左舷を敵艦に向けて挟撃態勢です。(此时,本队已画了一个大直径的半圆,变航向往西南,其右舷面向敌舰。而第一游击队则是左舷面向敌舰,形成夹击之势。)——《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报告:大孤山海域战斗详报》

2时35分左右的战场态势(推测)

插曲(2时20分-2时40分)

2时15分,第二轮交战结束,本队暂时远离了北洋舰队主力,调整队形,准备第三轮交战。正当此时,两艘黑色军舰出现在本队的左舷方向。从大东沟口开来的岸防铁甲舰“平远”和鱼雷巡洋舰“广丙”终于加入了战斗。

战斗开始前,“平远”“广丙”2舰自大东沟口驶出,一度试图直接向舰队主力靠拢,但是看到日舰在面前驶过,处于孤立状态的2舰只得暂时向大东沟口退避以免遭到围攻,日舰驶过之后重新向战场驶去。下午2时15分,“平远”“广丙”2舰从外侧接近左舷。不过“广丙”的船员并没有同型舰“广乙”在丰岛海战中表现得那样勇猛,该舰徘徊在本队主力远处,所以事实上只有“平远”舰加入了战斗。

平远舰

2时34分,在大约2000-2500米的距离上,岸防铁甲舰“平远”舰首主炮发射的1枚260毫米炮弹击中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理论上260毫米钢弹可以击穿571毫米熟铁装甲,穿透“松岛”的船体自然就像刀子切奶油一样轻松。

26 cm砲弾1発が左舷士官室(下甲板治療所)に命中、掌水雷長工具室を貫通して左舷雷管発射員4名を倒し、32 cm砲台付近で爆発しました。

1颗26公分炮弹命中本舰左舷的士官室(下甲板治疗所),炮弹穿过掌水雷长工具室,击倒4名左舷鱼雷管发射员,在32公分炮台附近发生爆炸——《联合舰队本队旗舰“松岛”报告:明治二十七年九月十七日大洋河口海域战斗报告》

不过日方记录也并非完全准确,其实“平远”的260毫米主炮根本没有爆破弹的储备,只有少量实心穿甲弹。击中“松岛”的是1枚271千克重的实心穿甲弹,炮弹在穿过多个舱室之后最终破坏了320毫米主炮炮台下方的旋转机构,导致“松岛”的320毫米主炮不能旋转,失去了作用。

松岛号

双方距离从2800米逐渐接近至2200米。随着距离逐渐拉近,本队左舷火力愈发猛烈。“平远”舰首的单装德制主炮采用了法国式的半敞开防护罩——按照法国设计师别出心裁的思路,海战中对炮手威胁最大的是从侧后方向飞来的炮弹,火炮正面中弹概率很低,因此法国人设计的炮罩前部是敞开的,钢制护盾只保护炮位的侧后方向。结果从正面飞来的炮弹可以毫无阻挡地击中炮位,2时34分以后,“平远”的主炮再也没取得第二次命中。

“平远”虽然名为“铁甲舰”。但其设计原型其实是法国的“黄泉”级装甲炮舰。水线铺设的主装甲带高度仅有5英尺(1.524米),就像裤腰带一样只有水线的一小条。缺乏防护的上部船体和上层建筑很快就被蜂拥而来的炮弹洞穿,煤仓也被击中起火。主炮又难以操作,只得缓缓退出战斗。

在无数发炮弹的轰击下,已使其舷侧出现洞穴,从舰内冒出浓烟,舰内也出现火焰——《北洋海军舰船志》

两面夹击(2时30分-2时45分)

正当“平远”被打得火焰四起的时候,北洋舰队主力陷入到两面夹击的不利局面中。

本队5舰从右舷方向来袭。而第一游击队4舰从北洋舰队主力的正面向左翼快速逼近,双方以单纵队相向而行,互相对射。按理说,双方都会在对射中受到不小的损伤。然而遗憾的是,到下午2时30分,海战已经进行了1小时40分钟,北洋舰队此时已经没有剩下多少合适的弹药。两面夹击(2时30分-2时45分)

北洋舰队正常的弹药配置是7成实心穿甲弹、3成爆破弹(平均每门大中口径炮有约15枚爆破弹),这也是列强海军的常见配置,重点针对铁甲舰。不过在战前,根据对手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舰船多为无侧舷装甲带的巡洋舰这一特点,北洋舰队要求军需部门尽快为之补充爆破弹,然而天津机器制造局只送来了很少的爆破弹。

我舰弹药之不足,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通知军械局,但军械局对此毫无反应。当时“定 远”“镇远”除已有的64颗开花弹外,还要求再补给360颗,使2舰的弹数达到总共424颗,每门炮可以分摊53颗。然而,军械局却公然说按照规定,给2舰补充58颗开花弹就已经很充足了。我等后来以电报催促多次,最终没有再送来开花弹——《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补充报告》

汉纳根

到舰队出港前,爆破弹数量只是刚刚达到了通常的3成配置。尽管在战前屡次三番地请求补给弹药,但直到战争爆发以后,李鸿章终于命令向国外订购一批弹药(多达1000枚305毫米爆破弹和1400枚210毫米爆破弹),9月才刚下订单,此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按照汉纳根的说法,北洋舰队原本只备有67枚305毫米爆破弹。随后,天津机器制造局又送来了58(另一说48)枚爆破弹。相加总计125枚(或115枚)。其中仅有3枚装药36千克、长径比达到4.5的大型爆破弹,而天津机器制造局提供的是铸铁材质的轻型爆破弹,长径比为2.8,装药15.5千克,威力相差甚远,生产质量也一塌糊涂。而且即使是这种性能糟糕的榴弹,平均每门305毫米炮也只能分到14-15枚。其他型号的大中口径火炮的弹药储备情况与之类似。到下午2时30分,大部分爆破弹已经被发射出去,剩余的多为装填沙土作为配重的帕里塞穿甲弹。

2时30分,“吉野”号穹甲巡洋舰右舷前部水线被1枚210毫米炮弹命中,形成150×450毫米的破口,炮弹穿入煤仓内;“松岛”号防护巡洋舰烟囱被1枚150毫米炮弹命中。

2时31分,“西京丸”号武装商船右舷被1枚150毫米炮弹命中;“扶桑”号铁甲舰右舷中部被1枚305毫米炮弹命中,不过遗憾的是,这是1枚不装黑火药的实心穿甲弹,炮弹在打穿了烟囱之后从另一侧飞出,造成2人死亡。

砲弾は煙突に当たり、横幅500ミリ、縦高500ミリの穴を作り、Gの舷壁を貫通して飛び出しました。(炮弹击中烟囱,形成横宽500毫米、竖高500毫米的破口,而后在G处击穿舷墙飞出)——《日本海军军令部编《极秘征清海战史》》

2时35分,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抵达了战前制定的战术要求的3000米射击距离,开始以左舷炮射击。

2时35分,“吉野”左舷炮开始射击

和很多人固有的认识不同,在1894年,无线电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海军的炮击并不会像一些影视作品描述的那样,舰队司令官下达一个命令,然后数艘军舰向指定的一个目标集中火力射击。事实上,各艘军舰的射击目标由舰长决定,舰长根据他的判断选择合适的目标。

就第一游击队的旗舰“吉野”号穹甲巡洋舰而言,该舰在一舷可以集中3门6英寸速射炮、4门4.7英寸速射炮和11门47毫米机关炮,而且不同于日方其他军舰的是,该舰采用了无烟火药,这意味着其中口径速射炮的射速不会受到烟雾弥漫的影响。1分钟时间内可以投射1吨以上的炮弹。

双方以纵队相向而行,互相以侧舷炮对射。“吉野”开始依次射击每一艘从左舷方向经过的清国军舰,首当其冲的是2300吨的“致远”号穹甲巡洋舰,该舰航行在队形的最前方,正在冲向“西京丸”和“浪速”,侧舷暴露在第一游击队3舰的左舷侧面。

在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装备的安式120毫米速射炮最常使用的弹种是钢铁榴弹。不过不要被这个名字所欺骗,日本人所谓的“钢铁榴弹”并非一碰就炸的爆破弹,而是采用了山内式弹底引信的穿甲爆破弹(APHE)。有2种延迟引信,一种短时延迟引信的延迟时间为7秒,另一种长时延迟引信的延迟时间为10秒。

这意味着,炮弹击穿钢质船壳以后,会在内部破坏多个舱室之后才爆炸。这对于没有舷侧装甲带的“致远”号穹甲巡洋舰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虽然中口径炮弹难以穿透船体内部倾斜铺设的4.5英寸防护甲板(穹甲),但是穿甲爆破弹飞入船体内爆炸,会破坏防护甲板上方区域的蜂巢式分舱结构,导致进水逐渐难以控制。

紧接着遭受猛烈攻击的是2900吨的“来远”号装甲巡洋舰,该舰之前在追击“赤城”的战斗中已经被击中后部引发火灾。仅仅过了不到20分钟,第一游击队倾泻的炮弹就落在了“来远”上。1枚大口径炮弹贯穿了甲板之后落入尾部的高级军官住舱,火势愈发猛烈。

“来远”号属于“经远”级装甲巡洋舰,该型舰的尾甲板上没有布置大中口径火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设计师在尾部面积不大的一块区域布置了多门小口径炮:包括2门47毫米机关炮和2门5管37毫米机关炮,而且有据可查的是,在海战以前,“来远”的尾部又加装了2门德国格鲁森式单管53毫米机关炮。为了方便这些火炮在战斗中持续射击,储存机关炮弹药的弹药库靠近后部。“来远”被许多炮弹命中后尾部陷入严重的火灾,火势殃及机关炮弹药库,导致了数百枚机关炮弹药的殉爆。

来远受炮累百,船尾发火,烈焰飞腾,延及小弹子舱,枪弹四射,机舱为浓烟所蒙。各管轮受重头目俱眩——《甲午战事记》

短短10余分钟的交火,战斗队形最前方的“致远”“来远”均遭受重创,燃起大火。

“秋津洲”号防护巡洋舰没有遵守战前指定的3000米射击的要求。2时35分“吉野”开火,该舰随即于2时36分向距离4500米的目标开始射击。距离1500米时,向“定远”“镇远”猛烈射击,该舰的舷侧火力在联合舰队中仅次于“吉野”。

秋津洲号

2時36分、4500メートルの距離で左舷砲を発射しました。敵艦は漸く接近し,1500メートルの距離に達し,「定遠」「鎮遠」の両艦に砲弾が雨粒のように命中しました。(2时36分,在4500米距离发射左舷炮。 敌舰距离渐近,到达1500米距离,我炮弹如雨点般射向“定远”“镇远”两舰)——《第一游击队三号舰“秋津洲”报告:战斗报告(黄海大孤山海域战斗)》

2时45分,试图追击“赤城”的“经远”、“广甲”2舰见3艘日舰从前方奔来,不得不向舰队主力方向退却。

跟随在“吉野”后面的“高千穗”号防护巡洋舰则选择了“定远”为主要目标。

第一游击队前3舰以14节航速迅速掠过北洋舰队主力各舰组成的纵队,根本没有给北洋舰队靠近冲撞的机会。一度停船的“浪速”也逐渐加快航速到14节,一边用左舷炮射击,一边追赶前方友舰,终究没有让北洋舰队的“致远”、“定远”、“镇远”逼近。

“西京丸”在这一时期继续遭受攻击,2时36分被1枚150毫米炮弹击中右舷水线,导致进水,但损管人员迅速堵上了破洞。

同时,本队的“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5舰从另一侧靠近,用右舷火力猛击北洋舰队。相比于第一游击队,本队的火力更加强大,本队一舷拥有的中口径速射炮数量(24门)比第一游击队(13门)多了几乎一倍,还有超过20门47毫米机关炮。

午後2時35分から2時45分,第3回砲戦です(自下午2时35分到2时45分,为第三回合炮战)——《联合舰队本队“千代田”舰报告:大孤山沟海域战斗报告》

第三回合交战,日本联合舰队的本队和第一游击队终于完成了一次配合默契的两面夹击,战果也显而易见,北洋舰队“定远”、“致远”、“来远”3舰遭受重创起火。

2时45分,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分别从两侧向北洋舰队主力后方航行,逐渐脱离接触。第三轮交战结束。

最后的整队(2时50分)

2时40分左右,战场外侧的“平远”、“广丙”2舰与航向战场外侧的“西京丸”号武装商船遭遇,双方在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内对射数发,都没有给对方造成什么损伤。“西京丸”就此逃脱。

而在主战场上,2时45分之后,北洋舰队已经有3艘“远”字号军舰(“定远”、“来远”、“致远”)遭受重创,“平远”在战场外侧被打得起火,无法与舰队主力汇合。“超勇”、“扬威”在战斗初期被重创起火后已经不知所踪,“广丙”在战场外侧徘徊。主战场上仅剩下“镇远”、“经远”、“靖远”、“济远”、“广甲”5舰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战斗力。“定远”、“来远”、“致远”3舰虽已受重创起火,但仍在跟随舰队主力运动。

日本联合舰队的2支分队,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分别驶向北洋舰队主力的右后方和左后方。

与日舰暂时脱离交战以后,北洋舰队主力集体向右舷转向约8个罗经点(90度),队形再一次由纵队转换为横队,准备迎击右舷方向的5艘日本军舰。

也许是北洋舰队意识到了日本人的英式双桅巡洋舰航速较快,实在是不可能贴近交战。相比于速度快、行动敏捷的4艘英式巡洋舰,那些造型扭曲而且航速也不快的法式军舰是更理想的目标。北洋舰队主力原先排列成的纵队整体向右转弯,变队形为单横队,以纵队先头舰为单横队左翼,纵队中段舰为单横队中坚,纵队末尾舰为单横队右翼。

2时50分左右的海战态势(推测)

不过,在经历了一番恶战之后,北洋舰队的阵型变得愈发混乱,未受损的军舰和受损严重的军舰相伴而行,有的军舰还在与大火搏斗。这些性能不一、状况不同的军舰从纵队转换为横队,而且不能通过旗语指挥,队形越发散乱。

日本人的2个编队仍然保持着严密的队形,纵队在机动上的优势已经完全显露出来。尽管此时双方暂时拉开了距离,但很快,日本人就会调转方向,选择合适的方向、距离,靠近并发起攻击。

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铁甲舰此时正受困于大火,在之前的交战中,1枚大口径炮弹钻入舰首的军医院,导致了严重的火灾。由于大火的蔓延,全舰的射击都停了下来。

“定远”号的舰腹被击中,似遭到了大破坏,失去了行动运转的能力,其舰速大大减慢……“定远”舰舰内起火,火焰弥漫了半边天空。“定远”上的人员皆停止了发炮,集中力量救火。但是,火焰猛烈,没有被扑灭的迹象——《《清日战争实记》第五编.扶桑舰之勇战》

“来远”号装甲巡洋舰的船员此时仍在与火灾搏斗,火焰曾靠近轮机舱,把里面的水兵熏得一塌糊涂。一些煤仓里的煤也被点燃,船体向右倾斜。海战之后的维修报告揭示了该舰遭受的损伤有多么严重,舰上安装在不同位置的4座单管鱼雷发射器都被击毁,还有2枚鱼雷被敌舰发射的炮弹击中而支离破碎,所幸没有爆炸。

“致远”号穹甲巡洋舰在之前的战斗中被炮弹击穿水线,导致进水。更糟糕的是,在战争爆发以前,由于岸上的保障机构(并不归北洋舰队管辖)工作不力,水密舱门的老化橡胶条没有及时更换,海水得以通过缝隙涌入更多的舱室。

各船遇有所请,或添置,或更换,实系在所必需,虽有请未必如言,譬如“致”“靖”两船,请换截堵水门之橡皮,年久破烂而不能整修——曹嘉祥、饶鸣衢呈文

随着进水越来越多, “致远”的船体开始向右倾斜,引擎和锅炉还在运转。不过随着储备浮力的丧失,这艘干舷只有2米的巡洋舰也支撑不了太长时间了。

从战斗开始以来,北洋舰队主力一次又一次地向日本舰队逼近,试图冲进对方阵型,用鱼雷、大口径加农炮和撞角在近距离打击敌舰,但却一直没有成功,日本舰队的大部分舰船都避开了冲击。

时间接近下午2时50分,已经有3艘日本军舰不见了踪影,在北洋舰队的官兵看来,这3艘日舰应该已经被重创,或许已经沉没。

但日本舰队仍有9艘战斗力相当完整的军舰,分属于2个整齐的纵队,其中包括最精锐的8艘巡洋舰,其中还没有任何1艘遭到重创,状态良好。日本舰队一直谨慎地控制着交战距离,维持在1500-4000米之间,刚好可以发挥舷侧中口径炮攒射的威力,又不至于被靠近到鱼雷射程(300米)。

此时,北洋舰队的12艘军舰中已经有4艘被击沉或受损被逐出战场(“超勇”、“扬威”、“平远”、“广丙”),还有3艘军舰(“定远”、“来远”、“致远”)遭受重创但还勉强跟随着编队。仅有的少量爆破弹已经所剩无几,剩下的炮弹几乎都是打中一发过穿一发的实心穿甲弹。如果还不能抵近混战,北洋舰队迟早会在中距离炮战中被耗垮。

2时50分左右,利用日本舰队暂时远离的时机,北洋舰队的军舰纷纷向右转向,重新排列成单横队,准备再发起一次冲击。

对于损管失效、进水越来越多的“致远”号巡洋舰来说,这将是最后一次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东沟   赤城   镇远   定远   西京   北洋   巡洋舰   军舰   海战   游击队   炮弹   舰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