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司令郑桂林抗日传奇(二)

第二章 祭祖先祈求护佑 出关外买马招兵

郑氏家族的祖坟虽说是在辽宁省建昌县杨树湾子乡郑家沟屯,但这里对郑桂林来说是陌生的。因为郑氏家族从这里迁徙到吉林之前,郑桂林还没有出生,而且自从郑家迁徙之后,已经有三代未回来祭奠祖宗了。这次郑桂林利用在建昌发动民众组建义勇军的机会决定前往郑家沟祭祖,以祈求先祖护佑他抗战成功。

郑桂林在祖坟前对祖宗立下的抗日誓言

郑氏墓地坐落在一片宽敞的山坳里,对面山梁上兀立着两块形似笔架和刀鞘的岩石,背后山包形似一个偌大的靠背。曾有风水先生说,脚蹬笔架和刀鞘,定出文臣武将。不管这是否是迷信之说,但是郑桂林后来确实成为赫赫有名的第四十八路义勇军司令,名扬中华大地。

1932年2月初,郑桂林单人独马回到药王庙乡郑家沟屯,在族亲郑中枢的陪同下,来到郑家祖坟。虽然郑氏家族多年未回来祭祖,但族亲们每年清明节,都要替他们培土扫墓,所以祖宗的坟墓十分整洁。当宽敞的墓地展现在郑桂林面前时,他激动的心情像一壶刚烧开的沸腾的水一下子喷溅出来,还没来得及摆上供果,就“噗通”一声跪下了,庄重的连磕三个响头……

四十八路军将领咏唱的《男儿立志歌》

郑中枢赶忙替他把供果摆上,郑桂林点上三炷香,然后,双手合掌,眼含热泪郑重地说:“列祖列宗,当今日寇妄图灭我中华,毁我宗祠,凡孝子贤孙岂能容异国列强侮我祖先,杀我同胞!小孙桂林绝不辜负先教,为扶国危,誓为民族尊严而战!望祖先助我一力,保佑第七代玄孙抗日成功!”言毕,泪如泉涌……跪在旁边的郑中枢也早已被感动得泪如雨下了……

虽说郑桂林回乡祭祖没有过分张扬,但他在祖坟前宣誓之事,像长了翅膀似的迅速传遍建昌县,劳苦大众无不为他的爱国情怀所感动,好多青年怀着爱国爱乡的心情,携械牵马,踊跃前来投奔郑桂林……

1932年1月5日绥中被日军占领

就在郑桂林于辽西一带发动群众组建义勇军时,他听说建昌县绿林好汉邓文风组织起一支绿林武装,高举义旗,抗击日本侵略者,喜出望外,立即谦恭下士登门拜访,与他共商抗日大计。

邓文风,辽宁建昌药王庙乡鸽子洞邓家杖子村人,1900年3月8日出生,为人豪爽,见义勇为,深得乡民信赖。1923年乡民推举他为鸽子洞一带保甲,组成20多人的自卫武装。1926年保甲改编,邓文风被编入东北军汤五帅(汤玉麟的五弟)的名下任连长。后来因不满汤部高官腐化专横,尔虞我诈,遂于1928年秋弃官回乡。九一八事变后,邓文风不甘心当亡国奴,于10月组织起100多人的绿林武装,自立山头,报号“大风字”,决心走抗日的道路。

郑桂林命令各部到处张贴抗日布告

郑桂林与邓文风的兄长邓文荣在事变前就认识,所以,当邓文风得知郑桂林来访的缘由后,特别兴奋!共同的爱国志向使两人一见如故。他握住郑桂林的手激动地说,“我终于遇到知己了!我们中国人绝不能让日寇侵占我们的领土,现在国难当头,中国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把小日本赶出中国去!大哥,你有文化,有带兵经验,我跟大哥一起干!”随之,他们就商量将两支部队合编在一起。接着“郑桂林与邓文风带领一些人,走村串户,访亲问友,宣传抗日思想,爱国人士纷纷加入义勇军,到年末发展到1500多人。”期间,郑桂林听说建昌县和尚房子有一个文武双全、见义勇为的爱国青年王国瑞,立即登门拜访,当王国瑞得知郑桂林组织的这支队伍是打小日本的,马上折卖田产,买枪买马,并发动300多人加入了义勇军。

郑桂林欢迎各地投奔48路军的学生军(箭头指向者为郑桂林)1933年1月1日《时代杂志》的元旦增刋报道。

1931年末,抗日义勇军第四路军第十二支队在建昌县正式成立,指挥部设在邓文风家。邓家有两层大院,共16间房子,四面筑起高墙,每个墙角都设有炮楼。邓文风慷慨地把自己用来看家护院的全部武器都提供给郑桂林,当时队伍的吃住都由他负责。郑桂林根据邓文风的卓越贡献,报请北平救国会批准委任邓文风为第四路军副司令。

建军初期,为激发全军指战员的斗志,提高战斗力,各团以营连为单位,由东北讲武堂毕业的军官天天给战士们授课,宣传日寇侵占东北的种种罪恶,激起与日寇决一死战的斗志,树立抗日必胜的信念;进行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准欺压百姓、调戏妇女的组织纪律教育。每次讲课前都要唱《男儿立志歌》和岳飞的《满江红》。与此同时,还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练习枪法、投弹爆破、放土火箭,以及行军、作战、宿营等基本知识。特别要求士兵在练大刀片上狠下功夫,以充分发挥大刀队的威力。

为了进一步扩大抗日武装队伍,郑桂林把十二支队交给参谋长金殿春指挥,自己与邓文风、吴金铎副司令率100多名骨干,利用救国会当初给他第十七路军的番号,到绥中北部山区组建另一支抗日武装。

当郑桂林来到绥中时,绥中已于1月5日沦陷了。

此时的绥中,往日的安详和宁静已荡然无存,满目的疮痍。呼号的北风飕飕地刮着,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枯叶被风吹的到处乱窜,像一群找不到家的孩子,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几乎没有行人,都躲在家中不敢轻易出门。因为日军占领绥中的当天就在杜家屯铁桥设岗哨,鬼子哨兵无故打死卖粮车夫1人和过路群众1人,消息传到各村,乡民们十分愤怒,但都敢怒不敢言。郑桂林闻之,认为这是发动群众极好机会,于是,立即将队伍带到绥中城西15里的矾石山(今为矾石山村),郑桂林见到了百姓,愤慨地对大家说:“父老乡亲们,日本人占了我国东北,我们当了亡国奴,日兵竟无故打死咱们赶车的,政府也不敢管。来,不怕死的都跟我走!有枪的拿枪,没枪的拿刀、拿棒子,跟洋鬼子拼!”乡民们一呼百应,争相报名参加义勇军,很快就聚集了三四百人。

郑桂林还令各部到处张贴抗日布告:“大好河山,日本占光,中国同胞,血气方刚,奋起抗日,绝不遭殃!”以唤起民众的抗日的决心。

接着,郑桂林带着副司令吴金铎等20多人来到瓮泉山(今属范家乡)一带发动群众。瓮泉山有一位开明绅士叫白祥林,具有民族气节,在当地交际甚广,在村民中有较高的威信,郑桂林了解情况后,马上找到他,向他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让他在当地发动民众参加义勇军,白祥林听后,态度非常坚决,表示愿意牵头联络各方人士。第二天他就联系到在二道沟当村长的李秉钧、薛家屯的薛永林、鲍庄子村王怀武,弓箭沟的洪俊丰、黄国选,邱家窝铺的何奉生等人,这些人在当地都负有声望。

提到何奉生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九一八事变前,他在沈阳一家店铺当账房先生,他亲眼看到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军在沈阳烧杀掠夺,残害中国人的暴行,对日本人恨之入骨。一天,他与一个伙计,路过沈阳北门,看到许多中国人给日本人行礼,而日本人骄横傲慢,一股复仇的怒火顿时从胸中燃烧,他发现一个日本兵单独行动,随手抄起一根木棒狠狠地朝日本兵的头上砸去,日本兵当场毙命。何奉生连夜逃回绥中老家邱家窝铺,这次听郑桂林号召参加义勇军打小日本,情绪非常激动,他说报仇雪恨的机会终于来了。

白祥林将人召集起来,约定在二道村的李秉钧家开会。会上郑桂林开宗明义地对大家说“张学良听蒋介石的,蒋介石不让抵抗,他不敢违命。眼看着日本军队占领了全东北,到处奸淫掳掠,抢劫烧杀,如果我们还等着蒋介石抗日,那亡国奴就当定了。当今之计,只有靠我们自己拿起枪来,团结一心,定可以打跑鬼子……”他越讲越激愤,在场的人都被他的情绪感染了,纷纷表示,死活都要与小日本拼了,决不当亡国奴!

郑桂林看到大家的抗日情绪高涨,遂决定将瓮泉山一带爱国乡民组成义勇军二十一旅,有白祥林任旅长、何奉生任副旅长,下设两个团,第一团团长窦海山(后沦为土匪)、第二团团长李秉钧。

会议之后,李秉钧就开始变卖土地、家产,充实义勇军军饷。此举令郑桂林十分感动,二人在抗日的道路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郑桂林将李秉钧的长子李加升收为义子。从此,李秉钧一直跟随郑桂林南征北战,1933年3月随郑桂林入关,参加了长城抗战。

1933年1月10日《救国旬刊》第32期报道了“巾帼英雄邓子明”的抗日事迹

1932年旧历3月初,郑桂林又马不停蹄地率100多人驻扎在绥中半拉山子发动群众。因此前郑桂林曾来这里宣传过抗日思想,结识了一些当地爱国乡民,于是他派人召集刘品三、朱恒昌(大涝豆沟人)、张耀东(刘把屯人)、刘明和(又名刘祚山,兴城梨树沟乡小五沟人,绰号座山雕)等50多个武装齐全的农民,在一个姓高的农户家里召开会议。郑桂林在会上慷慨激昂地对大家说:“父老乡亲们,日本鬼子占领我东北,想灭亡我们中国,让我们当亡国奴,国破家亡,子子孙孙都要当奴隶,就像朝鲜那样。我们中国人多,不要怕他!我们都起来抗日,东北是可以得救的。咱们10个人顶他1个人还不行吗?问题就看咱心齐不齐?前卫村人口上万,鬼子不到20人就把我们管住了,原因是我们不抵抗,心不齐……”郑桂林说着说着,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与会者在他的爱国情绪感染下,大家七嘴八舌地纷纷表示,“郑司令请你吩咐吧!有多大力量出多大力量!”

郑桂林当天就任命刘品三为第十统带,张耀东为第十五统带。并让大家回去立即发动群众,动员各乡农民参加义勇军。刘品三和张耀东回去后,走亲串友,十余天就发展500多人。

参谋长金殿春后来回忆说:郑桂林“在群众面前讲起话来口若悬河,从南朝北国讲到甲午战争、戊戌政变;提到辽西历史,风土人情,更是讲得津津有味;讲起日寇侵略东北的一条条罪恶事实,使听讲的人恨得咬牙切齿,气得跺脚直骂,大家都爱听他讲话。”


1932年8月,郑桂林派王怀武旅长率80名战士到绥中红庙子,联系联庄会会长马玉臣,动员其率部加入义勇军。马玉臣性格倔强,人称“马大架子”,不服王怀武的收编,两人说着说着就动起武来,王怀武人少力薄,被马玉臣缴了械,人放回来了。王怀武灰溜溜地回到义勇军驻地气恼地对郑桂林说,这个马大架子太牛,干脆把他灭了算了!郑桂林丝毫没有动气,安慰他说,大敌当前我们要本着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扩大抗战力量。对这些人我们要做耐心的思想工作,不能太着急,性急吃不到热豆腐。

为了把红庙子联庄会改编为义勇军,郑桂林于9月13日(旧历8月13日)亲自到红庙子村拜见马玉臣。见面后他双手抱拳诚恳地说:马会长,前几天部下对你多有得罪,你大人大量,不要挑他的理。他也是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抗日,才操之过急的,请多加原谅。马玉臣见郑司令礼贤下士亲自来到自己家中,一股崇敬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不仅气消了,而且还为前几天自己的莽撞行为表示惭愧,双手抱拳回敬说:郑司令,哪里,哪里,错主要在鄙人身上,也请司令多多包涵……。

“哈哈……”两个人开怀大笑。在祥和的气氛中,郑桂林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他讲明抗日救国的大义。说得马玉臣心服口服,最终同意郑桂林的收编。这样红庙子联庄会被郑桂林改编为第十九旅,马玉臣任旅长。自收编后,马玉臣一心一意跟着郑桂林一道抗日,在历次战斗中,战功显赫。

郑桂林就像一台播种机,走到哪里就把抗日的火种播到哪里。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军民一体抗战,江山不至沉沦”,从此抗日烽火在绥、兴、建一带熊熊地燃烧起来。

郑桂林所率义勇军名震天下,吸引了许多关内外爱国志士纷纷投奔郑桂林部。

杨振中(又名杨尽忠,绰号杨麻子)系山东人,原为山海关警察署的伪警察,虽有强烈的爱国愿望,但他当时的身份,不可能冲向杀敌战场,一直在寻找机会为抗战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后来他听说郑桂林所领导的义勇军在兴、绥一带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胜仗一个接着一个,毅然率20多伪警察弃暗投明投奔了郑桂林,被任命为第五旅旅长,成为郑桂林手下一员猛将,屡立战功。

绥中伪警察中队一分队队长顾永祥率26名警察也前来投奔了郑桂林。当时郑桂林鼓励他说:“欢迎你参加义勇军!只要抗日我们都是一家人,眼看着中国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咱们大家要共同挽救,忠心报国,中国一定会得救的!”一席话说的顾永祥心里暖呼呼的。郑桂林当即任命他为第八旅三团三营营长,后提升为第九旅旅长。

绥中南平坡自卫队队长支凤瑞和乡邻刘桂林于1932年5月,寻机将在南平坡搞特务活动的日本特务土居本杀死,然后投奔了郑桂林部义勇军。

关内来自北平、上海的大学生,甚至女学生、女教师也前来投奔郑桂林部。如当时在锦州桃园村小学任教员、曾是朱庆澜将军麾下的高足邓子明,其丈夫宋恩明在郑桂林部任第三旅第七团团长,在丈夫的影响下,于1932年7月,年仅18岁的她参加了义勇军。她与男同志一样,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参加了荒地、红庙子、前所车站等多次战斗,她那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一时间在四十八路义勇军中传为佳话。1933年1月10日《救国旬刊》第三十二期以《巾帼英雄邓子明》为标题刊登了她的事迹,文章篇尾,记者用“近代抗日花木兰”的称谓高度评价了她。

1933年2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常委王卓然对48路军进行校阅

1932年3月,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为了扩大抗日战区,指示郑桂林所领导的义勇军编为两部:一部分由何明清率领进入通辽、开鲁一带,开辟新的抗日地区;另一部分改编为第四十八路义勇军,任命郑桂林为司令,仍留在绥中、兴城、建昌一带坚持斗争。

郑桂林根据抗日形势的发展,在绥中下洼子召开了军事会议,调整队伍,扩充编制,增设秘书、参谋、副官、军需、军法、军医等6大处,并组成第四十八路义勇军新的司令部。

司令:郑桂林;副司令:吴金铎、李铁铮、邓文风;参谋长:金殿春(后金殿春因负伤,由胡芷春接任。胡芷春原是上海大学生,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参加了南京驱日前线敢死队,后投奔郑桂林麾下);副参谋长:王铁梅。

共编为4个统带,后改为梯队,下设24个旅,其中包括3个卫队旅和独立旅。

这支民众武装队伍始建于1931年末,初为第四路义勇军第十二支队,1932年1月,又以第十七路军的番号招兵买马扩大抗日武装队伍,1932年3月,北平救国会统一将其编为第四十八路义勇军,同年6月又统编为东北义勇军第一军区第五路军。由于这支队伍在使用四十八路军番号时战绩辉煌,名声大震,为最鼎盛时期,所以尽管番号屡有改变,但人们还是习惯地称之为“第四十八路义勇军”。

1932年6月左右,第十三路抗日义勇军司令王炤泮,经请示张学良获准后,将第十三路义勇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郑桂林;是年秋,第二十九路义勇军司令肖汉臣部率3500人,也投入到四十八路军。至此,四十八路军力量空前壮大,成为辽西义勇军一支劲旅。

据当年金殿春和四十八路军第九旅旅长顾永祥回忆:1933年2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王卓然司令(注,实则为救国会常委)带校阅团从北平来到四十八路军前线校阅,为了这次校阅,张学良专门拨给四十八路军一批不戴军衔、帽徽的灰色的东北军式的军装,所有的官兵穿着统一服装,佩戴四十八路军某旅某团的胸章,荷枪实弹,还有8门迫击炮,排成四路纵队,喊着响亮的口号,从曹家房子一直排到范家乡的小胡口,整整排了30里路,校阅了6个多小时,最低估计也有1.2万余人。当时救国会还给他们拍摄了照片,就连四十八路军的官兵们看到这壮观的场面都惊讶的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平时都是分头作战,并不知道四十八路军到底有多少人马,这次校阅后,才知道四十八路军力量如此雄厚!

(未完待续)

文|张桂芝

编辑|侯树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绥中   司令   北平   建昌县   义勇军   亡国奴   旅长   乡民   爱国   天狗   日本   传奇   郑桂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