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圈的残酷真相,在“张同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同学的“消失”,是谁的问题?

他曾是短视频平台的超级顶流。

他在一个不到 5分钟的小视频中,竟然融入了超过290个分镜。

如此繁杂、琐碎的镜头融合在一起,没有一点瑕疵。

凭借超一流的视频剪辑,流畅的衔接,和接地气的情境。

他将农村“大龄单身汉”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却又干劲十足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并且很快在全网掀起了一股模仿风。

那时候无论何种类型的博主,都会配上张同学的BGM,模仿他的分镜,配上他独有紧凑的节奏感,蹭上一把张同学的流量。

张同学也实现了在13天内,涨粉千万的壮举。

站在风口上的网络红人享受着全网同行的顶礼膜拜。

张同学站在了全网的流量之巅。

一时间,因为他,他所在的昔日人烟罕至的小山村,变成了人山人海。

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无数同行趋之若鹜的赶去,希望能“蹭”上一把张同学携带的巨大流量。

那时候的张同学,如同一个王者站在高台之上,俯瞰众生。

互联网的特性注定了任何一个网红都不可能长期享受流量红利。

互联网上无论你是何人设,热度都难以持续。

在流量巅峰时,张同学拒绝签约MCN,拒绝带货,让无数网友为他点赞。

然而,当热度褪去时,张同学尝试流量变现,却发现早已错过时机。

货品数据差,网友不买单,平台也慢慢对他失去了耐心。

张同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甚至一度停更,试图转变视频风格。

时光荏苒,转眼距离张同学爆红已经过去一年半了,他似乎却消失在了互联网。

张同学面临的困境,到底是谁的问题?

农村小伙,遭遇重大打击,患上抑郁症

张同学,原名张凯。

1986年出生在辽宁营口市的一个农村家庭。

小时候贪玩没有好好学习,只上了8年学便加入了进城务工的大部队。

为了养家糊口,他开过大货车、开过修理厂,还养过鸡、养过蚕。

但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失败告终。

2012年张同学和朋友的修理厂在一场大火中损失惨重,赔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甚至还因此背上了30多万的外债;

为了还债,他又去开养鸡场,没想到养的5000只鸡还没有长大,就因为饲养不善,直接死了两千只。

在事业上遭受了重大打击的同时,张同学在2013年还遭遇了一场车祸,头部受了重伤,出现了失忆的情况。

在事业和身体的双重打击下,他还因此得了抑郁症,张同学在那几年过得异常艰难。

低谷得不能再低谷了。

在他郁郁寡欢那段时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影。

特别爱看周星驰的电影。

他看电影与其他人不一样只看情节,他会琢磨电影的拍摄手法,将自己置身其中。

这也为他此后的短视频拍摄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顶着闲言碎语,入驻短视频,打造百万账号

2017年,李子柒唯美的古风田园视频红遍全网。

张同学在闲暇之余也爱刷刷短视频。

他很快就被李子柒视频中那种唯美的画风吸引。

他边看边琢磨李子柒的镜头运用,视频剪辑特点。

2019年,张同学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还清了之前欠的外债。

当年正值三农短视频的风口期。

大量农村题材的短视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短视频平台。

许多已经有名气的三农博主已经开始利用短视频平台销售当地特色的农产品。

张同学本着在农村贩卖农产品的想法进入短视行业。

初期,他与同村的“八零愣子”合作拍摄怀旧短视频。

叠手绢、折“手枪”、炼猪油……配以怀旧老歌,他们的视频作品试图让受众一睹上世纪80年代的乡村生活。

那时候他们在快手和抖音都有发短视频 。

周围邻居看到,身强力壮几个年轻人天天在村里鼓捣手机、东拍西拍。

都认为他是魔怔了,是在混吃等死。

就连母亲都劝张同学去找个班上算了。

不过,生性倔强的张同学,不能重活的“八零愣子”不信邪。

硬是把账号给做了起来。

后来,张同学和“八零愣子”在账号定位和风格上产生了差异。

两人和平分手,100万粉丝的抖音号给了张同学,50万粉丝的快手号则留给了“八零愣子”。

“八零愣子”继续怀旧风格,张同学则打造了“农村大龄单身汉”的人设。

一夜爆红,单条视频涨粉60万

2021年11月,张同学彻底火了。

一条没有文案的视频,配上一个镜头,多个角度的镜头语言,用专业的拍摄手法,高端的剪辑节奏,配上上头的外国神曲,充分展示出了最简陋粗糙的农村单身汉生活。

早上睡到自然醒,掀开碎花窗帘看看天气。

枕头下拿出一双袜子,穿上衣服和鞋,叠上被子。

先喂饱家里的猫、狗、鸡。

简单吃个早餐,日常吃点六味地黄丸。

然后关门上锁,把钥匙放在全网都知道的窗台砖头下等处。

骑着三轮电动车,叫上好兄弟二涛去小卖部“噶肉”(买肉)做饭。

在满足的一餐后,视频结束。

就这样流水账一般内容,让他迅速出圈。

并且连续多天登上热榜,最多时同时五六个话题在热搜上。

更夸张的是,他那段时间最多的时候一条视频涨粉60万,13天涨粉1000万。

单条视频播放量动辄千万起步,多则上亿。

到12月初时,他的粉丝数量已经来到了1600万。

这距离他另起炉灶开设新号才不到2个月时间。

数据十分夸张。

是妥妥的流量大王。

爆红后的张同学,每天家门口都能有百十号人围观。

最多的一天,他光是接受媒体采访都多达10家。

一时间,这个东北小山村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连快要倒闭的超市都重新营业了起来。

爆红后遗症,“绯闻”缠身,拒千万合同诱惑

爆红之后,张同学也招了一波“绯闻”。

只不过,这个绯闻是关于他本人身份的质疑。

张同学红了后不久,就有网友爆料,张同学是某著名院校导演系毕业。

所有内容和拍摄均由团队完成。

甚至还有专门的打假博主对他的视频进行分解。

结合张同学农村人的身份,他们得出结论,张同学就是一个公司化的产物。

面对质疑,张同学没有选择辩解,只是嘿嘿一笑,隔天就出了一个自己如何拍摄一个镜头多个角度的视频。

在解释完视频拍摄问题,张同学又被许多人质疑,说他视频中的农村都是“脏乱差”。

他是在抹黑农村形象,张同学则回应称自己有房子,这个是旧房子就是拍摄用的,并没有做装饰,自己并不认可这是一种抹黑。

有人黑他,就有人捧他。

在这个流量就是金钱的互联网时代,爆红让张同学成了许多人眼中的一块肥肉。

很快就有人找到他。

给出了千万保底,加上巨额提成的条件。

不过,张同学都予以拒绝。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自己不想成为机构控制下的提线木偶。

他认为,有些机构在割网红的韭菜,而这些网红只能割粉丝的韭菜,“我希望还能在良知和情怀的基础上,考虑未来的发展和走向。”

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后来将有限的直播时间都交给了农产品推销上,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方向。

然而,很快他就会发现,带货,远比短视频没有流量更为残酷。

创作遇瓶颈,举步维艰

2022年6月,张同学开启了首场直播带货。

但很显然,此时距离他爆红已经过去了八个月时间。

热度和流量早已没有了。

结果也很显而易见,惨淡的GMV让他备受打击。

虽然后期数据稍微平稳,但与同期其他千万级网红比起来,相差甚远。

直播没数据,短视频上张同学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也许是网友开始视觉疲劳,千篇一律的流水账方式的视频开始被网友嫌弃。

他的创作遇到了瓶颈。

虽然他极力改变方向,但最终发现自己做着做着还是回到了原来的风格。

结语

短视频的东风,让无数原本身处底层的普通人获得了逆袭的机会。

有的人抓住风口,利用流量快速变现,实现了从负债累累到千万身家的积累。

也有的人红后,目中无人,视粉丝为“韭菜”拼命收割。

更有假货、套路横行互联网,让原本苦出生翻身的人继续在仍在困境中的一群身上收获利益。

张同学站流量巅峰时,没有选择变现,对自身来说是损失。

但面对巨大利益诱惑时,他选择了拒绝,保守住了初心。

即使现在流量急剧下滑,甚至被冠以“消失”形容。

但起码,他对得住自己的良知。

如若后期翻车,那就另当别论了。

对于张同学,你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同学   视频剪辑   李子   单身汉   风口   韭菜   淋漓尽致   绯闻   真相   流量   残酷   粉丝   身上   镜头   风格   农村   时间   网友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