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称象的曹冲,13岁英年早逝!师父司马懿三个字道破死因!

古往今来,“神童”的未来都不怎么好,让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曹冲是三国枭雄曹操与其姬妾环夫人所生下的爱子,幼时便聪慧过人,深受曹操喜爱,因“曹冲称象”而被世人誉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神童”。天资过人、仁爱有谋的曹冲在十三岁时不幸夭折。英年早逝是天妒英才?还是真的如其师傅司马懿评价的“真是蠢”?

声名鹊起因称象

曹冲作为曹操众多儿子中最得宠的一个魏室王子,他自小就呈现出超乎同辈的聪颖天资,广为流传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曹冲称象”。

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对其体重产生了兴趣,却不知如何获取这个信息。此时,年仅六岁的曹冲给出了方法:将大象赶到船上,船下沉后,在船吃水的部位标上记号,然后将大象赶下船,再往船上放上货物,直到货物的重量达到之前所吃水部位标的记号,便可得知大象的体重。

此法一出,曹操甚是高兴,立刻命人照做,大象的体重很快便得出。当然,除了“曹冲称象”之外,关于曹冲的逸闻轶事还有很多,比如:智救官吏、“顾影自怜”的由来等。

曹操毫不避讳对曹冲的喜爱之情,但这种偏爱也为曹冲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笔。

行刺考校招早夭

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西凉马腾想借机而入,许昌危在旦夕。为了防止许昌被攻陷,曹操放风出去,声称将亲率十万大军从南门入都。

曹操的儿子与众大臣们得知消息后,在南门苦等三天,只有曹冲在西门等来了曹操,当时司马懿也在。原来,曹操使用障眼法,故意在南门引诱刺客出手,自己却从西门悄悄回都。抓到刺客后,曹丕、曹植、曹彰 还有荀彧才到了西门。

曹操以行刺一事来考校四个儿子,问道:城内的刺客如何办是好。曹彰与曹植答道:关紧城门,并重金缉拿,曹丕在一旁应声附和。曹冲回答道:城门大开,放刺客出去。曹冲死也没料到:正是自己的这次回答,也将其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根据史籍记载,公元208年,绝顶聪睿的曹冲忽然得了一种怪病,他病发时手脚抽搐、胡言乱语,时而高热盗汗,时而痉挛难抑,曹操后悔早早就杀掉了名医华佗,最终只能眼看着爱子曹冲不治而殁,年仅13岁就离开了人世。

彼时,很多人惋叹曹冲的英年早逝,认为魏室失去曹冲就相当于损失了一半的实力。也有人认为曹冲死得莫名其妙,他的离世相当于给哥哥曹丕和曹植让出了半个魏室继承者之位。

而数年过后,在诡谲多谋的大阴谋家司马懿的眼中,曹冲之死仿佛就成了一种“必然”,断言他活不到成为魏室接班人那天。

谋进藏巧司马懿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曾为曹冲的师父,曹冲离世后司马懿甚至为曹冲守灵3年。但司马懿对曹冲的评价是“真是蠢”,这又何为呢?

司马懿生来聪明颖悟,幼年便懂隐其行迹,藏其心志。生于乱世,想要有一番作为并非易事。曹操听闻其才能,派人前往征辟,却被司马懿拒绝。数年之久,直到袁绍战败,司马懿认为时机成熟才欣然出山。初到相府的司马懿,依然不动声色,默默观摩时局。更是在曹冲死后,亲自请命为其守灵三年。

司马懿多年的隐匿、等待,最终决心选择暗中对曹丕进行辅佐。但不管是为曹操进言谋略,还是为曹丕出谋划策,司马懿善于谋进藏巧,最终成为曹魏史上的最大赢家。人们常说:高手都是不显山不露水。大概说的就是司马懿吧。

反观曹冲虽然聪睿超凡,但年少天真无城府,不懂藏拙隐慧,所以难免会引来“有心人”暗下黑手。

因此,司马懿的观点还是非常老道:曹冲空有才智却没有心机,这样的蠢人连自身安全都保证不了,又何谈与哥哥们争权夺势?

总结:

因此,曹冲的夭折或许早已注定。通过对历史的剖析,天妒英才显然站不住脚!司马懿说曹冲蠢,也并非是指曹冲智商的问题,而是指曹冲不善于隐匿其聪明才智。正是曹冲的不善于“藏”,才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英年早逝   许昌   数年   吃水   天资   死因   南门   刺客   西门   师父   大象   善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