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狸猫换太子你信吗?

宋真宗死后,宋仁宗赵祯即位,即北宋第四个皇帝。是宋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尽管有外患内政上的问题,但仁宗一朝无论如何也是宋朝的治世,除却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颇有些盛世气象。

历史背景

澶渊之盟的结果令宋真宗自我感觉有点飘,开始歌功颂德,大谈祥瑞,夜梦天书,泰山封禅。

在一群宦官的拥护下他开始装神弄鬼的折腾,自编自演不亦乐乎,不愿醒来。北宋近四十年的经济富庶,财政良好,几乎被他积蓄挥霍殆尽。

《宋史·真宗纪》评说澶渊之盟以后的天书封祀是“一国君臣如病狂”。

后人评价也说:堂堂君臣,为此魑魅魍魉之事,可笑,可叹!


垂帘听政

真宗去世,仁宗年幼,皇后刘娥垂帘听政达十一年之久,成为宋朝第一位临朝的母后,仁宗朝前期之政就是她统治的产物。这期间她还是干了很多大事:

创设谏院,澄清吏治,重视水利,发行交子,完善科举,兴办州学。

广开言路,忠言逆耳多有采纳,也算从谏如流。

防止官员子弟违法乱纪。要求大臣们把子孙和亲族姓名悉数上报,诈称推恩授官之用,实际上对各大臣的关系网和裙带图了如指掌。

批准发行官方交子代替沉重且难以携带的铁钱。

关于她比较公允的评价是一位有功于宋朝统治的女政治家,史称“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其临朝时的个人品德也应基本肯定。

被戏曲影视剧带节奏的原因大概是宋仁宗并非刘太后亲生,其生母李氏是刘皇后的侍儿,因为长得肤色明丽,侍寝真宗时怀孕,孩子生下后,刘皇后夺为己子。李氏死前虽进位宸妃,但刘太后仍打算以宫人之礼在宫外治丧,后被大臣劝阻使用一品礼和皇太后服入殓厚葬。


这段历史后来演变为“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和戏曲,包括影视剧里面的“八贤王”其实并不存在,但把刘皇后刻画为阴狠刻毒的典型,与人物原型相去太远。刘皇后在这一问题上虽有私心和不当行为,所作所为并没有灭绝天良,小说戏剧的细节描写并不可信。

景祐亲政

刘太后死后,仁宗开始亲政,第一个年号是景祐。亲政之初,便有人借助仁宗并非刘太后亲生进行谗言,在垂帘听政上大做诋毁的文章。

在仁宗的婚姻上,刘太后也强行贯彻自己的意志。仁宗喜欢的美女都被刘太一一拒绝,坚持立另一大将郭崇的孙女为皇后。仁宗对郭皇后并不喜欢,而郭皇后却仗着太后之势非常骄纵,使仁宗难得亲近其他妃嫔,仁宗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

郭皇后又不时与仁宗宠爱的尚、杨两美人争宠夺爱。一次被尚氏讥讽,气得跳起来打尚氏的耳光,一掌落在仁宗的脖子上。仁宗一怒之下决定废黜郭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范仲淹等台谏官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虽为改变结果,但敢于发声也值得肯定。

范仲淹还向仁宗指出:“太后保护陛下十余年,今天应掩盖其小过失,保全其大恩德。”宋仁宗听了既感动,又惭愧,下诏不许再议论皇太后垂帘听政的事情。

仁宗亲政当年,改变太后垂帘以来单日上朝的惯例,恢复每日上朝问政的祖宗旧制。对百官章奏,无论大事小事,仁宗都亲自批览,以至宰相吕夷简也劝他抓大放小,不要每事躬亲。


其余的精力,仁宗则投入后宫。于是,关于仁宗日居深宫好近女色的传言不仅流布道路,也在一些朝臣的上书里委婉地出现。谏官形容仁宗“临朝则多羸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仁宗怒不可遏,以言宫闱事不实,将他贬官出朝。

景祐五年,西北党项领袖元昊自称大夏皇帝。起兵反宋的边报传来,仁宗修改年号,结束了并不值得称道的景祐初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真宗   澶渊   谏官   天书   垂帘听政   宫闱   皇太后   宋朝   太后   太子   皇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