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一完人范仲淹的传奇人生

他才华横溢,能从一个寒门孤子到千古名相,可以说是武能上马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让后世景仰千年。他就是范仲淹。那范仲淹究竟做了些什么,竟值得后世景仰千年呢?

网图

范仲淹,字希文,生于公元989年,苏州吴县人。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离开了人世。母亲谢氏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幼年的范仲淹嫁给了一个山东叫朱文翰的人。幸运的是,范仲淹虽非朱文翰亲生,但朱文翰对他那是非常好,不仅给他取名叫做朱悦,还悉心教导他,读书写字,这范仲淹自小便表达出超乎同龄人的睿智和成熟。在别的孩子嬉戏玩闹之际,范仲淹总是独自一个人刻苦读书,继父朱文汉见状以后,也是极力的支持。倘若事情一直这样顺遂下去的话,这范仲淹的母子,也定能与养父一家其乐融融。

在此之前母亲谢氏从未告诉过范仲淹他真实的身世,直到22岁那一年,范仲淹偶然碰见了两位同族的堂兄肆意的挥霍钱财,这心中很是惋惜,便上前劝说了几句,岂料这两位堂兄不仅对范仲淹的劝告嗤之以鼻。反而是反唇相讥道,我花我们朱家的钱与你一个外姓人有何干系,这莫名其妙的话让范仲淹很是不解,自己不也姓朱吗?怎么堂兄说自己是一个外姓人呢?带着这满腹的疑问,范仲淹去问了自己的母亲,母亲谢氏这才将范仲淹的身世和盘托出,在得知真相之后,范仲淹深知自己继续留在朱家的话,会因为财产的缘故和叔伯兄弟们定然会心生嫌弃,想到这里,这范仲淹忍痛拜别了母亲和他的养父朱文汉,就前往苏州范氏认祖归宗。

范仲淹艰难找到族人后,但范氏族人担心范仲淹的到来让自己的财产受损,并不想承认范仲淹的身份,这天地之大,竟然无自己的容身之处,若是一般人定会捶胸顿足,怨天怨地。可是范仲淹却很淡然,未来之事谁又能说准呢?可是没有落脚之处的。范仲淹就只能够去寺庙苦读,生活艰难。每天他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化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吃完之后继续读书。

网图

公元1015年26岁的范仲淹以朱悦之名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不久他就被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从八品。这时他就把母亲接来赡养,正式的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近40年的军政生涯。为官期间,范仲淹是兢兢业业,性情耿直,官场上面,不乏攻击他的声音。这好友梅尧臣也曾经劝说他,为官不要太激进,否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要懂得随波逐流。可对此说法,范仲淹是并不赞同的。他回复道,宁可鸣叫着死去,也不愿沉默的活着。

公元1027年,因为母亲的病逝,范仲淹回乡为母守丧。机缘巧合之下,范仲淹结识了北宋太平宰相晏殊,此时晏殊尚为应天知府,见到范仲淹的文采,便邀请范仲淹前往应天书院教书,这范仲淹也欣然接受了这晏殊的邀请。他的任教方式,是慷慨激昂,以身试教,激励和倡导学生们谈论当下,应天书院一下子变得焕然一新,天下学子得知范仲淹之名都是称赞。此后,其他书院也纷纷效仿,北宋文人畅谈天下之事。

第二年范仲淹写下万言书,准备上书朝廷。那么此时的皇帝是宋仁宗赵祯。晏殊被调回北京后,就将范仲淹的万言书给带上了,然后交给了宰相王增。王增看后是大为震惊,于是就向宋仁宗建议,把范仲淹调到京城来。说这可是人才,必须加以重用。这范仲淹入京之后,没有丢失自己的本色,一来就带领群臣尚书,要求太后退居后宫,他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太后刘娥的打压,之后被贬出了京城。三年之后,太后刘娥驾崩,宋仁宗赵祯掌权亲政,范仲淹又被调回到了京城,再度进京之后,范仲淹并未如大家所想的那般如鱼得水,这一次回京正好遇到了废后之事。

宋仁宗被这个吕夷简挑唆,要废除皇后郭氏。范仲淹为了阻止宋仁宗废后带领建院的同僚们一同跪在皇帝的门口,这吕夷简前来劝说范仲淹,结果当场被范仲淹拒绝,宋仁宗也很是气恼,杀了这个人才舍不得,不杀作为臣子的如此不知进退,让自己的脸你说往哪儿搁?思来想去宋仁宗索性就把这个范仲淹又逐出京城,眼不见心不烦。他两次被贬,先后在苏州陈州和河中府地任职,兴建学堂,重视教育,关注民生,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范仲淹所治理的地方大都是百姓安居乐业,政绩斐然。如果只是为官有道,那么范仲淹或许还当不起北宋第一完人的盛名。

公元1038年,李元昊率领西夏大军入侵大宋边境,北宋军队奋力抵抗,但是以失败收场,急报传到了皇宫之后,宋仁宗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范仲淹,并且任命他率军抵抗西夏大军。这范仲淹到任以后,就整改军中旧制,操练军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并且制定了对敌政策,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这狄青就是范仲淹在此期间挖掘的将才。狄青原本是一个只懂得拼杀的莽夫,但在范仲淹的指点和教导之下。狄青成为了具备兵法谋略的良将。经过两年的整改,西北军的战斗力是大幅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白豹城一战中取得大捷,并夺回了边关要塞,将西夏大军赶出了北宋边境。此番胜利以后范仲淹并未骄傲自满。而是大力的修建边关军塞,以防西夏大军卷土重来。

公元1042年,李元昊再一次率军进犯,范仲淹仅带了6000军马,就将李元浩大军给击退了,可见其军事才能了得,西北安定以后,范仲淹班师回朝就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当时有革新之心的他,提出了十条改革纲领,并得到宋仁宗的支持。最终颁布天下,实行新政,庆历新政就由此而来了。但在推行庆历新政的过程中遇到了阻力,最后以失败告终,这范仲淹就再一次遭贬了。在邓州任职期间,写下了名动天下的岳阳楼记。

网图

公元1052年,范仲淹由青州前往颖州赴任途中,病卒于徐州,享年64岁。宋仁宗亲书其墓碑为“褒贤之碑”,谥号“文正”。现苏州市郊天平山建有范公祠,祠内悬挂着一幅清康熙年间的匾额,上书“第一流人物”。

关注qingqing草,给你分享更多的奇闻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北宋   天书   堂兄   京城   西夏   完人   苏州   太后   大军   公元   母亲   传奇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