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童吃野生蘑菇去世!日常生活中这些食物也自带毒素,别吃!

#头条创作挑战赛#

河南郑州一家三口出门旅游,在游玩过程中摘了点野生蘑菇,吃了之后,直接进了ICU!

4岁小女孩和孩子妈妈出现了多个器官衰竭。

之后因为孩子年龄小,已经不幸去世!

孩子父母目前还在医院治疗。一顿饭,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真是让人痛心!

在我们国家,按照目前的已知数据,每年有近万人食物中毒。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食物中毒之后并没有去医院,所以实际数字可能还要更多。

在这些食物中毒案例中,死亡率最高的就是【食用有毒真菌】,也就是毒蘑菇!

作者[SYHT]火柴人:D

随便在哪个浏览器里面搜索“蘑菇中毒”,弹出来的新闻够我们往下滑动好几屏!

在这些新闻中,凡是有孩子吃了毒蘑菇,后来的情况都很严重,轻则器官衰竭,重则不幸死亡!!!

这些新闻的评论区,高赞评论往往都是这样的: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常识里,毒蘑菇往往都是颜色鲜艳的,那些长得平平无奇,和日常吃的平菇一个颜色的野生蘑菇,往往没啥事。

但实际上,长相越平平无奇的野生蘑菇,毒性越大!

这些野生蘑菇都有毒,别碰!别吃!

河南郑州一家,吃的野生蘑菇全名叫做【致命白毒伞】。

剧毒!

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毒素含量非常高!

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会导致人体内各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95%以上!

而像毒性这么强的野生蘑菇,还有很多!

图源央视新闻

除了毒蘑菇种类多,让我们难以分辨之外,我们对毒蘑菇的很多误区,也会让大家陷入危险境地!

这些方式来判断野生蘑菇的毒性,不靠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用颜色来判断蘑菇的毒性,变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可能我们都看过同一个童话故事吧

1.用颜色来判断可以吗?

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根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老师介绍,目前已知的、有毒的蘑菇种类有400多种!

在有毒的蘑菇里面,只有50多种是颜色鲜艳的,剩下的大多数都看上去平平无奇,老老实实!

例如开头新闻里面,长相类似平菇的白毒伞其实是剧毒蘑菇。

再例如上面常见的有毒蘑菇,从头翻到尾,也是长相平平无奇的居多,颜色鲜艳的比较少。

所以,用颜色来判断野生蘑菇的毒性,真的不行!

2.彻底煮熟加热就不会有毒?

毒蘑菇可不是剩饭剩菜,彻底加热根本不能消除其中的毒性!

大多数毒蘑菇里面含有的毒素,性质稳定且耐热抗干燥,任你十八般厨艺,煎炒烹炸,甚至晒干,都不能破坏其中的毒性!

之前深圳的廖先生,和朋友爬山遇上了野蘑菇,其中一人说这种蘑菇能吃,而且很美味。

于是一行人便采摘了4斤带下山,直接把采回来的蘑菇玩出了“花”,又是炒着吃,又是炖着吃。

当晚,廖先生和他的朋友全都食物中毒,其中一人严重到进行了11次血液净化!

3.用银针测验野生蘑菇的毒性,可靠吗?

这电视剧还是要少看啊!

毒蘑菇中的毒素大多为生物碱,是不会和银器发生化学反应的,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颜色的变化。

举个例子,四川宜宾一男子,捡蘑菇回了家,炒菜的时候想起来野蘑菇可能会中毒,便把银镯子丢到了锅里“试毒”。

当时肯定没有什么反应,所以这名男子就放心大胆地吃了。

然后,就吃进了医院,洗胃输液。

4.虫子吃过的蘑菇,就没毒?

懂了,除了用银针“试毒”,还可以用虫子“试毒”

根本不行!

比如这个致命鹅膏,蜗牛、蚂蚁都吃,但人家没事。可能也有事,只不过你没发现。

但要是成年人不小心误食了,仅仅一支,就能致命!

由此可见,我们认为有用的辨别毒蘑菇的方法基本都不靠谱!

那么,野生蘑菇拿不准有没有毒怎么办?根据云南《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远离毒菌有“两个金标准”:

第一金标准

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

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大多有毒

不要吃!

第二金标准

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

只吃熟知的食用菌

要我来看,就三个字:

不要吃!

不吃啥事没有!

如果误食,会有哪些症状?怎么办?

误食毒蘑菇之后,临床表现一般有六种类型:脏器损害型、肠胃炎型、溶血性、神经精神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性皮炎型。

具体症状如图所示:

图源央视新闻

一旦误食毒蘑菇,出现以上症状,要立即采取措施:

1.马上打120,呼叫救护车。

2.马上催吐。先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扣嗓子眼刺激咽部,把毒蘑菇吐出来,减少毒素的吸收。但如果中毒的患者已经陷入昏迷状态,那就不要催吐,以免引起窒息。以及催吐手段不要应用于孕妇。

3.一起吃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目前有没有不适症状,都要前往医院检查。

4.最好保留毒蘑菇样本,方便检查和确定中毒原因与类型。

除了野蘑菇,这些食物处理不当也会中毒!

1.没煮熟的豆角

四季豆、蚕豆、扁豆、荷兰豆等豆类,含有较多皂苷、红细胞凝集素这两种生物毒素。

如果烹饪这些豆类没熟透就吃,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因此这些豆类一定要熟透了再吃,最好充分焯水之后再烹饪。

2.泡久了的木耳

干木耳本身并不会产生毒素,正常泡发木耳也不会有毒。

但是泡久了的木耳,很容易滋生一种叫做椰毒假单胞杆菌的细菌,这种细菌会产生一种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会影响肝、脑、肾等脏器。中毒之后,轻则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症状;重则出现肝昏迷、中枢神经麻痹,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所以木耳要吃多少泡多少,泡的过程中要勤换水,泡发之后及时烹饪。以免因为吃了泡发太久的木耳而中毒。

3.新鲜的黄花菜

新鲜的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是无毒的,但被胃肠道吸收之后会形成二秋水仙碱,含有剧毒。从而刺激肠胃,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因此最好选择干黄花菜食用。

若想食用新鲜黄花菜,先将黄花菜用清水浸泡 30 分钟以上,再焯水十几秒,可降低毒性。

4.鲜竹笋和木薯

鲜竹笋、木薯含有一种叫氰甙的化学物质。

如果生吃或者没有熟透就吃,氰甙会在人体内转化成有毒的氢氰酸,进而引发食物中毒。

氰甙很容易去除,彻底加热是去除氰甙的有效方法。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对不熟悉的食物有一些警惕心,不要轻易尝试。

毕竟,生命价更高,即使是为了“美食”,也不能付出伤害身体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毒素   蘑菇   黄花菜   食物中毒   剧毒   女童   木耳   毒性   症状   食物   颜色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