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因人类灭绝的物种:中国有3个,它已经消失了80多年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在上一个100年里,全球至少有300个物种宣布彻底灭绝,在人类已知的800多万个物种中,有超过1/8的物种濒临灭绝,其中绝大多数物种的灭绝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和自然因素相比,人类似乎才是导致这些物种消失的一大原因。

接下来,就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那些被人类一手送走的生物吧。


第一个,袋狼


这个物种外形像狼,腹部有像袋鼠一样的育儿袋,因此得名袋狼。

大约在400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新几内亚就有了袋狼的生活痕迹,并且它们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澳大利亚大陆消失后,袋狼迁徙到了澳洲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和岛上的土著和谐共处。


然而在1770年,英国殖民者占领该岛。在当时,这些自诩“文明”的欧洲人杀戮了当地所有土著,又砍伐大量森林,消灭了袋狼的猎物,导致野外的袋狼只能以偷食家禽为生。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世纪,到了1888年,当地政府又颁布了捕杀袋狼的悬赏令,于是乎,人们开始疯狂屠戮当地本就为数不多的袋狼。从1888年到1914年的这20多年间,共有2268只袋狼死在人类手中,自此,袋狼几乎销声匿迹。而等到政府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无力回天了。


由于对袋狼的习性不甚了解,缺乏饲养经验,从1900年到1933年,当地动物园每年平均有4只袋狼死亡。到1936年,地球上已知的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因长期暴晒死在了动物园。

从此以后,人类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生物了。


第二个,金蟾蜍


金蟾蜍,又名环眼蟾蜍,属于美洲蟾蜍的一种,栖息地位于热带雨林地带。1966年爬虫学家杰伊·萨维奇于于雨林中发现正式命名,1987年,已经被发现的金蟾蜍少于1500只,第二年,被发现的金蟾蜍数量又呈断崖式减少,仅有10只或11只被发现,其中一只的发现者名叫克朗普。

1989年5月,克朗普又一次也是人类最后一次观察到了金蟾蜍,从此,人类就没再有过发现野生金蟾蜍的记录。直至2006年,金蟾蜍正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确立为灭绝物种。

第三个,中国犀牛


你或许不知道,中国也有犀牛,而且生活的时间还不短。据史料记载,在殷商时期,中国犀牛的活动范围最北达到了内蒙古乌海一带。

我国原本生活着3种犀牛,包括有苏门犀、爪哇犀和印度犀。到了现在,这三种土生土长的中国犀牛已经宣布灭绝,其中,爪哇犀的两个亚种以及苏门犀(亚种)不仅在中国灭绝,而且已经从地球除名了。


1916年,中国最后一头苏门答腊犀被人类猎杀,1920年,最后一头印度犀被猎杀,1922年,最后一头爪哇犀被猎杀。从此,这些曾在华夏大地生活过的犀牛,就全部消失了。

而导致中国犀牛的种群数量一降再降,最终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包括有自然因素,人类干涉和药用价值。犀牛粉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和壮阳的功效,它的皮和血都能入药。


第四个,长江白鲟


长江白鲟属于淡水定居性鱼类,分布于长江中上游。长江白鲟因为它所存的年代悠久,素有“活化石”的美誉,其身躯健美庞大,姿态优雅灵动,远古时期,人类还未诞生之时它便在水中嬉戏畅游,见证过恐龙时代断绝、人类文明的兴衰。

1.5亿年的漫长岁月,没有将它淹没于历史,但如今却被人类制造的大坝、渔网永远的困在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2022年7月,白鲟正式宣布灭绝。


第五个,白鳍豚


白鳍豚也被叫做白鱀豚,属于淡水鲸的一种,曾独存于中国长江流域,为中国特有。在之前,人类对于白鳍豚的自然野生状态生活习性研究数据十分稀少,这主要是因为白鳍豚性格颇为胆小,极容易受到惊吓,绝大多数时候不会轻易靠近船只,加上白鳍豚本身种群数量就很少,活动流域又比较广阔,所以人类很少能接触到它们。

1985年前后,因为人类对长江流域的开发程度不断扩大,白鳍豚种群数量急剧减少,21世纪初期预估所存留数量已经不超过50头。2007年,白鳍豚正式宣布功能性灭绝,其所剩数量已经不足以支撑种群繁衍的需求。


第六个,西部黑犀牛


可以说,人类一直都是犀牛的最大威胁。因为犀牛角有特殊的药用功效,在上个世纪80年代,越南黑市的犀牛粉售价甚至达到了133美金一克,单价高过黄金。如此高昂的利益,驱使着盗猎者们用尽手段,疯狂猎杀犀牛,全球各地的犀牛种群数量也因此锐减。

20世纪前叶,生活在非洲中西部大草原的西部黑犀牛遭到大量猎杀。30年代,相关的保护制度使其数量有所好转上升,但由于后续的保护力度减弱,加上犀牛的身价日益暴涨,导致西部黑犀数量又一次大锐减。

到了80年代,全球仅剩下数百头西部黑犀。进入到新世纪,其预估数量已经不足10头。2006年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就初步将它们列为极危(可能灭绝)的行列。2011年11月10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此亚种灭绝。


第七个、平塔岛象龟


地球西部的南美洲有一个叫做厄瓜多尔的国家,平塔岛象龟就是因为生活在厄瓜多尔境内科隆群岛的平塔岛而得名。

由于象龟生命力极其顽强,能够不吃不喝生活一年以上,因此在以前的大航海时代,许多过往的船只会不约而同的在周围的海岛上捕捉大量的象龟,作为食物储存起来。


人类一系列的捕杀,导致原本就性格惫懒、繁殖情况十分堪忧的象龟数量越来越少,在人类意识到需要保护生物的时候,才发现多数象龟已经濒临灭绝的地步了。2012年,一只最后存在的平塔岛象龟个体“孤独的乔治”的死亡,正式宣布平塔岛象龟至此灭绝。

最令人惋惜的是,上述这些物种只不过几个鲜明的个例,现在还有成千上万个物种因为人类的干涉而加速凋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克朗   物种   长江流域   爪哇   厄瓜多尔   土著   白鳍豚   人类   蟾蜍   种群   犀牛   中国   多年   数量   西部   正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