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原因,只是天灾吗?

1912年4月15日凌晨,“泰坦尼克号”号邮轮在北大西洋纽芬兰沿岸沉没,船上2240人当中,超过1500人遇难,这是“泰坦尼克号”的首航,也是最后一次航行。

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轮船是如何沉入海底的呢?其中又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坚不可摧”的泰坦尼克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全球最大的一艘豪华邮轮,由英国的白星船务公司建造。它的长269.06米,宽28.19米,总重量超过46000吨。造价大约为7500万英镑,超过一万五千人参与了这项工程。

当它被投入使用的时候,号称拥有那个时代最顶尖的安全措施。当时著名杂志《造船者》称,泰坦尼克号是坚不可摧的。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敦起航,途经法国的瑟堡-奥克特维尔和爱尔兰的科夫,最后开往目的地美国纽约。但在1912年4月14日晚上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了冰山,并在两小时四十分钟后沉入了北大西洋。

1985年9月1日,法国、美国两国联合的科考团队,在纽芬兰岛以南超过3780米的海底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遗骸。自此之后,更多的科考团队以及科研工作者纷纷前往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海底进行探索,试图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船舱设计的致命缺陷

“泰坦尼克号”有一艘姊妹船“奥林匹克号”。“奥林匹克号”与“泰坦尼克号”相差无几,这艘船是在1911年5月29日开始试航,而负责指挥奥林匹克号进行试航工作的人,就是“泰坦尼克号”的船长,“爱德华·史密斯”

他曾经是英国海军军官,有着丰富的巨型轮船的指挥经验。但是,他却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和那艘船一起沉入到了北大西洋里。

1911年9月20日,“奥林匹克号”发生了第一次严重碰撞,它的船体裂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但由于它有独立的水密舱室,所以它才能安然无恙。水密舱的外部表面开了几个小孔,用来阻止海水漫过整个船体,奥林匹克号在这次碰撞中名声大噪。

泰坦尼克号则是由16个独立的水密舱组成,每个舱内都装有一个电控水密封门,可通过开关单独或同时操作所有的水密门。

根据当初的设计思路,哪怕只有一二个水密舱漏水,也不会对泰坦尼克号造成多大的影响,因此才有了“永不沉没”之名。不过这种水密舱设计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船首的水密舱明显高于船体水密舱

或许是因为工程师们本能地认为,如果轮船不幸撞上冰山或者其他物体,最易受伤的就是船头的部位。这也就意味着,船头的部位更容易进水,而且船身的部位还需要为头等舱建造垂直电梯,所以中间的水密舱高度,仅仅比轮船吃水线高出4米左右。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水密舱顶的部分并不防水,这样一旦前半部分的防水舱顶被水淹没,中间的水密舱因为高度过低就会遭受到海水倒灌,这样会加快船体的下沉

建造“脆弱”的船身

泰坦尼克号的钢材质量非常好,甚至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工作。因此,船体最薄弱的部分就是连接船体的那些铆钉

铆钉是什么?

铆钉是一种用来把两个铁块连接起来的工具。在当时,只需把铆钉加热,打入预先打好的孔中,再把其中一头敲平以固定。

泰坦尼克号在建造时,大部分地方可以用液压机来安装钢铁铆钉。不过船头之类的地方,因为空间太小,液压机无法工作,只能通过人工敲打的方式来安装铆钉,而这部分铆钉都是加了矿渣强化过的,这样更便于进行人工敲打固定。

但过量的矿渣就会使铆钉变得脆弱,泰坦尼克号所经过的大西洋,每到夜晚,船身几乎一直处于零度之下,而那些非钢结构铆钉在低温下受到重击就会破裂。

当泰坦尼克号撞在了一座冰山上时,它需要将冲击力卸掉,这样冲击力就会作用在船身最薄弱的地方。当冰山划过铆钉的接缝时,铆钉崩溃断裂,船身就像拉链一样被拉出一条条口子,也让海水涌入了船舱

起航的不安因素

许多人都认为“泰坦尼克号”出发时没有配备足够的救生艇,但是,按照当时的法规,10000吨以上的船只必须装载16只救生艇。而“泰坦尼克号”却装载了20只,这已经超出了法律的规定。不过,泰坦尼克号能承载六十四条救生艇,这可以容纳约4,000人,也就是说,可以将船上2000多人全部装下。

那么,为何泰坦尼克号没有携带那么多的救生艇呢?

救生艇被设计用来把正在沉没的船只里的幸存者带到救援船上。按照原本的设计,哪怕泰坦尼克号沉没,二十条救生艇也足以将幸存者们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另外,多带几条救生艇也会对泰坦尼克号的形象造成很大的影响,这让注重名声和影响力的“白星”公司很难接受,因此,他们认为携带20艘救生艇已经足够了。

泰坦尼克号的出发看似十分合乎逻辑,但实际是很匆忙的。船上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临时工,他们在泰坦尼克号起航前几个小时才登船,很多员工都是现学现做,这也为后来泰坦尼克号与冰川相撞之后发生的灾难埋下了不少的隐患。

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就在泰坦尼克号即将启程的时候,一场大火突然爆发了。据两位幸存者介绍,火灾发生在泰坦尼克号5号水密舱内已有相当长时间,并对舱壁上的防水钢板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泰坦尼克号失事的调查中发现,大火造成了船身的一些部件损坏严重,比如钢板都被烧得变形了,这就意味着它们不再具有完美的密封性。

其实,在撞击之前,船舱的墙壁就已经开始渗水了,每个小时就会有大约两桶水灌进船舱,给后续的撞击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行驶中的危险因素

泰坦尼克号一路畅通无阻,却处处隐藏着危机。泰坦尼克号在航行的过程中,一直都是用无线电与外面的世界进行交流,操作员必须接收来自外面的各种摩尔斯电码并进行分析,将其中重要的信息上交给船长

在那个时候,如果有一艘船在附近发出了一条安全警告,会用MSG三个字母表明其重要性。例如早些时候收到的冰山警告,就是带有MSG的消息。史密斯船长得到了这样的提醒,稍稍调整了一下航向,从而避开了一些冰山。

在晚上9点52分,他们得到了一份明确的警告,泰坦尼克号新航线的正前方将会出现一块巨型冰山,但在这条消息上却没有MSG三个字母标注其重要性。

1小时之后,泰坦尼克号又一次接收到了来自“冰山”的警报,但是那三个字母“MSG”却又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泰坦尼克号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潮交汇的地方,温度急剧下降,寒暖流地带光线折射产生了海市蜃楼,也严重干扰了无线电,对浮冰警报、求救信号的发出和回应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泰坦尼克号上还有非常优秀、非常尽职尽责的瞭望员,在正常情况下,瞭望员用肉眼是最能发现冰山的存在,可是因为海市蜃楼的原因,近在咫尺的冰山被遮住了,导致瞭望员无法观察到。

大约在晚上11点30分,等到瞭望员看见时,冰山已经几乎要撞上轮船了。随着船员们的警报,轮船的引擎迅速倒转,改变了方向,避开了直接撞击上冰川,从侧面滑了过去,这让船体接缝处发生断裂,撕裂出了一道又一道的裂缝。

有五个水密舱迅速被水填满,船头也随之下降,这样,海水就会通过一面舱壁,流入邻近的舱室。这个时候,船长也意识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已经无法避免了

糟糕的疏散和救援

泰坦尼克号在撞击到冰山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航行,船上的人都很好奇到底是怎么回事,本能地都会把舷窗打开。随着船体下沉,很多人都爬到了甲板上,但因为舷窗的打开,大西洋的水以更快的速度灌入了船体,这也加速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在与冰川相撞的一小时之后,第一艘救生艇才开始降落。此时,大面积混乱无序的疏散工作才开始,出航时埋下的隐患,也在这个时候被暴露了出来,那些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临时工,无法很好地完成疏散工作,很多救生艇只装了一半的乘客就被下放到了海里

就在泰坦尼克号与冰川相撞的两个小时后,泰坦尼克号下沉的速度骤然加快,失去了支撑力的船尾从水中升起,露出了螺旋桨时,龙骨上巨大的力量将整艘船一分为二,船上的所有人都跟着一起落入了水中。

当时的气温在-2℃以下,人在这样的低温海水下,通常只能存活几分钟。虽然那些救生艇还能容纳五百多人乘坐,但真正在海中被救出来的,只有五个人

遗骸的发现和打捞

1985年,法国海洋学家吉恩和探险家罗伯特,在大西洋底部大约3780米的位置找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有些人曾想把这些残骸打捞起来,并用它做成博物馆。

只是这艘船的残骸,现在已经不可能从海底打捞上来了,它们被腐蚀得很厉害,在移动的时候很可能会碎裂。同时,他们还在海底找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正在侵蚀泰坦尼克号,将整艘船都变为了一堆废铁,因此才导致了泰坦尼克号至今未能被打捞,也未能修复。

这些残骸目前还受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保护,关于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以及它背后的秘密,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索,你们还知道泰坦尼克号上哪些匪夷所思的秘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北大西洋   冰川   奥林匹克   救生艇   船身   船体   铆钉   天灾   轮船   冰山   船上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