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后人高中状元后,在岳飞墓前写了一句诗,被后人称赞不已

历史上的抗金名将岳飞毕生数度投军从戎,矢志要北伐救国、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岂料最终竟被奸相秦桧陷害致死。

岳飞死后英名流芳千古,秦桧因陷害忠良而被世人唾骂不已。

清乾隆十七年,秦桧的后人秦大士中了状元,当他某次途径岳飞墓之时,百感交集、心生喟叹,于是提笔作了一句诗以表达当时复杂的心情,还被旁人称赞不已。

南宋奸相秦桧——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

公元1090年,秦桧出生于湖北黄州一个家境殷实的绅贵家庭之中,其父曾出任广西静江府古县的县令,秦桧小时候受过良好的家塾教育,读书上进、胸怀志向的他本可以无忧无虑地过着始终平顺安适的生活,孰料他的父亲竟早早病逝了。

父亲病逝后,秦家家道中落,秦桧为了帮衬家里的生计开支不得不去私塾里做了一个教书匠。

然而秦桧并不是一个甘于平庸之人,他发奋读书并积极参加科举考试,终于在公元1115年高中了进士及第并被宋徽宗赵佶授予了太学学正一职

自那以后,秦桧便正式踏上了仕途、跻身官场。

时值北宋末年,金兵挥戈南下,意欲吞并北宋王朝。宋徽宗这个“艺术型”的浪漫帝王认为国家前景不妙,赶快将这副重担扔向了儿子宋钦宗。

彼时,秦桧出任户部干当公事一职,专司割地求和。但那一时期的秦桧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大臣,不愿意违背意志而行事的他亦曾因“反对议和”而三度向皇帝上奏请求辞去此务

宋钦宗认为主战的秦桧有血性、有骨气,很快就给他加官进爵,先是让他当上了宋朝的外交要员,后来拔擢他当了礼部尚书、副宰相。

半年过后,秦桧再度升职,出任了宋朝宰相兼枢密使,掌握了南宋的军政大权。

秦桧官高位显后愈发地贪婪骄纵起来,他不再是当初那个主张保全国家疆域领土的热血青年,转而开始一心求富求财、卖国求荣。

靖康二年春,金军攻破国都开封,继而将宋徽宗、宋钦宗及大批皇族成员掳掠到了金国境内,很多朝中重臣以及后宫妃嫔女眷也一并被金人押解到了金国,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耻”。

秦桧被押解到金国之后,因为害怕吃苦受罪而屡屡讨好金国领导集团。

后来,见风使舵的秦桧被金人看中,他们决定扶持这个南宋权臣帮助金国获取“割地”之利,于是秦桧在金国受到了一系列赏赐之后被放回了南宋

其后,秦桧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主和派”,而那个时候,南宋因为徽、钦二帝皆被掳走,已经扶持了宋高宗登上了帝位。

宋高宗手下虽然有大把大把的“主战派”朝臣,而且还有岳飞、吴玠、韩世忠等数位能征善战的猛将帮助南宋收回失去的疆土,但宋高宗心里的想法却异常现实:一旦南宋长期猛攻金国而且屡战屡胜,那么万一金国被逼急了将宋钦宗送回南宋,那我这个皇帝的位置还能否保得住?!

基于这种现实因素,宋高宗就成了一个“主和派”,而他的这种主张恰好与怀揣着卖国求荣之心的宰相秦桧不谋而合。

于是,宋高宗不但将秦桧视作心腹,还让他成了南宋的独相,并给予他异常大的政治决策权,君臣二人为了各自的权势和利益合力共谋“弃战求和”,完全无视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性、独立性

后来,在宋高宗的授意下,精忠报国的抗金将领岳飞被奸相秦桧构陷而死。

岳飞死后,朝中那些掌握着兵权的将领很快就陷入了“两难之境”——战胜也不是、战败也不对,皇帝的不信任和不理智的举动,时时令那群武将感到寝食难安、处境堪虞。

于是,一众武将纷纷举兵造反,令南宋皇帝陷入了一个无将可用的困顿之境,导致金军以及后来汹汹来袭的蒙元大军再度对无力攻防的南宋展开了攻城掠地之势

战场上的相继失利以及领土的一再缺失,令本想在江南偏安于一隅的南宋王朝踏上了穷途末路。

南宋灭亡之后,百姓们非常愤恨软弱皇帝的无能以及奸相秦桧的无耻,却异常敬佩和敬仰抗金英雄岳飞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宋朝民族英雄岳飞

公元1103年3月24日,岳飞出生在河南相州汤阴县一户殷实的富农家庭中。

岳飞小时候家里有条件供他上私塾,因此,岳飞知书识礼,虽不算饱读诗书也颇通文墨。

除了读书之外,岳飞儿时还很喜欢习武射箭、策马奔驰,这亦为他后来踏入军营、戎马征战奠定了良好的体智基础。

北宋末年,20岁的岳飞投军从戎,历经百场战事后的他积累下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亦由一介无名小卒变成了南宋的知名武将。

在岳飞的军旅生涯中,曾因为父母的过世、驻地受灾沦陷而几度离开军营,但最终还是因为其才华超群、治军有方而被朝廷提拔重用。

从公元1128年至公元1141年期间,名将岳飞率领着麾下的岳家军抗击金兵数百次,结果自然是胜多而败少。

随后,岳飞因为战功赫赫而先后官至枢密副使、武功大夫、昌州防御史、通州镇抚使等显要职位。

期间,宋高宗为表彰岳飞,亲自御书“精忠岳飞”四个字并制作成一面锦旗赐给岳飞,岳家军的军号也由“神武副军”荣升为“神武后军”

身为主战派的岳飞是个直肠子,他一心要为南宋收复失地,总是在前线猛攻烈伐、所向披靡,创下了无数显赫的功绩。

可是宋高宗和秦桧却一再力求“维和”,为了实现他们内心那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迫使即将痛击金兵余孽的岳飞速速班师回朝,后来,不敢违抗圣旨的岳飞回到朝中,又因受到了秦桧和张俊等奸臣的构陷而被捕下狱。

公元1142年,39岁的岳飞被扣上了“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他同他的部下张宪均被杀害在大理寺的监狱中。

岳飞被害前曾在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8个绝笔之字,痛陈心中的冤屈与不平

岳飞死讯传出之后,南宋百姓皆掩面痛哭,而金国大臣们则弹冠相庆,他们一边高兴地喝着酒一边庆祝:议和之事自此稳固坚定矣!

多年后蒙冤而死的英雄得到了平反昭雪,秦桧后人亦表达了愧歉之意

宋孝宗登基称帝后,对已故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冤案进行了平反昭雪,其后,岳飞的遗骸经由朝廷重金悬赏而复又找到,宋孝宗下诏将其改葬到了西湖旁的栖霞岭,还追谥岳飞为“武穆”、“忠武”。

宋宁宗时期,岳飞更是被追封为“鄂王”,南宋朝廷想以此来表彰岳飞毕生的忠国豪情、诸多功绩。

与此同时,追思岳飞的南宋朝廷还在对奸相秦桧进行“清算”:秦桧于公元1155年秋病逝在家中,朝廷将其封为“申王”。

公元1206年,宋宁宗突然下诏削去了秦桧的王爵,还将秦桧的谥号改为“缪丑”,以讥讽他生前做出的那些丑恶的卑行劣迹。

平民百姓看见岳飞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纷纷拍手叫好,还特意集资请工匠在岳飞墓前浇塑了秦桧夫妇的跪像,以令奸贼夫妇永远对民族英雄岳飞下跪忏悔,受尽世人的指责和唾弃

数百年后,华夏山河改头换面并被满蒙旗人所占有,清朝由此而建立。

清乾隆十七年,一个名叫秦大士的读书人高中了状元榜首,而此人恰恰是秦桧的后辈。

高中之后,秦大士受到了乾隆皇帝的接见,而当时乾隆为了考验秦大士的应变能力,就故意问他对自己的身份怎么看。

而秦大士则恭恭敬敬地迅速对答:一朝天子一朝臣

乾隆听后,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立刻就明白了眼前这位秦姓才子的所言之意。

他高兴地点点头,然后命其出任“科举考官”要职,希望他能不吝才学,不断为大清选拔优秀的人才。

后来,秦大士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挚之心,还在同友人游览西湖胜景时特意到西湖岸畔的岳飞墓去进行瞻仰和拜祭。

彼时,友人调侃地说道:你这样的身份还前来拜祭岳飞,好像不太妥当。

孰料,坦率诚恳的秦大士却神情肃穆地将一句诗作挥笔而就: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此句一出,众人纷纷拍手叫绝,后来,人们夸赞这位新科状元不但具有替先人忏悔改过的勇气与诚意,还是一位才华与格局俱佳的仁义之士

尽管秦大士也姓秦,但他与秦桧实为“同姓旁支远亲”,秦桧的丑恶和无耻与秦大士没有半分关系。而且因为乾隆皇帝惜才爱才、胸襟宏阔,所以秦大士得以在朝中安安稳稳地做了一辈子文官。

秦大士晚年辞官归家后,仍然继续从事着他异常热爱的教书育人之事,并且得到平安终老的结局。

而今,当我们再次拜读清代状元秦大士的那句“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亦会感叹这位才子无可挑剔的智慧与气度——他用短短14个字成功化解了被别人“另眼看待”的尴尬,同时也彰显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着实令人敬佩不已、赞赏有加!

#分享历史五千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靖康   拜祭   主战派   平反昭雪   西湖   民族英雄   南宋   朝廷   状元   后人   公元   墓前   皇帝   高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