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什么不直接夺权,却要蓄谋多年威逼汉献帝效仿尧舜禹禅位

自古以来都说时势造英雄,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就会有什么样的英雄,东汉末年曹操只能称得上枭雄,而他的儿子曹丕呢?不过只只是为了维护表面的和平,实际上暗潮涌动。

东汉末年,曹操挟持汉献帝,统一北方。汉献帝沦为傀儡,实权由曹操掌控。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并逼实名存亡的汉献帝禅让。同年十月。汉献帝宜布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再三推让之后才答应接受。十月二十九日,曹丕受禅登基,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为魏文帝,并追封曹操为魏武帝,庙号大祖。十一月一日,汉献帝被废。至此,历经一百九十余年的东汉王朝正式灭亡。

汉献帝的禅让,是一场劳师动众的大运动,整个曹魏上下几乎全部调动了起来。曹丕为何要搞得如此复杂,要求汉献帝禅位于自己呢?为什么曹操至死都不称帝呢?

自古以来,弒君是属于篡位谋反是要被载入历史耻辱的,要想言正名顺,又要别人心甘情愿,那只能要求汉献帝效仿尧舜禹将天子之位相让,才不会遭到世人的道德谴责。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当时的历史形势下,曹丕如果用直接的方式夺权的话,可能会落得跟王莽被杀一样的下场。

可是如何解决篡位谋反的道德问题呢?

开始曹丕暗示手下臣子去聒噪汉献帝理由是汉室天命衰微。在威逼利诱下,汉献帝无奈,只能颁布诏命书,表示自己恳求让位于曹丕,但曹丕装做拒绝的样子。 原因当然不是曹丕说的自己“德薄恩寡”只是放作姿态,因为上古虞舜也有三让天下之义。于是乎,一次又一次恳求禅让天下,曹丕一次次的故作姿态说担当不起,最后曹丕才接受禅让。

事实上曹丕所继承的天下,并不是从汉献帝的手上篡夺城池和土地,相反是曹操家族供养了十几年的汉室皇族。所谓的汉朝天下,只有其名而不符实情,曹丕实际上是继承曹操的天下,而不是汉献帝的天下。虽然称其为大汉天子,实际上没有人听命于汉献帝。

所谓的禅让,只不过是曹丕用来堵住悠悠众口罢了。聪明的曹丕为了政治利益,让汉献帝一直活到老死。汉献帝这也算得上是幸运的,归宿虽然凄惨但至少比较安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王莽   之义   积毁销骨   庙号   汉室   东汉   自古以来   天子   多年   历史   天下   尧舜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