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 开新局丨茂名高州:争取4年左右GDP突破千亿元

2023年3月2日南方日报《高质量 开新局》特别报道。

“好,放!”在茂名高州福岛玩具有限公司,一件件大型钢梁精准卸下,撑起一座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的脊梁,朝着5月投产运营的目标奋进;在中力恒铝型材和不锈钢冷轧板生产基地,一期主体建筑已经完工,生产设备即将上线……这是位于高州南部的产业转移工业园里的繁忙景象。

视线往西,一湾碧水串联起沿途山水美景和田园风光,这条全长30公里、贯通城乡的“鉴江印象”乡村振兴示范带实力“圈粉”,一个个农业基地耕作、采收忙,白天与夜晚游客不断。

从工业、农业到城乡建设,高州大地热闹繁忙、生机勃勃。

“把工业做大,把农业做强,把城乡做旺,谋求高质量发展。”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表示,2023年,高州将聚焦三大方面,出台硬措施,有力有效推进高州高质量发展。

加快补齐工业短板

将出台“十条硬措施”

“新员工入职补贴6500元!”位于金山街道的高州市佳都制衣有限公司门口醒目的招工横幅引来不少求职者的关注。

一边忙招工,一边赶订单。在生产车间里,600多个缝纫工位整齐排列。一件件运动成衣半成品吊挂在上空,由一组组轨道精准输送到相应工位,剪裁、缝纫、五金装配……一批批成品被打包、装车,运往全国各地。

“今年还要再招100人。”公司生产厂长颜晓峰说,订单不愁,自大年初八开工以来,每天9个小时高效运转,马不停蹄赶订单。

“我们对高州的营商环境很有信心,今年将继续提高数字化工厂建设,计划再用两年时间,让直营分厂辐射到高州各个镇街。”谈起未来的发展,公司负责人涂贵瑞信心满满。

涂贵瑞敢于投资、敢于布局的背后是对高州营商环境的认可,是对高州政务服务团队的肯定。

中力恒铝型材和不锈钢冷轧生产基地。

广药王老吉项目建成投产,对推动高州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链主项目中力恒,打破铝型材完全依赖佛山的现状,有力带动下游铝型材产业发展……2022年是高州工业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年。

2023年,工业仍是重中之重。具体来讲,今年高州提出将加快金山工业园区征地和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南联”茂南汽车产业园。拿出5000亩土地,与珠三角共建“飞地”园区,推动工业发展实现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我们将出台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十条硬措施’,以作风建设开路破题,开展好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有力有效推进高州高质量发展。”王土瑞表示,高州将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力争4年左右GDP突破千亿元大关。

瞄准农业薄弱环节

以工业化推进农产品商品化

走进位于高州市石鼓镇九罡工业园的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丝苗米加工车间,浓浓的米香扑鼻而来。三层楼高的丝苗米加工车间里摆放着密密麻麻的现代化机械。技术人员只需点点按钮,稻谷便按需从三楼储藏区顺着管道输送到二楼,经过初筛、脱壳、二筛、分离、碾米、抛光等工序,再顺着管道输送到一楼,完成自动打包、装车。

“只需5个人就能实现日产200吨丝苗米。”高州市广东荔晶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陈进德介绍,这套全自动化的丝苗米生产线投资超5000万元,能实现从稻谷烘干、加工、分拣、包装一体化自动化生产,随着该生产线的投入,困扰陈进德多年的稻米加工短板将得到补齐。

串联起生产、加工、科技、流通全产业链的高州市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背后是国家级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是跨4个镇街的10万亩优质丝苗米产业基地,是5000户受益农户。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带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州打法”。

高州农林牧渔总产值长期位于全国各县市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粤西粮仓”;荔枝、龙眼、香蕉、丝苗米、北运菜、生猪、禽畜、罗非鱼……每一张农业名片,高州如数家珍。

2022年,高州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大关,位列全省各县市首位。

2023年,把农业做强是高州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按照茂名市打造‘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产业部署,以深化农产品加工为着力点,以建设荔枝、龙眼、香蕉、丝苗米、罗非鱼、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以工业化推进农产品商品化,以品牌化提升农产品价值,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王土瑞说。

破除协调发展难题

重点打造60公里示范带

夜幕降临,高州市南塘镇旺高车村不断有游客涌入。七彩小火车载着一批又一批游客沿着鉴江来回穿梭,不少村民带着土特产前来销售,购销两旺。

视线沿着鉴江向东,高州市曹江镇“高凉墟”游客络绎不绝,亲水栈道春风迎面吹拂,一字排开的特色高凉小吃街飘香,夜空中不时有绚丽的焰火绽放,映照着一河两岸。

这是投资2亿元打造的总长30公里的“鉴江印象”乡村振兴示范带。这条贯通城乡的示范带串起3个街道和2个镇的10个村(社区),将重要节点串珠成链。

6310户农房外立面改造;超千亩种植基地7个,采摘基地及景点51个;带动超20万名农民就近就业……

这是高州创新探索城乡产业融合、文化融合、生态融合模式,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构建县镇村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全新探索。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角已吹响,高州提出,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要把农村做旺,今年的建设重点在哪?“今年重点打造长60公里城乡融合、以城带乡的‘鉴江印象’示范带。接下来,还将高标准建设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带,打造粤西‘鱼米之乡’。加快建设北部环库生态示范带,力争在阳信高速通车前建成一批生态旅游观光点。”王土瑞说。

拉弓满弦,高州奋楫赶考,以强劲开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火热实践

“顶流村”春节期间日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

七彩小火车满载孩子们的欢笑缓缓驶过;林立的乡土特色摊位前人群熙攘,购销两旺;透过光影,鉴江河面泛着点点微光,春风拂面,送来屡屡清香……夜幕降临,高州南塘谷篢村委会“高车生态旅游村”,霓虹闪烁,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这是高州市“鉴江印象”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西线)的重要节点,如今成为妥妥的“人气王”“顶流村”。2023年春节期间日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

2022年,高州重点推进中部的“鉴江印象”示范带建设,沿着鉴江水系,以河为带,起于城区宝塔路碧道,西至南塘镇圩街,东至长坡镇雷垌村,将串起潘州、宝光、山美、南塘、曹江、长坡3个街道和3个镇,将两岸的重要节点串珠成链,全长60公里。

目前,已建成的“鉴江印象”示范带西线途经潘州街道、宝光街道、山美街道、南塘镇、曹江镇3街2镇的10个村(社区)、61个自然村,全长30公里。

这是一条生态宜居带。高州将3街2镇沿线100平方公里的村庄及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综合整治提升,还原山水美景和田园风光。拓宽全线碧道,改造提升6310户农房外立面,建成21个景点、30个农业观光采摘基地,打造了鉴江人家、明朝祖屋、高车水乡等网红景点。

这是一条富民产业带。沿线以农村“三变”“订单农业”等方式流转土地6000亩、山岭1万亩,建成富硒水稻、番薯、荔枝、龙眼、香蕉、火龙果、淮山薯等超千亩现代种植基地7个,省级生产专业镇村7个。直接带动超20万名农民就近就业,5条行政村村集体年增收超15万元。

这是一条好心文化带。“贪一罚万”的廉洁精神、“给一做二”的干事精神、“良心秤”的诚信精神……以彭村村带动,南塘镇打造出“好心”联村共建新样板,成为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实践创新镇,是粤西地区唯一入选的省优秀案例。

这是一条城乡融合带。沿线景点从白天热闹到夜晚。欢声笑语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以往单调的田园生活变得热闹非凡。鉴江沿线,从平江桥头到南塘墟,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处处呈现视觉盛宴,实现农村与城区无缝对接、城镇与乡村融合发展。

袁海峰。

奋进者说

高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根子镇党委书记袁海峰:

把根子打造成世界级荔枝特色小镇

千年贡园、桥头水乡、分界粮仓、知青饭堂、英雄母树……各个节点串珠成链。这是茂名乡村振兴“精彩100里”的高州精华段。

这段由根子镇至分界镇的“高州标杆”,串连4个产业园、6个国字号精品村、48个特色景点,成为省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是全国最强荔枝龙眼产业带、全省最长乡村风貌带,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带动20万农户增收致富。

然而,一系列荣誉和成效也让高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根子镇党委书记袁海峰遇到了“幸福的烦恼”——农文旅产业要发展壮大,酒店、餐饮、民宿、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跟不上游客的需求,“今年春节期间,来根子观光体验的游客,每天数万人,但很多人就是转转就走了,我们没有把人气转化为财气。”袁海峰遗憾地说,“一是荔枝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二是文旅产业配套服务不足。三是根子墟镇连镇带村功能不足。”

直面困难,敢想敢拼。根子镇提出要打造世界级荔枝特色小镇,打造荔枝硅谷。“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根子荔枝好,都想来根子吃荔枝,都想来体验我们独特的千年荔枝文化。”这是包括袁海峰在内的荔乡人们的美好愿景。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谈及今年任务清单,袁海峰为自己定下了四个“小目标”:一是全力冲刺4A级景区;二是推进荔枝加工集聚区建设,年内吸引5家企业进驻,发展荔枝发酵饮料、荔枝膏等精深加工产品。三是开展“万名电商”卖荔枝活动,推动全民电商;四是再建设一批田头智慧小站,为荔枝销售、加工打好基础。

数读

2022年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5.66亿元,增长2.3%

固定资产投资149.12亿元,增长9.1%

引进超千万元工业项目69个,总投资113.3亿

新上规上企业15家,新上限上企业23

年主营业务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增至29家

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01.79亿元,增长6.3%

2023年

重点项目104个,总投资570.68亿

年度计划投资102.73亿

预备项目107个,总投资526.5亿

完成金山工业园向南征地500亩,向西1500

新建道路3315米,改造道路1000

增加城区教育优质学位3500

【撰文】邱茜

【通讯员】陈庆高 高再武

【作者】 邱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高州   高州市   茂名   根子   景点   荔枝   城乡   乡村   游客   加工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