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亡了111年,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守皇陵,有人给他们发工资吗?

1912年2月12日,年仅6岁的溥仪在袁世凯的引诱下退位,正式结束了长达296年的清朝统治。

虽然清朝已经灭亡,但是在皇陵中仍然有一群守陵人。在古代他们要在有人前来祭拜时出面迎接,并准备祭拜所需的物品,由朝廷为他们发俸禄。

而到了现在,守陵人只需要维护陵墓的清洁和安全,守护陵墓保持完整性。

但是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清朝灭亡后,谁给这群守陵人发工资呢?又是由什么人担任守陵人的角色?他们为什么一直坚守皇陵,不曾离开?

纵观历史,守陵人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可以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职业。因为在古代封建时期,遵循着皇权至上的制度,皇帝的陵墓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少皇帝在活着的时候,就开始耗费大量钱财为自己修建皇陵。等皇陵修建好时就需要专门人员看守和保护,也就有了守陵人这个职业。

一般来说,守陵人并不只是单指某个人。而是某个家族,某种势力,甚至某片地区,然而一部分现代人都为之不解。

因为在我们看来,守陵无异于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先不说要长年跟尸体打交道,还要负责清扫陵墓。光是没有上升空间这一点,就让许多人心生退却。

但在古代,其实为皇帝守陵也是一种荣耀。古人相信人死后会前往阴间,生前是皇帝,死后在地府也有一番作为,说不定还能成为传说中的“阎王爷”。为这样的人守墓,下辈子定会转世到好人家。

不过这种说法只在民间流传,并没有史料可以佐证。大多数人选择成为守陵人的原因,还是清闲的工作和丰厚的待遇。

根据史书记载,清朝挑选的守陵人都是品行端正的满清旗人。他们主要负责日常的清扫工作,以及在每年皇帝带文武百官前来祭祀的时候,准备祭祀所用的物品。

一旦被选为守陵人,不但子孙后代的工作不愁。还会被分到一定的土地,每个月由朝廷发放俸禄。并授予七品官的头衔,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县令。

所以换个角度看,没有什么比守陵人这个职位更适合摸鱼。这样一份养尊处优的工作,试问谁不想拥有呢?

1912年清朝灭亡,溥仪用和平退位换来了北洋政府的两条承诺。第一条是保证皇室成员的物质生活条件,第二条则是让北洋政府负责看管并保护清朝皇陵。

但在当时那个军阀混乱的年代,这个约定并没有实际性的约束作用。等到溥仪跟国民政府交恶后,国民政府干脆撕破脸皮,将守卫皇陵的士兵逐渐撤走。

于是守卫皇陵的重任,再次落到清朝皇室家族头上。可是清朝皇室家族颓势显然,已经处于自身难保的状态。

在一没钱二没利的情况下,谁都不愿意继续守陵。清朝皇室成员只好筹款,共同分担雇佣守陵人的费用。

但是更糟糕的是,失去军队的保护后,不少势力都对清朝皇陵觊觎不已。军阀孙殿英就曾以演习的名义出动,从皇陵中运走了30多辆大货车的陪葬物,而这只是个开始。

从那以后,清朝关内的皇陵屡屡被盗,许多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少文物专家痛心疾首。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清朝皇陵交由国家管理。为了保护文物安全,将守陵人的职位保留下来。

原来的守陵人也没有被辞退,而是负责清洁和养护工作。国家又另派了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年久失修的文物进行修复。

现在的守陵人已经不能被称之为守陵人,因为他们不再是为皇帝看守陵墓。而是为新中国看守国家财产,所以也由国家发放工资。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许多价值不菲的文物,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大的损失。

因为文物不仅承载着灿烂的文明,还维系着民族精神。一个没有历史文物的国家,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国家。

我们对民国时期文物的损坏感到惋惜,因此也更加珍惜现有的文物,并努力修复其余的文物。毕竟这些文物,是我们历史的见证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皇陵   清朝   北洋   俸禄   陵墓   皇室   文物   皇帝   工资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