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篇
播出内容:《平昌——巴山人家 和山睦水》
播出时间:2023年2月27日(周一)20: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巴山人家 村美民富
大巴山下,长江支流巴河和通河交汇之处,滋养出近百万亩沃野良田,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四川平昌就坐落于此。
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平昌县,生态环境格外优越。青山绿水间,一座座川东北民居错落分布;成片的鱼塘上,一只只水鸟悠闲漫步……
这些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平昌发展起生态水产养殖、肉牛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走出了一条“村美民富”的生态发展之路。
敬畏山水 守护自然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世代在此生活的平昌人,一直用心守护着这方山水。巴河岸边的石壁上,有五块不同时期的石碑,见证着当地人对生态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
由于平昌处在两河之口,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水路转运站,船运兴盛、客商云集。因此本地河鲜深受喜爱,常常供不应求。这时候,便有人为追求厚利,在鱼类繁殖期肆意捕杀母鱼。
为了保护河水生态,当地人便制定了严厉细致的规定,“无论何人,不准来此捕鱼,尚有势利之徒不尊重者,拿获送案,绝不稍事宽容。”
如今,石碑上很多文字已模糊不清了,但是敬畏自然、守护山水的信念,早已融入平昌人的生活之中。
“稻鱼共生” 生态与发展共赢
得益于先人对山水自然的珍视,大巴山的水质特别适合鱼类的生长。2016年,在外打工的易云阳回到家乡,承包了十多亩鱼塘,做起了水产养殖。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收益不错,易云阳便打算扩大养殖面积。可村里没有多余的池塘了,他便琢磨着流转农田,挖成鱼塘。
然而这个想法却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农田挖成鱼塘,便遭到永久性破坏,再也不能插秧了。对于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们来说,自己的吃穿用度都是大巴山的土地给的,不能挖。
父母的反对让易云阳彻夜难眠,确实,不能为了眼下利益而去伤害赖以生存的根本,可是总得往前走,不能不发展啊。
2022年,事情迎来转机,平昌县开始大力推广“稻鱼共生”生态养殖模式。稻田里养鱼,既能扩大养殖面积,又能提升稻米品质,更重要的是,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当年春天,易云阳就在76亩稻田里投放了600多斤鱼苗。
相较于传统的方式,“稻鱼共生”的模式不用打药和施肥,纯天然、原生态,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那一年,易云阳家的稻谷和鱼收入了30多万元,是池塘养鱼时的四五倍。
如今,大巴山下已经建起“稻鱼共生”基地2万多亩,每年为农户带来6000多万元的收入。
生态养殖 山更绿水更清
依托于这方好山好水,当地还发展起了特色养殖业。十多年前,看准家乡肉牛产业发展的前景,毛高亮回乡创业,建起了养殖场。
刚开始的那几年,毛高亮靠养牛赚了不少钱,但是他在村里的境况却不好。由于采取传统养殖模式,废污处理不当,不仅养殖场里臭气熏天,村庄也日夜被臭气笼罩,村民们对此意见很大。
毛高亮面临的问题也是平昌很多养殖户共同的难题。为此,政府成立了研发小组,研发出畜禽粪便固态化酵解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动物的排泄物进行酵解处理,从而达到不脏不臭,无污水、无蚊虫的作用。
不仅如此,村民们还可以把牛粪转化为有机肥料用来种草,种的草被加工粉碎后又用来喂牛,这样便形成了“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
靠着生态养殖,毛高亮的养殖场在2022年的纯收入达到了200多万元。科学技术助力乡村振兴,让平昌的肉牛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年产值超过了30亿元。
今晚20:00,走进大巴山深处,四川平昌,听听山城人家故事。
编辑 | 王琳艳
制图 | 刘晨
更新时间:2024-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