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即将到来,70后“幸免于难”:两类人发愁,三类人偷着乐

经常看新闻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些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的一定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占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978万人,占14.9%。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高峰期”。根据人口专家的预测,预计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会超过3.7亿,届时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要知道,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而另一方面却是新生人口的持续下降,我国养老压力会变得越来越大。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国养老金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将现在这一代年轻人缴的养老费用,支付给已经退休的人,简单的说就是“下一代人养上一代人”,如此循环往复。

然而,当老人越来越多,可能就会出现年轻人缴纳的钱,不足以发给已经退休的人这种尴尬的情况。毕竟随着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国人平均寿命超过了78岁,往后养老金的压力会非常大。

资料显示,未来5-10年,养老金发放的缺口将高达8-10万亿,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在此背景之下,我国不得不实行“延迟退休”的政策,来解决养老金即将出现缺口的问题。

延迟退休即将实施,会对哪些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延迟退休即将到来,但70后们却能“幸免于难”。主要原因是,最早一批的70后,她们有不少人目前已经安稳退休;而且,延迟退休不可能以“一刀切”的形式出现,而是会慢慢过渡,大概率会以“渐进式延迟退休”推进延迟退休工作。

所谓“渐进式延迟退休”,一般指的是每年只延长几个月的退休时间,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过渡,最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最大化的减小延迟退休对老百姓带来的影响。

延迟退休背景下,两类人“发愁”,三类人从中获益

面对即将实行的延迟退休政策,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因为延迟退休对不同的工种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发愁的群体主要是企业基层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等两类人员。

一方面,基层员工大部分平时工资都是比较低的,他们长期坚持工作,就是为了等到60岁退休的那天,享受获得养老金的待遇。但如果延迟退休发生在他们身上,则会增加他们劳动的时间,没办法提前享福。

而对于灵活就业者来说,他们更是期待早一些拿到养老金,生活也会因此轻松很多。

虽然延迟退休对企业基层职工、灵活就业人员不太友好,但却有三类人从中受益。

第一类:事业单位工作者。

我们知道,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基本上劳动强度都不高,并且收入十分稳定,还能享受双休以及各种假期。

这类群体,其实是比较希望延迟退休的。因为如果延迟退休发生在他们身上,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继续从事轻松且收入稳定、高福利的工作,缴纳更多养老保险,退休后还可以拿到更高的养老金。

第二类:未缴纳满15年社保的群体。

国家有规定,如果没有缴满15年的社保,是不能领取养老金的。所以,对于那些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但社保缴费仍没有达到15年的人群来说,延迟退休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他们可以利用延迟退休多干几年,让企业帮缴纳社保,凑足15年后就可以安心养老了。

第三类:企业高管。

要知道,企业高管的薪资待遇是很高的,延迟退休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况且,60岁的管理层,其实还拥有较为充沛的精力去打拼,社会让他们提前退休也是一种损失。

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幸免于难   养老金   缺口   目前我国   社保   好消息   事业单位   基层   群体   灵活   人口   我国   时间   社会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