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带你看完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跟着‬小丁‬学文博‬Day12)

19世纪晚期之前,博物馆并不见于中国,但在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出现之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各类的公私收藏机构。


商代,贵族和王室已经开始重视文物的搜集和保护,殷商的文物多见于宗庙之中。


周代出现了专门的机构收藏文物并设有专制官员进行管理,即“天府玉府”,天府掌管祖庙之收藏,玉府掌管王之金玉。


春秋时期,鲁哀公为纪念孔子建立的孔子庙堂,是中国最早的纪念性博物馆。鲁哀公为了纪念孔子的业绩,传播孔子的思想,将曲阜阙里孔子故居中的三间房作为孔子庙堂,室内陈列孔子的衣冠琴书以及孔子坐过的车。孔子庙堂的出现源于华夏民族在远古形成的祖先崇拜,自孔子庙堂建立起,历代均有修缮。汉代文学家司马迁曾参观孔子庙堂,并将其见闻记录于《史记》。至迟在宋代,孔子庙堂已经形成了我们今日所见之规模。

孔子庙堂航拍图

汉代,内府的典籍文物收藏于有名的“天禄”“石渠”“兰台”“武库”“大仓”等地。文物分别收藏于多地,可能和其属性的判断有关:如图书典籍藏于石渠、兰台,宝藏名物则藏于武库、大仓等地。


自孔子庙堂后,在中国史上几乎历代都有纪念馆出现。西汉汉宣帝建麒麟阁,悬挂11位功臣的画像;东汉汉明帝建云台,便有了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南阳的“诸葛武侯祠”;唐太宗建凌烟阁赞开国功臣24人;南宋岳飞将军昭雪后的岳飞祠庙;明洪武年间建立的文丞相祠;鸦片战争以后澳门人士修建的林文忠公祠……


从中国古代的纪念性祠堂到今天各类纪念性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纪念性博物馆发展轨迹。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始于19世纪。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介绍了一些国家的军事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馆;斌椿是1866年清政府第一次派出访问欧洲的官员,其游记中记述了西方的“万种园”和“禽古馆”……


各国传教士也开始在中国筹建博物馆,如1868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韩伯禄创建于上海的震旦博物馆;1904年英国传教士怀恩光创建的济南广智院;1914年法国传教士桑志华于天津创建北疆博物馆……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关于建立博物馆的主张曾得到过光绪帝的支持,然而由于变法的失败最终无疾而终。


1905年,张謇创立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开中国人独立创办博物馆之先河,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第一座学校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

1912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成立,1914年古物陈列所成立,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博物馆事业受到重创。故宫等多家博物馆文物的南迁西迁‬保留了文明的火种,内地少数地区也有博物馆建立(如:四川博物馆)

手动划线:文物南迁西迁可看跟着小丁学文博Day5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博物馆收藏展示革命文物,国民党将部分南迁文物运至台湾并于1965年建立台北故宫博物院。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博物馆事业迎来了春天。

1949到1952年,主要是对原有博物馆进行改造和整顿。


1952年后,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北京三大馆的建立更是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标志。


1982年后,全国博物馆在数量,质量,类型上更是发展迅速。历史类,民俗类,科技类,自然类各类均有;新建各类大型博物馆(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2003年国家博物馆新馆……)


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更多的人开始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


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本立体的教材,博物馆讲述的是历史,也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博物馆里陈列的是束之高阁的文物,陈列的更是千百年的春秋冬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历史博物馆   中国   博物馆   孔子   纪念性   南通   庙堂   博物   发展史   文物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