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名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背后的故事

#历史开讲#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为《知否》名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绝对出圈。很多人也是因为看了《知否》才知道的这句话。

那你是否知道这句话出自何处呢?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有了这样一句话,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赵国之危

这句话出自《战国策·赵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刚执政不久,秦国就大军压境,赵国只好求助于齐国。

齐国怎么会白白帮忙呢,就提出了一个条件—让赵太后的幼子长安君作为人质。赵太后怎么可能让心爱的儿子去当人质呢?

众大臣为了家国大事,纷纷劝慰赵太后要舍小家为大家,气的赵太后直言谁若再劝就一口唾沫喷他脸上!

这句话吓退了很多大臣,却有一人从容不惧。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触龙大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的腿脚不利落,因此不是很爱走路。他见了赵太后先是拉拉家常,嘘寒问暖一番。

接着开始循循善诱。

他先是为小儿子谋得了一个差事,这个疼爱孩子的举动让赵太后感同身受。引发了灵魂拷问“男人家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直言“比妇人家更疼爱。”赵太后笑着说“妇道人家对小儿子的疼爱特别厉害。”

触龙见状,直言赵太后对女儿燕后的爱比小儿子长安君更多。赵太后连连否认,怎么可能呢?明明我就是最爱长安君的呀!

触龙这才娓娓道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您的女儿远嫁燕国为后,您为之悲泣,为之伤心。每次祭祀典礼时也会为她祈祷,希望她不要回来,这样她的子孙就可以相继成为燕王。这才是为着女儿的长远做打算啊!

然后触龙乘胜追击,直言不讳。

先是问了赵太后几个问题,然后为她摆事实,讲道理。

你可曾听闻谁能一直保住侯爵之位的?地位尊贵却没有建功立业,无功无劳却位高权重。长安君现在的地位的确尊崇,可等到你百年之后呢?长安君没有什么功绩如何在赵国立足呢?所以,您疼爱燕后比长安君更甚!

赵太后闻听此言,觉得甚是有理。遂令长安君为齐国人质,解救赵国于危难之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赵太后让长安君入齐为人质不疼爱他吗?不是,这是为了她儿子的将来做打算,狠心历练他是为了他将来可以一生无虞。

不让长安君去为人质是疼爱他,这疼爱只可缓一时之危;让长安君去齐国为人质也是疼爱他,这疼爱却是可以换他将来无虞。

疼爱孩子不是看中眼前的舒适,而是教给他真正的本领,哪怕这过程是痛苦的。

《知否》中的盛老太太为了明兰拥有一个安稳的后半生,教她生存之道,为她相看满意的亲事是为之计深远。

小秦氏不断筹谋,算计人也是为了她的儿子能够袭爵而计深远。

不过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一个却叫人嗤之以鼻。小秦氏那也是爱,却是畸形的爱。


真正的爱不该是教子孙真正的立世之法,生存之道吗?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只管让孩子读好书,却不让他操心其他事就真的是爱孩子吗?

有些小天才的确读书很好,却不能自理。这样的好学生真的好吗?

爱孩子,不是溺爱孩子。要教他何为立世之本,何为生存之道。教他读好书的同时也要教他如何自理。

要让他离开了你的庇护也可以撑起一片天地。这样才是真正的为之计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爱子   深远   父母   长安   齐国   小儿子   名句   太后   人质   疼爱   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