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华亭:“小石头”扮靓乡村“大环境”

本网记者 宋芳科 通讯员 马晨越 刘金权

时下,迎着暖暖的春日,走进华亭市砚峡乡土桥村入口处,一块块小石头砌成的石头墙,上面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愁、乡貌、乡思”,再往村部方向走,刻有“乡村振兴、美丽土桥”字样的“景观墙”便映入眼帘。

大大小小的石头砌成的村标、景观路、院墙,给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增添了一番别样的韵味和景致。

“真没想到,这些平常堆在路边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石头,经过排列布局、精心设计后竟然也能变成了村里最美的风景!”华亭市砚峡乡土桥村村民邱喜平看着用废弃石块改造后的石头小景观,高兴地说。

据了解,自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华亭市砚峡乡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在清理出来的石头中找灵感,“小石头”经过“大变身”变成一道道靓丽的村庄景观,“小竹条”变成了一排排美丽的“篱笆墙”,扮靓了美丽乡村“大环境”。

华亭市砚峡乡土桥村利用“小石头”扮靓人居环境的做法是该乡坚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别致微景观的一个生动缩影。为让这些废弃的石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重新发挥作用,华亭市砚峡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曹家沟村利用石头、废弃瓷器、砖块、瓦片修建了“小长城”景点;韩河村、土桥村、东沟社区利用鹅卵石铺设步道、堆砌小花坛;土桥村还利用废弃石材制作石桌凳椅等多处石头景观。村民们都没想到这些平常堆在一边的废弃石块经过村里的重复利用,竟为村里增色不少。

“我们坚持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采取因户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就势造景的方式,充分利用原有村容村貌,合理布局、精心设计,让河道、路边等地堆放的石块、鹅卵石等都有了‘用武之地’,既扮靓了村庄,也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华亭市砚峡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说。

既要看得见发展,又要留得住乡愁。近年来,华亭市砚峡乡坚持“内”优环境、“外”引项目,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产业主导、群众参与、集体增收”为原则,致力于发展特色种养、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形成了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全面发展的产业布局;在守住文旅发展“美”与“景”的同时,不仅保留了资源优势,而且构建了乡村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的产业链条,逐步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精心打造农家乐、民宿、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新业态,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从“美丽庭院”里的田园诗意,到生态资源优势释放的发展红利,打造留得住的“乡情”,真正实现了景在村中,村融景中,人居画中,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稳步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华亭   平凉   乡村   石头   变废为宝   人居   石块   乡土   资源优势   景观   环境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