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大奇案之张汶祥刺马新贻

清同治9年,即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南京督署门前被张汶祥刺死。一百多年来,这件奇案众说纷纭,为案件的真相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在这年8月29日的上午,在江宁(南京)大街上、随着一声锣响,街角拐弯处出现了全副仪仗,在仪仗队的后面,闪出一顶八抬大轿,轿中坐着的是正要前往校场检阅军队的两江头号人物——两江总督马新贻。仪仗队伍经过督署便门前时,突然一个头顶状纸的老头冲了出来,跪在道路中间,拦轿喊冤。马新贻命人呈上状纸,就在他接过状纸时,突然,人群中黑影一闪、一条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饿狼般扑到了轿前,弓身从便靴中抽出一柄四寸长的匕首,寒光一闪,匕首已插入马新贻胸膛,刀没及入柄。马新贻惨叫一声,仰倒在了轿里。

八抬大轿(图文无关)

“来人,快来人,总督大人被刺了!”街上顿时大乱。兵卒一时慌了手脚,但那行刺的壮汉并不逃走,挺身站立在轿前,仰天哈哈大笑道:“与他人不相干,好汉作事好汉当,杀人者是我张汶祥!”倒在轿中的马新贻似乎听到“张汶祥”三个字,哀叹一声:“是你…”便断气了。此案件非同寻常,毕竟是正二品封疆大臣遇刺。江宁(南京)布政司梅启照立即升堂,审问刺客。衙役们堂威震天,张汶祥却冷笑连声,挺立不跪,还干脆盘脚坐地,如同那道士打坐一般,向座上的人喝道:“你们这些芝麻小官不配问我,若想要我招供,叫你们将军来!”梅启照一番手段过后还是没能得到一词半句,无法,只好速请将军大人。

审问(图文无关)

提督是带将军衔的旗人魁玉,他问道:“你为何刺杀马大人?是受了他人指使,还是挟仇报复?”张汶祥傲然冷笑道:“什么马大人?他是我结义的兄弟!”魁玉吓了一跳,一下子反应过来觉得事出蹊跷,忙吩咐将人带到后厅审理。这时督署内有人报告:“三姨太上吊自杀了!”张汶祥听了消息,虎目含泪,叹了一声:“弟媳,你和二虎兄弟一样,死得好苦!”然后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原来,张汶样乃是台肥人,家道贫寒,生得威武有力,胸怀壮志。十八岁那年,太平军攻克合肥,他毅然投军,自此转战大江南北,与同伴曹二虎、石锦标同为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下的驼将。天京陷落,天王洪秀全自杀之后,张汶祥带领曹、石二人投奔了捻军首领张宗禹,当了个小头领,经常与当过合肥知府的马新贻的部下作战。

一次,他巧计擒获了马新贻。马新贻凭着花言巧语,说动了张汶祥和曹、石三人归向朝廷。为了解除张汶祥等人心中顾虑,马新贻与三人饮血为盟,结为兄弟,对天起誓:“自结义之日起,各不相负,谁若相负,白刃贯胸而死。”

马新贻见张文祥文武兼备,想着一时迷惑住他们而已,哪里是什么真心结拜。后来,马新贻见曹二虎妻子十分美艳,强行将其奸占,并设计将曹二虎杀死。此时,马新贻早已居高临下,张汶样对马新贻不敢虎口捻须,遂另投他处。张汶样心中不甘,一心想为兄弟报仇,特意找来精钢制作了两把匕首,并且每日用毒药煎煮,终于炼成见血封喉利器。为以防万一,张汶样又将四五张牛皮叠在一起,用匕首猛刺,起初只能穿二三层,练到后来腕力越来越强,一刀下去,四五层牛皮洞穿。所以马新贻虽穿厚实衣服,也能一刀没柄,做到“白刃贯胸而死”。

张汶祥揭露的事实,涉及封疆大吏的隐私,官府不敢公之于众,便捏造供词,说成是浙江海盗挟仇报复,即日处决。当时,马新贻的四弟马新谋任江宁县令,充任斩官。同治10年(1871年)2月15日早晨,江宁城万人空巷,张汶样被五花大绑押向法场。他脸无惧色,时而揭席马新贻杀夫占妇的罪行,时而怒气冲天,骂不绝口。监刑官恼羞成怒,命刽子手割他的舌头。法场周围群众一片怒吼:“不许割,让他说下去!”有的甚至冲上来,抓住刽子手的胳膊,刽子手也感到为难,让他说完才割他舌头。张汶祥满嘴含血,狂笑不止。马新谋又命刽子手用小刀割开他的肌肉,一刀一刀地割,然后剖开肚子,挖出心肝。

刑场(图文无关)

众人怒不可遏,高呼:“这是代友报仇的义士,万人同敬!”当中有个举人当即跑进附近一家茶馆,写成一篇祭文,并当场高声通读:“为友报仇,侠骨热肠,觥觥奇男,义薄云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状纸   法场   封疆   白刃   仪仗   刽子手   总督   清末   南京   匕首   兄弟   马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