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向新而生,绽放新时代多彩繁花

近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式在陕西省榆林市举办。年会以“打造非遗年度名片、绽放非遗绚丽色彩”为主题,同步举办非遗论坛、非遗大集等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2月22日人民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记忆的“活化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加大非遗文化传承、弘扬、守护、宣传,让非遗文化向新而生,焕发新时代绚丽光彩。

让非遗绽放绚丽色彩,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产品、服务和旅游项目,利用丰富的非遗元素,设立非遗文化展示和演出场所,不断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推进非遗产业化,打造出一批彰显非遗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中国应运而生,根据地域、民族等特点,在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中,扩大非遗艺术衍生产品生产,提高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从而确保非遗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让非遗绽放绚丽色彩,人才是非遗巨树开枝散叶的根本动力。传承有人才,非遗就有未来。近年来,各地不断强化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力促进了非遗传承与保护。面向未来,要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导向,完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对各级非遗传承人实行认证评估和动态管理,通过研修培训、实地展演、直播交流等方式,为传承人提升技能艺能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同时,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吸引更多有热情、有潜力、有特长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队伍中来,提高非遗保护专业队伍工作水平,确保非遗传承生生不息,让非遗的保护从“独角戏”转变为“大合唱”,推动人才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劲动能。

世间万物,唯有创新,方能前进,才会永恒。让非遗绽放绚丽色彩,实现永续发展,需要在创新传承上下功夫,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赋予非遗工艺新功能、新设计、新理念,强化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衍生创作出一系列既有文化特色又有高附加值的“爆款”产品,让传统非遗从展柜“走”向丰富百姓生活。一方面积极推动非遗产业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创新“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就业”“非遗+餐饮”等发展方式,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与潮流体验有机融合,打造强有力的特色文化IP,让非遗技艺“潮”起来,让非遗文化火“出圈”,切实满足广大群众时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非遗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只要激活非遗文化价值,汲取非遗文明力量,就能为经济文化建设注入坚实底气和强大动力,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迷人的时代新光彩。(日月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遗文   榆林市   艺能   光彩   繁花   人才培养   技艺   年会   代表性   文化遗产   绚丽   多彩   物质   色彩   特色   人才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