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无性婚姻46年精神病史,丈夫因她出名她却只配以丈夫姓氏为名

【前言】

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丈夫保持了31年的无性婚姻,佣人们曾私下议论她是不是处女。

这个问题用不着回答,因为在弗吉尼亚·伍尔夫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先后被两个哥哥侵害了。

1941年春天,59岁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上衣口袋装满鹅卵石,自沉乌斯河。


这个被公认为二十世纪zui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英格兰百合的天才,选择用这种方式告别了

人间。

越了解她悲惨的命运,越能理解她为何自杀。正如川端康成所言:死亡拒绝一切解释,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童年噩梦】

弗吉尼亚·伍尔夫,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伍尔夫,是她第二任丈夫伦纳德·伍尔夫的姓氏。

丈夫的姓氏因她而出名,她成名后却只配以丈夫的姓氏为名,这无疑是男权社会莫大的讽刺。为了以示尊重,接下来的讲述,我将用她的名字弗吉尼亚来称呼她。

弗吉尼亚出身于英国贵族之家,父亲莱斯利 ·斯蒂芬爵士是剑桥的著名学者和作家。

母亲朱莉亚是英印混血儿,她的家族因惊人的美貌而著称于世,弗吉尼亚继承了母亲的基因,自小聪慧秀丽。

然而,拥有贵族家世和美丽容颜的弗吉尼亚,她的童年却是噩梦般的存在。


弗吉尼亚的父母都是二婚重组家庭,父亲与前妻有一个女儿,母亲与前夫有三个孩子,两人结婚后又生下包括弗吉尼亚在内的四个孩子。十口之家,两群孩子,看似是人丁兴旺的贵府名门,实则是藏污纳垢的地狱鬼门。

年幼的弗吉尼亚,先后被同母异父的两个哥哥侵害。这为她带去了一生无法抹除的精神伤害,成了她悲剧人生的开端。

在《存在的瞬间》中,她曾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处境:“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条不幸的小鱼,与一只巨大而骚动的鲨鱼关在同一个水槽里”。

这条不幸的小鱼被禁锢在苦痛的回忆中无处可逃,却在文学的长河中肆意遨游。


和其他普通女孩一样,身为千金小姐的弗吉尼亚也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但幸运的是,她有家学渊源,享受着极为浓厚的文化熏陶。

弗吉尼亚9岁时便展露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一目十行地吞噬着父亲的海量藏书。父亲经常在家中举行文艺沙龙,她就跟在一旁听他们谈论文学和哲学。

虽然他们的谈论如云山雾罩,但弗吉尼亚却因此结识了,托马斯·哈代和赫伯

特·斯宾塞等一众文化大咖,冥冥之中注定了将走上作家之路。

获取书本知识,聆听名流教诲,固然能产生精神上的愉悦,但这种精神愉悦无法消除弗吉尼亚的精神痛苦,接下来的家庭变故,让她本就脆弱不堪的神经,逐渐走向崩溃。

【作家之路】

弗吉尼亚13岁时,疼爱她的母亲去世,她di一次精神崩溃;

15岁时,大姐怀着身孕去世;22岁时父亲去世,她第二次精神崩溃,并试图跳窗自杀;

24岁时,他的亲哥哥因伤寒病逝。

短短九年,失去四位至亲,家庭的变故持续撞击着弗吉尼亚脆弱的神经。而她的感情生活更是曲折难言。

因为童年的痛苦回忆,她和异性之间始终隔着一条鸿沟。她由此更加依恋和自己关系极好的二姐文尼莎,这种依恋远远超越了亲情,而变成了爱慕之情。

当她听闻姐姐结婚的消息之后,深感背叛,坚决反对这桩婚事。

在阻挠无果之后,她痛苦地说道:“你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27岁时,弗吉尼亚和著名的传记作家斯特雷奇订婚,但很快解除婚约,两人此后成了毕生的好友。

斯特雷奇认为弗吉尼亚更需要的是一个照顾她的人,于是便介绍了朋友伦纳德·伍尔夫和她认识。

伦纳德·伍尔夫钦佩弗吉尼亚的才华, 愿意接纳她的过去,他相信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爱护,弥合她内心深处与异性之间的鸿沟,但残酷的现实让他的美好愿景化为了泡影。

28岁,弗吉尼亚和伦纳德·伍尔夫结婚,婚后从夫姓,是为弗吉尼亚·伍尔夫。

伦纳德给了弗吉尼亚无微不至的照顾,不厌其烦地提醒她不要把婚戒丢进油锅, 不要在舞会上穿反衬裙。但身病可除,心病难除。

弗吉尼亚极度不适应婚后生活,厌恶夫妻之事,坚持和伦纳德分房睡。

并且时常复发精神病,曾吞下安眠药自杀,被伦纳德及时送医,抢救了过来。

伦纳德也终于认清现实,选择追求精神之爱,反而更加爱护弗吉尼亚。


他成了弗吉尼亚小说的第一个读者,帮助她成立出版社,不遗余力地推介她的作品。

而弗吉尼亚也早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唯一依靠,曾对别人说:“要不是为了他的缘故,我早开枪自杀了”。

在伦纳德的支持和爱护下,弗吉尼亚惊人的文学才华得以释放,先后发表了《墙上的斑点》、《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房间》等多部经典作品。被公认为意识流文学大家,二十世纪zui杰出的女作家和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先驱,享誉世界。

【走向永生】

但这些经典作品的诞生,是以弗吉尼亚一次又一次精神崩溃作为代价的。她每完成一部作品,便会复发一次精神病,严重时长达九个月才会好转。

精神的痛苦让她饱受折磨,而残酷的现实更让她感到绝望。

1940年,德军轰炸英伦三岛,弗吉尼亚的家和出版社沦为废墟。而伦纳德又因为自己犹太人的身份惶恐不安。

夫妻二人约定,一旦德军占领英国,他们便一同自杀殉国,免遭法西斯之辱。

1941年3月28日,弗吉尼亚完成小说《幕间》,在预感到即将爆发的精神崩溃不可能痊愈之后,她给伦纳德和姐姐留下两封遗书,偷偷溜出家,自沉乌斯河底。

伦纳德找不到弗吉尼亚,绝望地对佣人说道:“她一定去自杀了”。


等他跑到岸边,却只发现了遗落在地上的手杖。一个月后,弗吉尼亚的遗体才被打捞上岸。伦纳德独自认领了她的遗体,谢绝了所有人之后,他又独自参加了她的葬礼,并把她的骨灰葬在了此前他们共同命名为弗吉尼亚的树下。

墓志铭是她的小说《波浪》中的诗句:“死亡,即使我置身你的怀抱,我也不会屈服,不受宰制”。

在给伦纳德的遗书里,弗吉尼亚写到:我正在毁掉你的生活,没有我你能过得更好,而且我知道你一定会的。我想说我欠了你一辈子的幸福,我不能再继续侵蚀你的生活了。我相信这世上没有哪一对,比我们获得过更多的幸福。


在安葬完弗吉尼亚以后,伦纳德整理出版了弗吉尼亚的遗作《幕间》。此后28年间,伦纳德不断整理发表弗吉尼亚的遗稿,并完成了五卷本的自传。

1969年,伦纳德以88岁高龄去世,人们将他的骨灰葬在与弗吉尼亚墓紧邻的一棵榆树下。

但愿在另一个世界,他们不再遭受折磨和戏弄,可以成为恋人,或是家人,或是朋友,在每一世里重逢相爱,相伴永生。

伦纳德是伟大的,弗吉尼亚也是伟大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人生中读到,也可以从他们的文字中读到。

弗吉尼亚的代表作有很多,如果非要给一个不爱看书的人推荐她的作品,那么我建议先读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

这本书是根据弗吉尼亚在剑桥大学女子学院的两篇演讲稿整理而成,被誉为女性主义文学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她用书中的名句:“一个女人要成为作家,至少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和每年500英镑的收入“。


告诫女性不要在房间里坐到死,而要争取物质和精神上的独立空间,如巨雷般震撼着社会,成为女性解放的宣言。

无论男性女性,真诚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一间自己的房间》,重获思考的乐趣,重获前行的力量。


【参考文献】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昆汀·贝尔

《一个人的房间》.弗吉尼亚·伍尔夫|宋伟航译

英格兰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华北石油报.常文艳

游走在优雅和疯癫的临界线上.新商报.邹斯

弗吉尼亚·伍尔夫:深刻而绝望的诗意.文艺报.姜向明

弗吉尼亚·伍尔芙:被才华弄疯的女人 .凤凰文艺出版社.茉墨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姓氏   弗吉尼亚   斯蒂芬   丈夫   精神   病史   房间   痛苦   父亲   母亲   作家   无性婚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