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诛时,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的说了4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韩信从“战无不胜”到“独当一面”,接着到达“国士无双”的至高评价,最后谋反不成被吕后诛杀。刘邦曾给韩信至高的评价,一场场的战役让韩信名扬四海,帮助刘邦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像一把利剑削铁如泥。韩信作为利剑太过于锋芒,而拿剑的主人对于这把剑产生了信任危机,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此。

早年落魄

在秦朝末期,时局动荡,韩信在早年间家境贫穷,无钱无势的他生活难以为继,经常在别人家讨饭,这让周边邻里十分讨厌。虽然身处泥潭,韩信依然有自己的志向,在母亲死后,他想尽一切办法为母亲寻到一处风水较好的墓地。之后他多次在听亭长家吃饭,因为次数太多,引起亭长夫人的不满,于是在午饭前提前做饭,在韩信吃饭的时候发现并没有做自己的饭,这样韩信十分恼怒拂袖而去。

离开的韩信终日游荡在城外。在淮阴县中有个屠户,看不惯韩信厚脸皮到处蹭吃蹭喝,出言侮辱韩信,看到韩信人高马大,身上配刀带剑,心生嫉妒说:“我看你整天带着刀剑,这是把自己当成英雄了吗?谁不知道你就是个胆小鬼,有胆子的话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在众目睽睽之下,爬了过去。其实在韩信的眼中,这个屠夫就像是一只蚂蚁一样弱小。韩信在多年之后想起这个屠夫,命人找到这个屠夫并提拔为中尉。

对此韩信解释道:“都以为我会杀了他吗?错,我要感谢他,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我把以往的侮辱都当做磨炼我心智的磨刀石,没有这些磨刀石就没有今天的我,当初我忍辱是因为我想到杀了他简单,但是造成的后果是他丢了性命,我丢了机会。我忍受屈辱就是为了有能一展宏图的一天。”众人听了之后恍然大大悟,对韩信又有了新的认识。

终于当上将军

公元209年,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项梁渡过淮河顺北而上,有雄心壮志的韩信听说后立马提剑投奔。但是之后又辗转投在刘邦的手下担任掌管仓库的小官,因为犯事被判死刑,在行刑的时候韩信心有不甘,仰面问监斩官:“汉王是不打算得到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杀掉壮士?”这让监斩官看到韩信眼中的坚定就决定放了他。韩信又当上了管理粮饷官员。在这期间韩信结识了萧何,两人一见如故,多次就天下事局以及作战方案进行交谈。

萧何在韩信身上看到了他不同凡响,两人越是深度交流,萧何越认为韩信是个能独挡一面的大将。并多次向上面举荐,但是都没有得到重用,而韩信在听到有数十位将军逃走,于是韩信也连夜逃走,萧何听说之后赶紧去追,甚至来不及向刘邦回报,而刘邦以为萧何也离他而去,刘邦大怒。在萧何追上韩信之后两人一同归队。刘邦听到萧何回来了大喜过望,在听到萧何是为了追韩信而去的时候大怒道:“那么多的将军逃跑你都不追,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值得你去追?明明就是哄骗我!”

对此萧何解释道:“大王,韩信和其他人不同,假如大王你之后有逐鹿天下的想法,那韩信一定是您手中最锋利的剑,如果您没有这种想法,那么韩信对您来说是没有用。韩信可独挡一面为您开疆拓土,如果他受不到重用,他依然还会跑。”见到萧何这样说,刘邦当即决定让韩信当将军,在萧何的劝说下,刘邦认真对待韩信为他举行了拜将仪式,自此,韩信终于等到了自己能展翅飞翔的一天。

挟制称王

韩信在接受拜将仪式之后给刘邦献策攻打西楚霸王,项羽为了牵制刘邦把巴蜀汉中封给刘邦,逼迫刘邦离开关中,在关中同时册封三位秦军中受降的将军为王,企图让这三人控制关中,防止刘邦东进。而韩信献计,刘邦同意让韩信领兵进攻关中,平定三秦。刘邦在彭城之战中战败,塞王翟王投降楚国。同年魏王封锁河关切断刘邦大军退路与楚国联合,这时韩信受命于危难,设计让魏王上当,魏王引兵大战韩信,被韩信俘虏,平定魏国。接着韩信马不停蹄向刘邦请求增兵三万进攻燕国赵国齐国,以此断绝楚国粮草道。

韩信一连攻下燕赵魏齐等国之后,他派兵向刘邦送信,信上说齐国狡猾,举荐自己当代理齐王能让这里安定。刘邦收到信之后十分恼怒,而此时的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荣阳,正要骂韩信不救自己与为难却要称王。刘邦身旁的张良和陈平劝解刘邦要看清现在的情形,他们自己已经被困,这时在惹恼韩信非常不利。刘邦醒悟,立马改口:“既然平定了诸侯,就做个王吧!”这件事情让刘邦心中十分不舒服,但是碍于当时局面只能就此安排。这是韩信刘邦之间信任危机的诱因。

陈县受擒

韩信成为齐王之后,他的能力终于被更多人看到,于是在楚国中的谋士剻通游说韩信,劝说韩信投向楚国,这被韩信直接拒绝,韩信认为自己在楚国的时候项羽并不重用,他数次献策献计都不被重视,现在自己受到刘邦的赏识才有今天,这时离开刘邦就是背信弃义。剻通见游说不成,又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与项羽刘邦三足鼎立,这一说法也被韩信拒绝。这件事也被刘邦知晓,虽然韩信没有背叛他,但是韩信过强的才能,展现的熊略还是让刘邦更加觉得韩信是自己难以控制的。那么接下来的事是导致韩信之死的导火索。

让刘邦动杀心的是钟离昧投向韩信,更有人上书控告韩信谋反,这时刘邦询问身旁将领们意见,而陈平认为现在军中没有人能降服韩信,这时强行拿下韩信必定引起韩信反抗,外面项羽虎视眈眈,内部混乱可能会让时局更加危机。刘邦询问计策,陈平献计让刘邦假意去云梦泽出游,在抵达楚国西部边界陈县的时候召见诸侯,等韩信来了再将他拿下。这个消息还是被韩信知道了,在刘邦到达楚国边境的时候,韩信一面想反叛一面又觉得自己没有罪过想直接向刘邦说清楚。有人建议韩信拿着钟离昧的首级去向刘邦陈情,钟离昧在韩信面前直接自刎。韩信拿着首级在官道上迎接刘邦,而刘邦趁机将韩信拿下,随后带回洛阳。韩信被削去王位贬为淮阴侯。

谋反

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觉察到刘邦是厌恶他的才能,为了安全,韩信常常托病不去上朝,避免与刘邦接触。在家中烦闷的韩信内心怨怼日益激增。在一次与刘邦谈话中,刘邦问韩信:“依你看我能带领多少人的军队?”韩信直接回答:“不过十万人。”这样的回答让刘邦心中不满,又反问韩信认为自己能带领多少人,对此韩信骄傲的说:“我是越多越好。”刘邦不禁心中讥笑:“那你不还是被我捉住了?”韩信此时还没有觉察到刘邦的内心变化, 说自己能被捉住不是因为刘邦能力出众,而是因为刘邦的身份斐然,是上天赐给刘邦的,不是刘邦依靠自己能力做到的。

这一段谈话,可见韩信在被贬之后一直苦闷,甚至后悔自己没有反叛。终于在197年,代丞相反叛,韩信与他在临行之前就已经商议韩信在内部当代丞相的内应,在刘邦亲自率兵平定叛乱的时候韩信称病设法留在洛阳,韩信与家臣共谋谋反,一切部署完毕之后静等代丞相消息。结果还没等到代丞相消息,自己家臣的弟弟告发韩信,吕后和萧何合谋把韩信骗入宫中拿下。最后韩信被吕后在长乐宫的钟室里诛杀。一代英雄就此落幕。

与萧何关系

韩信的死少不了萧何的帮助,而萧何和韩信是什么关系呢?韩信在楚军中不受重用,才投靠了汉王,在汉王的军中依然是不受重用,也曾被人多次举荐给刘邦,是萧何的出现扭转了韩信的命运,在韩信的一生中,是萧何慧眼识珠发现了并挖掘了韩信,也是萧何的举荐才让刘邦真正开始重用韩信。韩信一生征战,为刘邦打下江山,在刘邦的所有将军中,没有人能比肩韩信,也正是因为此,让刘邦觉得韩信难以控制,这是作为上位者的通病。

在萧何的眼中,韩信只是一个能力出众,能够助刘邦的利剑,面对韩信的尸体萧何却说是为国锄奸,为什么原本十分赏识韩信的萧何此时却认为韩信是奸佞?从萧何的角度上看,萧何何尝不知道韩信的能力以及想法,萧何也知道上位者心中的顾虑,功高盖主的韩信必然是刘邦的眼中钉,如果萧何这个时候不站队表明自己立场,那恐怕自己也会被当即拿下。当然,虽然萧何也逃脱不了被诛的命运,但是这个时候萧何是万万不能站错队伍。再加上这时韩信却是已经在计划谋反,并不是像当初被人诬陷那样,萧何能说出这四个字,也有不奇怪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家臣   汉王   楚国   关中   淮阴   项羽   丞相   刘邦   军中   尸体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