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安藠头制作工艺,被列入非遗文化,它到底有多好吃?

在湖北省江夏舒安这个地方,有一种小小的、圆圆的、白色的植物根茎,北方人觉得它长得很奇怪,既不像葱又不像蒜,但吃起来也有点辛辣的怪味道。

这个小东西在舒安可是个宝,他的名称叫“藠头”,一种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的地下根茎,说起来,它和蒜头还真有点像,生吃的话也是又辛又辣。

不过呢,舒安这个地方的人民非常聪明,他们把藠头用来腌制成酸甜藠头,不仅是日常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如今还远销海内外,成为了当地一宝。

藠头的学名叫“薤”,是南方常见的一种植物,特别喜欢生长在水多的地方。

湖北江夏地区,有着大大小小的湖泊共136处,水资源可真是相当的丰富。自古以来,这里就有“三山三水三分田”的美誉,古时还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云梦泽”,是不是特别有仙境的感觉?

藠头这种植物在中国的生长历史大概已经有3700多年了,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农作物。在南宋时期,便被好事者带到了湖北江夏。

舒安这里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藠头不仅在这里生根发芽,并且还越长越好,这个地方长出来的藠头不仅皮层多、肉厚,还特别的脆口。

最让人欢喜的是,它还有着非常独特的药用价值。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当中说,藠头有理气散结的作用,还说,韭以黄为贵,薤以白为美。

从“藠”字下面的三个白就能够了解,古人对它的评判标准为:越白嫩品质则越高。

藠头因为湖北舒安这里独特的地理面貌,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长出来了公认的好品质。

据说,在清朝时期,皇帝为了赢得民心,宣称要融合满汉民族文化。

这美食文化自然最容易让老百姓产生共鸣的,于是,他便开始在吃方面大下功夫。清朝皇帝在民间网罗美食,请来天下名厨,大家合在一起,共创满汉全席。

从此以后,大家确实有了“满汉一家人”的概念。其中,这小小的舒安藠头,便被入选到满汉全席之中,成为了清朝的贡品。

2010年,舒安藠头被批准为当地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现在,舒安藠头已经飞入了寻常百姓的餐桌,并且远销海内外,深受国人的欢迎。

所以,只要一提起舒安的藠头,当地人的脸上便会洋溢出一种骄傲的神情。

那可不,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大宝贝,不仅能为当地人创收,还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让人越吃越有精气神。

相传,东汉时期的伏波将军马援常年南征北战,有一年带兵到了江夏这个地方。结果,士兵们因为水土不服,纷纷病倒了。

于是,当地人便奉上擂茶加酸藠头的饮食秘方,不仅治好了士兵们的病,还加强了他们的体质,显得更加精神了。

他们继续南行,去到中国最南边的交趾国(即今天的越南)进行交战。结果,将士们个个如猛虎下山,把那些常年扰乱我国边境安宁的交趾人都给赶了回去。

许多历史名人对藠头也是十分的喜爱。比如,陆游就曾经有诗曰:“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

据说,这道菜是他在南方无意当中吃到的,吃过之后满嘴留香,于是大为赞赏。

今天看来,这个做法有点像糖醋排骨。

彘骨是肉和骨头连在一起的骨头,醯就是醋,酱和橙混在一起,类似于甜橙酱之类,还带有陈皮的清香味。

这应该是藠头的一种古老的腌制方法,酸甜酸甜的藠头与肉骨一起炖,想想都流口水。

南朝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当中说把薤蒸熟了吃,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当中说,可以把“薤芼酒、糟藏、醋浸皆宜”。

所以,藠头这种食物的吃法其实非常的多,腌、酱、炒、煮、炖皆宜,吃起来各有风味。

在舒安这里保留下来的非遗文化制作工艺,是以糖醋腌制为主的一种风味。

因为新鲜的藠头有点辛辣气,许多人吃不惯,还感觉会在口中留下异味。

而且,藠头一成熟便是一大片,非常不好保存。用腌制的方法,便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这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成果。

首先,他们会把盐和明矾均匀搅拌,然后再将藠头进行挑选、浸泡、修剪整齐。

接着,再把那些个大肉肥嫩白的藠头,与混和好的盐和明矾进行分层码放,一层一层地铺在坛子里。

最后,再找一块干净的大石头,洗干净之后压在这一层一层的藠头之上,使藠头能够与盐和明矾充分发生反应,并且在上面封上塑料薄膜,把罐子密封起来。

就这样,静静地等待两个月,藠头的辛辣味基本上都已经转化为香味儿了,不过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把这些藠头再一次拿出来进行挑选,选择那些腌制得晶莹剔透的藠头,将其浸泡入提前调好的酸甜汁当中,再进行二次腌制。

通过两次的充分作用,藠头的辛辣味完全转化为了宜人的香气,并且吸收了盐和糖的味道,制成了特殊的美食。

这舒安的酸甜藠头吃起来是脆口香甜,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如今,在江夏舒安这里,有许多生产制作酸甜藠头的龙头企业。他们依靠这项独特的腌制工艺,把小小的藠头做成了远销海内外的口中宝。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收入,还使这项古老的腌制技术得到了传承。

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许多古老的饮食文化也发展了数千年,这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不仅可以大饱口福,还能挖掘出更多厚重的历史沉淀。

如果你有机会去到武汉江夏,记得可一定要尝尝这款舒安的美食哟!

参考资料: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舒安藠头制作工艺》

360百科:舒安藠头

荆楚网地理标志品牌:舒安藠头

作者:燕晓

编辑:楚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李时珍   本草纲目   遗文   交趾   明矾   湖北   酸甜   当地人   这个地方   清朝   古老   好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