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者质疑王玄策灭国是侵略行为,唐太宗的一句点评让其闭嘴

王玄策虽然前后四次出使天竺,但最重要的一次非第二次莫属。唐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义表、王玄策出使,摩伽陀王尸罗逸多“率其臣下东西拜受敕书,复遣使献火珠及郁金香、菩提树”。

贞观廿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再次出使天竺。这次出使恰逢尸罗逸多亡故,其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并发兵袭击了王玄策率领的唐朝使团。王玄策不敌被俘,天竺诸国献给唐朝的贡物被掠夺。王玄策脱身后,率领吐蕃、泥婆罗联军击败并俘虏了阿罗那顺。下面我们就对这次事情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于王玄策反击阿罗那顺的战争性质的分析

对于王玄策的灭国行为,印度学者认为:中国第二次向印度派遣使节团是别有用心,在中国使节之一的王玄策的统率下,吐蕃和尼泊尔联军对印度进行了一次远征。用兵借口是摩伽陀新王阿罗那顺曾下令袭击使臣王玄策,最终阿罗那顺被执,押送唐都。很明显,在印度学者看来为这次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吐蕃封建主和中国封建主企图干涉印度的内政”。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尸罗逸多死后没留下强力的或者合法的继承人,引起了王位之争,王玄策或许赞助、支持某一竞争者,这就为自己树立了敌人,引起了登上王位的阿罗那顺的突然袭击。这两种看法显然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这里顺便说下,提出质疑的是印度最负盛名的民族主义史学家R.C.马宗达。

那么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到底是两国间的友好交流而遇到的突发事件,还是唐政府有计划的干涉印度内政,甚至是在王玄策统率下,吐蕃、尼泊尔的联军对印度进行了一次远征?答案当然是前者。我们对一次战争的性质的判定,不能简单的就战争的胜败、战争进行的地点、参与战争的各方的身份而进行判定,而是要全面的考量战争发起的原因、目的、人心向背等诸多因素。

正如列宁所说,“决定战争性质的是战争所继续的是什么政治,战争是由哪一个阶级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即这个战争具有什么样的阶级性,它是因什么爆发的,它是由哪些阶级进行的,它是由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经济条件造成的。那么我就以此来分析下:

第一,从战争的起因来看,王玄策对阿罗那顺的反击是正义的。这次冲突是由于阿罗那顺突然袭击王玄策所率领的唐朝使团,并掠夺了天竺诸国献给唐朝的贡物引起的。可以说这场战争是阿罗那顺强加给王玄策等人的,王玄策的反击是保卫本国合法财产和国家尊严的合理手段。不能因为战争发生在天竺就否认这一合理性。

第二,从战争的目的来看,王玄策对阿罗那顺的反击是正义的,不存在侵略的性质。王玄策的反击只是为了保护本国合法财产不受侵害和维护国家的尊严,唐朝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侵犯天竺一寸领土,搜刮印度一份财物,侵略之说无从谈起。

第三,从战争所继续的政治来看,王玄策对阿罗那顺的反击是正义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王玄策击败阿罗那顺,保证了当时中印交通的顺畅,维护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安全,使中印之间政治、文化、经济的友好交流得以继续。如果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那么王玄策的反击无疑是为了当时中印之间的友好交往这个政治服务的,有利于唐朝与当时天竺诸国的共同发展。

第四,从人心向背来看,王玄策的反击得到了周边国家的广泛支持,是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的。王玄策的胜利是在吐蕃、泥婆罗出兵支持,东天竺国、章求拔国、迦没路国等周边国家的人力、物力的支持下取得的。而王玄策和蒋师仁能在被阿罗那顺俘虏后顺利逃走,应该是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帮助,也证明了唐代的和平外交、友好文化交流政策当地人民是欢迎的,阿罗那顺的倒行逆施不得民心。

阿罗那顺以数万之众对抗王玄策借来的吐蕃、泥婆罗八千余兵马,却迅速溃败,最后被擒,其失道寡助,士气低下也是重要原因。而正是由于阿罗那顺贪婪成性,倒行逆施,连当时天竺诸国献给唐朝的贡物也掠夺,严重破坏了唐朝与印度诸国的友好交流,才造成了这一局面。可以说王玄策击败阿罗那顺,维护中印友好交流的环境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多数人利益的。

第五,就地缘政治而言,唐政府没有控制印度的能力和意图。在唐代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通是十分艰难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的天然阻隔是难于逾越的。就连控制北方的朝鲜半岛此时的唐政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更靠近唐的吐蕃也是采取和亲政策,友好交往,更何况印度。认为这是在王玄策的统率下,吐蕃和尼泊尔联军对印度进行的一次有预谋的远征,阿罗那顺袭击唐使团只是一个借口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尸罗逸多之死无人能料,阿罗那顺的袭击也是意料之外。认为这是唐朝政府有预谋的侵略是无稽之谈。如果当时唐朝政府真的有意图侵略印度,不会让王玄策只带三十多人出使,王玄策这一主要负责人也不会轻易被俘虏。王玄策借兵征讨阿罗那顺,只是对阿罗那顺袭击使团,掠夺贡物的自卫反击。而不是一场带有侵略性质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第六,王玄策没有干涉印度内政的实力。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使团成员只有三十余人。就武力而言他们是不堪一击的。实际上他们也被阿罗那顺击败并全部俘虏了。就国家影响力而言,王玄策所代表唐政府是有影响力的。

第七,就事情的结果来看,当时的中印友好交流是主流,不存在什么干涉和侵略。阿罗那顺被俘之后,是谁当上摩伽陀国王,中外历史文献均无记载。依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如果是在王玄策的控制下拥立的王,或者名义上归顺唐政府的话,一般唐政府会给予册封,在中国史书上也会有明确记载。

但这些我们都没有看到,另外在这件事中王玄策也只因功擢升为从五品的朝散大夫,在正史上连个传都没有。如果王玄策能控制被称为西天的佛教徒眼中的圣地的王位废立,让天竺哪怕在名义上依附于唐皇朝,那是何等的奇功!但在唐太宗的话中,对此事只是轻描淡写的一举带过,并未表彰王玄策立了奇功伟迹。

另外,在此之后唐与天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好友往来依然顺利的进行着,王玄策也进行了他的第三次、第四次的出使。可以说阿罗那顺与唐朝使团的冲突只是一时的矛盾,并未改变两国间平等的友好交流的性质。

但如前所述,两国之间的距离是遥远的,天然的阻隔在当时是难以逾越的,唐政府的影响更多的是在思想文化等层面,无法对天竺诸国形成政治军事方面的实质影响。也正因为如此,阿罗那顺才敢悍然发兵袭击王玄策的使团,掠夺诸国献给唐朝的贡物。而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能在被俘虏后脱身逃走,明显是由于阿罗那顺对他们的不重视造成的。

这恰恰从另一方面证实了,王玄策及其代表的唐朝政府对中天竺内部的王位之争斗,不能产生实质的影响。至于王玄策能借吐蕃、尼泊尔之兵击败阿罗那顺,似乎是出乎意料之外,其实是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和亲政策,将**公主嫁给吐蕃**干布,对四周邻国采取和平友好政策,得到我国各民族和周边国家的支持和欢迎,吐蕃和泥婆罗对唐使节的援助是唐代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巨大成功。显然阿罗那顺对王玄策率领的唐朝使团的袭击是出自对诸国贡物的贪婪,而不是对王玄策扶持其竞争对手的仇恨。关于这场战争,后来唐太宗李世民说了一句经典的话:

“夫人耳目玩声色,口鼻耽臭味,此败德之源也。婆罗门不劫吾使者,宁至俘虏邪?”

关于王玄策借兵的外交活动的分析

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因为与阿罗那顺的斗争而显得光彩夺目。身无兵马,只副手一人,却借得吐蕃、尼泊尔八千余兵,横扫阿罗那顺数万之众,并生擒阿罗那顺,武功之盛可谓一时无两。人们容易被其辉煌的战绩所震撼,进而忽略了这一事件的本质。

王玄策是文臣,不是武将,在这辉煌战绩之下,闪耀的是一个杰出外交家智慧的光芒。这场战争是在当时唐朝政府对周边民族和国家采取开放的友好的对外政策的背景下,王玄策凭借其过人的胆略、杰出的外交能力而取得的胜利。而不是单纯的武力的胜利。

公元六世纪中期,印度笈多帝国就已经分崩离析,群雄割据,战乱不止。七世纪初期,中天竺尸罗逸多异军突起,南征北战,终于把四天竺打的心服口服,重建了一个崭新的帝国。王玄策第二次出使时,正好碰上尸罗逸多突发恶疾身亡,即位的是他的心腹阿罗那顺,哪知道这货刚坐上皇位就飘了,竟然打起了唐朝使团的主意,发兵攻打了王玄策,当时王玄策的使团加起来也只有30多人,毫无意外的战败被俘,天竺各国献献给唐朝的的奇珍异宝则被掠夺一空。

这对于一个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耻辱。但客观的说双方实力悬殊实在太大,王玄策的失败当然不能归咎他的能力不足或者决策失误。可以说在那种情况下,换做是谁都没有办法,一句话,王玄策战败被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王玄策这个猛男却没有选择忍气吞声。他把自己的一世英名看的比命还重要,逃亡后的他没有灰溜溜回国,而是果断选择了反击。在他看来,成则发扬大唐的盛世武功,败则以身殉国也在所不惜。

虽然当时大唐已经声名远播,但远在千里迢迢外的印度,王玄策与他那只有三十余人的唐朝使团的力量和一个国家相比还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阿罗那顺根本没有把王玄策这个使团放在眼里,抢劫财物是他的主要目的,至于剩下的人他也懒得灭口,随他们去罢了,这也是王玄策能在深更半夜轻易逃脱的原因。

问题是王玄策表面是个文绉绉的外交家,其实更像是一个沉着冷静的将军,他并没有因为身边无一兵一马又远离祖国而畏缩不前,而是鼓起勇气选择去问周边国家借兵去了。

在周边众多国家中之间王玄策选择了吐蕃和泥婆罗,其原因不难想见。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对各民族奉行平等的友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恭敬的称他为天可汗。大唐有啥要求,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就拿吐蕃来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李道宗送**公主入藏,出嫁吐蕃**干布,唐与吐蕃和亲,双方的关系有了质的改变,进入了甜蜜期。此时的吐蕃也在**干布领导下国力繁荣昌盛,与喜马拉雅山周边国家都交往密切,关系不错。

在吐蕃看来,当然不希望有阿罗那顺这样胆大妄为的人执掌天竺。进一步说,阿罗那顺的袭击大唐使团的行为,已经激怒了很多周边国家,在他们看来,连大唐的人都敢劫,天竺还会把他们这些国家放眼里吗。显然,阿罗那顺的恶行严重影响周边各国相互间的友好交流,此时的吐蕃不得不出来主持公道。所以对于王玄策的借兵请求,吐蕃是一口答应。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客观的看待王玄策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不能简单的被双方的兵力对比,被斩杀多少,俘虏多少这些数字所蒙蔽。王玄策只是一个外交家,领兵征战并非他的本职。这场战争是在当时唐朝政府对周边民族友好的对外政策的背景下进行的,王玄策运用他过人的胆识、眼光,合理的利用各方势力,有效的组织出一致联合部队,来对付阿罗那顺的力量。

最后,玄策把阿罗那顺押到长安,不光洗刷唐朝使团的耻辱,还让大唐在天竺那扬名立万,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这场战斗的胜利意义重大,为以后的唐与天竺诸国友好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光这一点王玄策对于中印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就功不可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印度   松赞干布   吐蕃   尼泊尔   天竺   大唐   使团   闭嘴   唐朝   友好   学者   点评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