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湖南才俊”刘波:34岁出轨许晴,40岁逃日本,53岁客死他乡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3年,一则巨大的消息,不仅震惊整个商界,而且在娱乐圈也掀起不小的舆论浪潮。那就是号称“湖南才俊”的商人刘波,也是“京圈长公主”许晴的前男友,欠债数亿后潜逃。

图源网络

虽说商海沉浮,变幻莫测,但刘波绝对称得上“传说级别”的存在。特别是他编纂的《传世藏书》,俨然成了上世纪末传媒界杀出的一匹“黑马”,也成就了他的传媒帝国。

可惜,随着刘波不断触犯法律的尊严,曾经的辉煌都如昨日黄花般,一去不复返,他就此跌落神坛。

许晴

刘波如何发家?与许晴之间有着怎样的风流往事?他落得怎样悲惨的结局呢?

一切要从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说起!

自幼才识过人,未来可期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宣布正式恢复高考制度,人们听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意味着全国各地的学生们都可以通过“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方式,迈向美好未来。

刘波

数年间,各地走出来的高考状元不计其数,而刘波也是其一。不过,他的成才路堪称“可遇不可求”。

1964年,湖南省株洲市的一户工人住宅区内,传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只见一户的屋门挤进来不少的街坊四邻,每个人都咧着嘴角,伸头张望。

“老刘得了个大胖小子,将来有福气喽!”

刘波

刘父听着众人的祝福声,笑容满面,当即给儿子起名“刘波”,希望其能成就一番“波澜壮阔”的大事。虽然在后来确实一语成谶,但对于身处普通家境的刘波而言,宛如“登天”。

父亲是当地电机工厂的工人,母亲则是火车站的维修工。两人辛辛苦苦一年,却艰难维持一大家子的生活,但他们却从未萌生过放弃的念头。

而刘波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幼年时,当别人家的同龄小孩,都在为玩具吵闹时,他却捧着一本幼儿读物,爱不释手,遇到不懂的字或词,还会向大人求解。

刘波

很快,聪明睿智的刘波,在小小年纪,便已经熟读百家书,而且对各大历史人物与故事都如数家珍,令众人感叹:“刘家小子真是神童,将来必成大器。”

靠着天纵奇才的头脑,他很快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甚至学习进度方面也赶超其他人,不断地越级上课。直至参加高考时,他不过14岁。

那时,高考制度的恢复时间仅过去一年,连很多适龄考试的学子们都鲜少能一次高中,不得不复读。而刘波却从容淡定地出现在考场上,面对别人的质疑声,他说:“我有把握。”

图源网络

高考成绩出来后,外界惊呼不已。原来刘波以绝对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但是,这不过是他成才路上的一次小小跳板。

毕业之际,刘波再次做出超乎所有人预料的事情,进入湖南中医研究院继续学业。而这次跨专业的发展,也为他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图源网络

研究生毕业后,刘波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虽然他一向出其不意,但这次却令所有人佩服至极。

原来,刘波当时的博士导师,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更值得一提的是,颇具文学天赋的他,深得季羡林的厚爱与看重。

季羡林

这一系列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注定刘波的未来,不可估量。

在季羡林身边,刘波专心致志地进行创作,其诗歌《年轻的布尔什维克》一经传出,立即引起整个文学界的轰动。而他不仅坐实“神童”的称呼,更是荣登中国作协年轻成员的席位。

图源网络

可以说,当时的刘波完全是一颗缓缓升起的文学之星,假以时日,或许能继承其师的国学大师之位,为中国的文学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然而,人们的预言只猜对了一半,因为谁也料想不到,他的野心之大。

要知道,在高考的浪潮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刘波为年少贫苦所困,自然偏向于经商,而至于国学方面的研究,只是入门,不得成就。

图源网络

1988年,他回到湖南株洲,进入一家新闻社做编辑。靠着原先的名气,再加上博学多才的文学,成功让报纸的发行量不断上涨,此后更是达到日销100万的报业奇迹。

当然,安稳的工作,对刘波而言不过是一成不变的苦日子。而当时,“海南淘金梦”又卷起一股新的浪潮,许多人奔赴海南后,成了后来的商界传奇,而他也怎能放过暴富的好时机呢!

图源网络

1990年,刘波辞掉《株洲新闻图片报》的铁饭碗,义无反顾地前往海南。先是进入《海南特区报》工作,保证基本的生活来源,而后,他开始了商界“初试水”的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至1992年,《海南特区报》的发行量一直维持在10万份左右。据说,这些功绩离不开刘波的加入。但是,他最迫切的事情,是进入商界。

刘波

起初,靠着医学研究生的名头,刘波研制出治疗狐臭等一些疑难杂症的药方,建立起一所医疗保健公司。后来,他又加入“倒爷”的行列中,在“炒”房地产得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可是,刘波经营的保健品到最后难逃失败的命运。不过,他凭借着出色的社交能力,与商界的一众大拿,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铺就了一条通往商业传奇的道路。

弹指间,爱情事业双丰收

有人脉,有资金,刘波决定开创自己的公司。

刘波

1994年,他注册成功“海南三达企业公司”,开始了图书商业帝国的传奇。可是,靠着一些经典的图书售卖,根本无法在与老公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刘波苦恼许久,突然灵机一动:“要是能销售一本从未出现过的图书,必定能获得最大利润。”

他师从季羡林,又是中国作协的成员,只要有作品,难保不会得到关注。

图源网络

没过多久,一本涵盖我国5000多年的经典历史,而且各学科、各门类都一应俱全的《传世藏书》横空出世。此书共有123册,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刘波的说服下,季羡林老先生挂名主编。

“每套售价6.8万。”

图源网络

这是刘波在新书发布会上宣布关于《传世藏书》的价格。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普通消费者无法承受的高价。但他也绝非信口张来,更不是孤注一掷。

这项以《传世藏书》为主的文化工程的所有耗资,是在商界中名不见经传的刘波无力承受的存在。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银行贷款,而且一下子借走3000万元。

当时,有些人认为刘波过于激进,势必会迎来资金链断裂的难关。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丝毫不在乎《传世藏书》能否畅销,而是将其列入公司资产,并获得6.8亿元的资产评估值。

图源网络

这样一来,刘波既靠着银行借贷白手起家,又能靠着一本书维持银行借贷。不过,他这种投机心理,也为将来的覆灭埋下祸根。

1995年,刘波将公司改名为“海南诚成集团公司”,随后收购了一家小型上市公司,命名为“诚成文化”,将《传世藏书》以估价6528万,与估值870万的“诚成文化”进行资产置换,获得近账面利润5000万。

刘波与许晴

此后,刘波靠着绝对的名声,与以《传世藏书》为基础的融资质押品,在资产市场上如鱼得水,收获颇丰。像《希望》、《少年文摘》、《中国医药导刊》等多个报刊,都是他推出的产品,盛极一时。

一时间,刘波的人生已经达到所谓的“巅峰”。而商场得意的同时,也迎来情场的双丰收。

图源网络

1998年,他受邀参加一场聚会。不仅有商界人士,还有不少明星出席,而许晴正是其中一位。

与普通的明星不同,许晴出生军区大院,父亲是军人,母亲是总政歌舞团的演员,外祖母是一名外交官。这样的身世背景,注定着她的不平凡之路。

高中时期,许晴就读北京人大附中,但是,在家人都寄希望她能成为一名外交官时,她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要当演员,追求我热爱的事业。”

许晴

其实,许晴早在初中时,就曾涉足演艺圈,在86版的《西游记》中出演小仙童。从此在心中埋下一颗喜爱表演的种子,高考后,她接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单。

那时,许晴与蒋雯丽等,都是同班同学。由于其出色的长相,学习期间也参演多部作品,演技卓越,得到业界的赞叹,而她的追求者也不绝于耳,恋爱史堪称“传奇”。

不过,许晴与刘波的爱情往事,却交织着许多爱恨情仇。

许晴

当时,刘波已有妻女,家庭美满,但他为了追求真爱,坚决地离婚,甚至斥巨资,买下张学良曾居住过的古董老宅。而许晴见对方一片痴心,也甘“洗手作羹汤”,成了“成功人士”背后的娇羞小女人。

值得一提的是,刘波与许晴虽情路曲折,但丝毫甜蜜幸福。特别是两人携手在国外旅游期间,花费近1个亿。而许晴更是被他宠成公主。

许晴

后来,有记者曾采访许晴,询问对刘波的记忆。她依旧眉眼含笑,说:“他是北大的博士生,是季羡林的关门弟子,但一直很低调,从未想过用华丽的外表来包装自己,爱穿中式对襟大褂与老头鞋……”

商界传奇,又抱得美人归,刘波的人生可谓达到常人所不能及的巅峰。但是,大厦倾覆,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罢了。

身负巨债,借病潜逃

图源网络

多年间,刘波靠着《传世藏书》,不断贷款。

先有海南建行3000万涨至利息与本金共6000万;紧接着,北京建行也有两次2000万贷款,且只归还本金;后借虚壳公司之名,拿到3000万美元贷款;还借着房地产,在建行与中行申请到上亿元贷款金额。

图源网络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背负在他身上的贷款,从未结清过。

此时,刘波所控股的“诚成文化”业绩不断下滑,已经达到不可控制的局面。他只能被迫出卖股份,但是,别人的介入,也让这场以贷款为主的财务黑幕,彻底曝光。

2002年,刘波因涉嫌金融诈骗罪,被依法传唤监视。

图源网络

他失去了往日的称号与光环,与许晴的感情也走向末路。但是,让人意料不到的是,他没有想着积极挽回银行的损失,弥补过错,反而还来了一招“瞒天过海”,潜逃他国。

早年间,刘波患有胃溃疡,曾进入北京军区医院治疗。后来再加上压力剧增,病情恶化,声称要去日本治病,却没想到一去不返。

图源网络

冤有头,债有主。据资料显示,他总共负有40亿元的贷款金额,以及众多数目不详的担保贷款。即便去往日本,也难逃被相关部门追责,甚至在后来被国际刑警组织纳入“红色通缉令名单”中。

去到异国他乡,还陷入巨大的困境,刘波整日里将自己困在房间,胃病也越来越严重。而且,他还拒绝许晴的探视,并放出狠话:“从此一刀两断。”

图源网络

虽然有朋友称刘波“假以时日,必定能东山再起”。但是,病痛的折磨与被逮捕的恐慌,已经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在2017年,痛苦离世,年仅53岁的生命画上句号。

后记

刘波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不禁令人唏嘘。虽一时成功,风光无限,但若不能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势必会在未来酿下惨祸,最终一无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湖南   诚成文化   岁出   客死他乡   才俊   海南   日本   商界   藏书   贷款   传奇   人生   公司   网络   刘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