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智能网联“暖风”起,湘江新区在“换道竞速”上再踩油门

编者按:从壬寅虎年到癸卯兔年,智能网联行业冷气四溢,国内外众多“大小厂”纷纷倒闭、裁员、转型。行业巨变,资本撤退,是危机?是机遇?惊涛拍岸之时,湖南湘江新区新设专项基金提振信心,持续深耕平台建设、加速创新协同、加快产业集聚,逆势突围,智能网联产业传出阵阵“暖风”。

2022年,智能网联行业冷气四溢,湖南湘江新区传出阵阵“暖风”。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杨屾 长沙报道

讲好故事,更需做好实事。

回望过去,2022年智能网联以及自动驾驶并不像预期那样依然“虎虎生威”,反而遭遇风云突变。

市场不会说谎,资本用脚投票,行业领军企业Waymo估值“雪崩”,从顶点1750亿美元跌至300亿美元,明星企业Argo AI倒闭,全球范围内如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等十余家自动驾驶公司,股价跌幅超80%;国内大厂也纷纷削减成本。

此时,一股“暖风”在湖南长沙吹来……

产业基金燃“新”火

以基金撬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湘江红土智能产业基金正式成立,首期5亿元。

客观而言,过去那种“烧钱”能够红透半边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还。记者认为,亦不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回归理性,将资金用在刀刃上,才是应有之义。

新年伊始,湘江红土基金正式设立,首期规模5亿元。这支资金,传递着湖南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信号,它由湘江智能和深圳创投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主要投资于以智能网联产业链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和新能源等相关行业。

“通过前期对接,目前有投资需求的企业约20家,资金需求达五六个亿。这支基金就是种子,通过种子以及我们的服务和应用场景的支持,让企业能够迅速发展壮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起方相关负责人的话很诚恳。

湘江红土智能产业基金是湖南湘江新区探索智能网联产业链(技术载体)、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空间载体)和智能网联产业专项基金(资本载体)相互赋能促进的重要举措。

此时此刻,5个“小目标”规模的产业基金显得难能可贵又务实踏实。记者认为,当各路玩家不再“好高骛远”,硬去追求L4、L5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少讲点故事,多挤挤水分,反而能让行业健康发展。

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与资本遇冷的“反差萌”,却是全国各地产业政策热度攀升。

北京、上海、深圳、长沙、重庆等城市纷纷推出重磅政策,工信部在年末也印发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征求意见稿,省市间的竞争态势反而更加激烈。

如今在湖南湘江新区,随处可见自动驾驶场景落地。

记者认为,智能网联是万亿级“蓝海”不会变,是智慧城市建设重要技术支撑基本盘不会变,是汽车智能化发展大方向不会变。这三个不变也是“资冷政热”的一种内在逻辑,短期内寻求商业化盈利困难,但从长远来看,这条赛道谁都不想出局。

湘江西岸传“暖”风

做好实事,布局先行。

2022年,全球整体经济环境如预料般低迷,冷气在各行各业传递。

因此,回望过去,似乎成长的烦恼来得早,反而不是坏事。在2020年,工信部直属赛迪研究院评价长沙智能汽车产业投资潜力位居全国第三。

彼时,长沙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成为国内唯一获得四块智能网联领域国家级牌照的城市,取得了亮眼成绩。同时,业内亦有“起步北上广、落地看长沙”的赞誉。

要“看热闹”,更要“进门道”。2021年,决策层选择慢下来,思考未来发展路径——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由此而生。

虎年伊始,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正式动工。这座千亿级产业园充分体现着湘江新区智能网联的发展思路,那就是打造产业载体,坚持项目为王,扩大产业生态,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寻求技术下沉,探索商业化路径,把路走深走实。

摆脱冷空气,持续向上走,以产业园为抓手,2022年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孵化基地一期工程封顶,产业多个方面实现突围,传递着阵阵“暖气”。

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孵化基地一期工程封顶。

政策创新方面不断突破,与省直部门联合印发相关文件,打造全国开放高速公路测试里程最长道路。

场景创新方面大胆创新,启用了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基地。

技术创新方面多路突围,自主研发的v2x协议栈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标准创新方面再获突破,实现国标零的突破,智能网联“长沙模式”标准输向全国。

生态企业也加速聚集,“朋友圈”持续扩大。2022年,新增引进吉林大学·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万集科技、星云互联、隼眼科技等入驻企业28家,三一小马智能重卡总部等重大项目落地在即……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湘江智能经营指标超额完成,较2021年同比增长189%。作为湘江新区智能网联产业“风向标”,暖风依然强劲。

厚植产业扎“深”根

行稳方能致远。

五载时光,湖南湘江新区的自动驾驶场景已然随处可见……国内首支RoboTaxi车队在这里开始试运营,全国首条基于5G+V2X 技术、支持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测试与示范应用的智慧高速在这里启用,全国首创的基于信号优先和专享路权的智慧定制公交在这里发车,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的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在这里拔地而起……

诚然,世界各国之智能驾驶商业化方面还没有完全破题,尚处于“试点”阶段,但是湖南湘江新区继续积小胜、积跬步,走在全国前列。

2022年,希迪智驾无人纯电矿卡交付使用,行深智能无人车疫情期间服务社区,智芯云途开通了首个具备商用级的车路协同车联网信息服务,总计接入车辆超过1800辆。

目前,湖南湘江新区已经聚集“车-路-云-网-图”上下游生态企业350余家,年产值超150亿元。

《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行动方案(2022-2025)》出台之后,将逐步实现全无人驾驶、全天候运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覆盖湖南湘江新区全域。

目前,湖南湘江新区正积极发挥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助力长沙申报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城市”,力争第五块智能网联国家级牌照。

湘江潮涌,“区”动中部。智能网联产业,没有先例可循,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敢”字必然当头。日前,湖南湘江新区出台推进“四敢”实施意见,更将为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注入“强心剂”。

“2023年,我们将全面落实党的建设引领行动、智能网联产业领跑行动、产业园开发提速行动、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内部管理攻坚行动。”湘江智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已经挂出了“作战图”,智能网联这条赛道,一股来自湘江西岸的“暖风”正在成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湘江   暖风   新区   智能   长沙   湖南   产业园   基金   产业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