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吕后一族要怎么才能避免被消灭

#历史开讲#

诸吕没有退路,只有背水一战夺取大权,如果抱有侥幸心理归还兵权只求活命,则必死无疑。

这是血淋淋的政治!

吕后死后,汉朝统治者内部有三个集团:刘氏皇族集团、吕氏外戚集团、功臣集团。

吕氏外戚集团是吕后(吕雉)一手打造的汉朝第一个外戚集团。诸吕能力平平,全靠吕后福荫。

吕后架空了汉惠帝刘盈,刘盈死后,又先后扶植两少帝刘恭和刘弘,临朝称制,广封诸吕,夺取大权,打破了刘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约。

前188年,吕雉追封他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吕侯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
高后元年(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
高后二年(前186年),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高后四年(前184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为了夺权,不可避免的得罪其他两个集团:

——刘氏皇族集团,她害死了赵王刘如意、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逼齐王刘肥献出城阳郡与鲁元公主。

——功臣集团。吕后重用审食其,逼走王陵,陈平和周勃敢怒不敢言。

吕后死后,诸吕手握重器,有怀璧之罪,与刘氏皇族和功臣集团的冲突已不可避免。

——刘氏皇族割据着地方,尤其是齐哀王刘襄实力强盛。虽然汉少帝刘弘是刘姓,算皇室正统,但他是傀儡,而国家大权掌握在吕氏手里,这对于刘襄及朱虚侯刘章、东牟侯齐兴居都是不能容忍的。

——功臣集团周勃陈平在军队中有很大的声望,他们也不满吕氏专权的现状。

诸吕也不是没有机会:

——吕禄吕产控制着北军(保卫长安城)、南军(保卫未央和长乐宫);

——吕氏控制着汉少帝刘弘,所以刘氏皇族和功臣集团的的讨伐名不正则言不顺;

——功臣集团周勃和陈平被架空。

然而诸吕无能力、无威望,故为刘氏和功臣一举击溃。

齐王刘襄发起叛乱时,他们竟然派了功臣集团的灌婴去应战,灌婴至荥阳与齐王勾结。

吕禄吓得手足无措,听从郦寄的建议,竟把北军军权交给功臣集团的周勃,只求活命。在血淋淋政治上,哪能错过这个机会?

于是周勃、陈平和朱虚侯刘章手握军权诛杀了诸吕一族,立汉文帝,弑刘弘,一举荡平了吕氏外戚集团(这场事件竟然被称为“诸吕之乱”,做乱的真的是诸吕吗?)你说诸吕有机会吗?

有,牢牢抓住北军和南军军权,控制住汉少帝刘弘,清除异见者。刘氏皇族没那么团结,长安城的功臣集团也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吕禄吕产无能力、无威望,连野心都不大,还不够心狠手辣,缺乏果决杀伐的决心,在关键时刻竟然把兵权拱手相让(吕媭也指责他们“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所以吕后一死, 仅一个来月时间诸吕就被灭族。

当然了,根子还在吕后这里,既然侄子们能力不足,为何还要扶植他们起来?武家就比吕家的强多了。

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

在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果断抱了韦后的大腿,重新当权,罢免了五王,五王或病死或被杀。若非逆天的李隆基横空出世,武氏集团仍会异常强大

很难。吕氏太弱了。吕后本人的政治能力就不怎么样,吕氏诸王更弱鸡,这恐怕也是吕后本人眼光问题,因为吕氏诸王都不是正常继承,而是吕后废了正常继位者另外选立的,吕后多半就是挑着老实,肯听话的立。

建成康侯释之卒,嗣子有罪,废,立其弟吕禄为胡陵侯,续康侯後。

六年十月,太后曰吕王嘉居处骄恣,废之,以肃王台弟吕产为吕王

吕氏诸王都是未经战阵的第二代第三代,还是被吕后筛选下来老实听话的,与周勃灌婴那样尸山血海里拼命搏杀出来的狠角怎么斗?

吕后做得更错的事情是废杀了前少帝,如果你掌权的时候,小皇帝可以随便废杀,那别人掌权的时候自然轻松有样学样。小孩子要靠教育的嘛,前少帝应该不是刘盈长子,而是假装张皇后所生嫡子继的位,小孩子还不懂事,越大就应该越明白:自己在这过程中是得了好处的----有哥哥在,不冒充这一下,他当不了皇帝嘛,年纪越大他就越不可能翻这个旧案----------这是会动摇他自己继位正当性的,吕后实在不必那么着急,非要立刻除掉他。除掉嫡子,只能立庶长子,这对刘邦庶长孙齐王一系,实在是个很不好的暗示。

到吕后去世,两个弱鸡吕氏王爷无论掌握多大的权力都没有用,他们都会把刀把子递给别人,然后插标卖首,这两位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诉历史,吕氏作乱可真是从来没有的事。

吕氏翻盘基本无胜算。

这问题我觉得汉文帝在做代王时,中尉宋昌分析就很好,虽然当时诸吕被杀,文帝正在犹豫进不进京。但是宋昌的回答还是十分中肯的。

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
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
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

从三个方面讲。

一是名位形势,刘氏得天下在当时的世人看来是众望所归。吕后称制,号令天下,在于吕后是惠帝的母亲,汉朝的太后。后面的少帝等等,吕后也是行使太后的权利,名位形势相符,借刘氏的名来施行吕氏的实,所以吕后才迫切将吕氏的女子嫁给刘氏家族,想巩固这种形势,变名为实。但是吕后去世,吕氏就算掌握南北两军,但是此时他们与刘氏却没有任何关系,少了一位太后,也少了一位皇后,群臣,刘氏诸王谁人肯服。

二是刘氏家族的盘石之宗,汉高祖大封刘氏诸王,在山东,齐国,代国,淮南,吴国等等都是刘氏宗亲和诸王,吕氏就算能够在关中夺权,杀死群臣,但是能够把所有刘氏诸王杀光吗?只要山东的诸王在,吕氏很难取胜,吕后去世,齐王就要造反,群臣也各自另有心思,吕氏能够得到谁的支持。

三是民心,引用李开元先生《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这里提出汉帝国的军功阶层,大约60万人。这些人便是帝国的根基,而吕氏的根基和基本盘在哪里。

吕氏在历史上关于如何对待汉高祖时代功臣们都顾虑重重,如何能取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汉朝   军权   外戚   群臣   皇族   帝国   太后   功臣   能力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