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朝,资本何在?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同时也将“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推向了顶点,自诩为“天朝上国”,那么他资本何在呢?

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生活安定,经济总量大。

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后,清由一个地方政权转变为唯一合法的中央政权,经过几十年的征战最终完成统一,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当此之时,清朝幅员辽阔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6亿,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给清朝带来了长达100多年的和平发展机遇,并无大的战乱,人民生活相对较为安定。清朝依然延续前代“重农抑商”的政策,实行的是封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因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经济总量仍然让一大批国家甘拜下风。

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认为1820年,清朝GDP为2286亿美元,占世界32.9%,是英国的6倍,清末最后十年仍然达到了世界的11%。法国经济学家贝洛赫也是计算古代GDP的专家,他认为:1800年的清朝GDP占世界比重为44%,1840年为37%。

这样的疆域、人口和经济总量很难不会让清朝陷入骄傲自满的情绪之中,自诩为“天朝上国”。

二、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乾隆皇帝是清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有为的皇帝,自号“十全老人”。而“十全老人”的称号又源于他的“十全武功”。也正是他这“十全武功”的取得,使得清朝进一步骄傲自满,固步自封。1793年,英使乔治·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帝,商讨两国通商事宜,然而乾隆帝断然拒绝了英使乔治·马戛尔尼通商的请求,并将英国视作海外蛮夷。此时的这位“十全老人”正处于其第十功,再次平定廓尔喀大功告成之后,这也是清朝骄傲自满,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原因之一。

三、附属国众多。

我国自汉朝以来,一直注重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和联系。唐朝时,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更是受到了东亚各国的追捧,各国纷纷来唐朝交流和学习,仅日本一国就派遣遣唐使19次,中国的制度和文化一度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标志。到了清朝,虽然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但不妨碍亚洲各国的归附和朝拜。据资料显示,当时清朝的附属国居然有19个之多,这也成为清朝自诩为“天朝上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当时的清朝有着幅员辽阔的疆域面积,世界第一的人口和经济,再加上国家取得“十全武功”,想不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都难,也的确是有自诩为“天朝上国”的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天朝   清朝   乔治   附属国   武功   东亚   骄傲自满   幅员辽阔   中国   人口   资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