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武统台湾的话,历史定位会比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更大吗?

在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霍去病与舅舅卫青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这次的主要目的是歼灭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000余人,生擒匈奴屯头王,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

到了狼居胥山,匈奴人早都跑的了,估计是被杀的太多了,你想古代的游牧民族能有多少人,古代寿命还低,被霍去病这么一杀估计也剩不了多少,要不史书上也不会有记载“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这就是被杀的害怕了,人都跑了,当霍去病站在狼居胥山上放眼望去,悲风扬沙。他命人用土把山加高,然后他登到山顶,面向南面中原朝廷设立祭坛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

当21岁的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上祭拜天地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大家想一下21岁的时候我们在干嘛?抽烟喝酒泡妞,去KTV唱歌,我21岁之前为国家做的一次最大的贡献就是去献了一次血。霍去病他当时应该想不到他的这次举动,被后世人称之为封狼居胥,成语“封狼居胥”即来源于此,他的这一举动成为了中国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霍去病祭天以后你以为他回去了,没有,一直跑到了贝加尔湖,实在是找不到匈奴人了才回来,我觉得不止是匈奴人,我估计连人都找不到了他们才回来。

后来东汉汉章帝时候的一代名将窦宪也是打匈奴,这时候匈奴经过几代的繁衍生息,恢复了一点元气,胜利后他让历史学家班固在燕然山上刻下自己击杀匈奴的功绩,史称勒石燕然。还有唐朝李世民时期的名将李靖,也是杀匈奴也打到了狼居胥山

你看这三个猛人为什么只有霍去病敢祭天,窦宪只是让历史学家班固刻了个石碑,李靖呢不敢祭天,兄弟们你们想李靖不想祭天吗?不想效仿霍去病吗?不想在历史上留下更大的功绩吗?我觉得他肯定想,但是当时古代祭天这个事情一般都是皇帝做的,在皇权至上的古代,李靖干了的话,他敢抢皇帝的风头,我估计他会小命不保但是都已经杀都这里了,于是他在山下溜达了一圈,不能白来吧。就这都青史留名了。我看有文献资料猜测霍去病当时祭天汉武帝是同意的,当时的汉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做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汉武帝有这样的胸怀。

说到这里兄弟们你们发现一个问题没有,从汉朝到唐朝为什么一直在跟匈奴打,直到一部分匈奴人投降,一部分匈奴人被打跑了去欧洲祸害去了。匈奴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又不种地,不像我们汉人安居乐业还有一套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系。匈奴人从小都是放牧骑马游射,话说点直白点就是野蛮,牛羊养的好了有吃的还好,没有吃的时候,就整天到我们汉族人的地盘烧杀劫掠,屠城然后把男人当奴隶把女人当做生育机器,抢劫来的东西还能跟别的部落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无本万利啊,我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话我肯定对他们也恨之入骨,所以他们三个人在史书上才有这么高的历史地位。现在国家正在进行的一带一路,霍去病如果没有打下来河西走廊,估计现在的一带一路也不是这个样子了,霍去病打下来了河西走廊才有的丝绸之路,才有的后来中国的丝绸作为奢侈品卖到全世界。

我们中华民族在任何时候,从来不缺少民族脊梁,我每次读到或者想到年近70的左宗棠抬着棺材去收复新疆的时候,内心都久久不能平静,在国家出现重大危难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做到左宗棠这样,抬着棺材去收复新疆,你如果非要说他作秀的话,我愿意中华名族多出现一些像左宗棠这样作秀的人,不管当时的左宗棠是怎么想的出于何种目的,他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了忠君报国也好,为了青史留名也罢,在当时那样的国家环境下还能完成这种壮举,更值得我们钦佩和歌颂。

说了这么多我们接入今天的正题,最近台湾的话题一直很热门,无非就是武统和和平统一,和平统一现阶段我自己认为希望不大,但是也不好说,这个大事我们不在这里妄加猜测。

我想的是,当五星红旗某天飘扬在台北上空,我觉得大概率应该也快了,到那个时候那个功绩可以和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相比吗?还是比这个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青史留名   河西走廊   游牧民族   汉武帝   汉朝   匈奴   功绩   台湾   皇帝   古代   国家   历史   石燕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