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铁路人 - 林俊波:北疆国门闪耀青春

春运期间,一列列满载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等货品的中欧班列奔驰不息,驶往欧洲。呼和浩特机务段二连运用车间调车司机林俊波所在的9002“青年文明号”包乘组,担负着二连铁路口岸中欧班列的解编重组任务。

林俊波在驾驶中

今年是他在口岸春运的第五年,“最近几年因为疫情原因一直都没能回家,说不想家是假的”,坚守在春运一线的这几年,有近45000个集装箱由他解编重组,再送往欧洲各国,这份工作让林俊波颇感光荣,他说,“每每驾驶列车驶过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雄伟国门,都会有种说不出来的自豪感”。

入路五年,他从共青团员成长为预备党员,从学员成长为调车司机,一个个扎实的脚印,讲述着他坚守口岸的奉献故事。

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27岁的林俊波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2018年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离家1300公里外的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仅仅一年时间,他就成功考取了内燃机车的驾驶证,成为了DF7G-9002青年文明号机车包乘组的中坚力量。几年来,二连国际口岸站出入境货物量不断攀升,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也逐年递增,最多的时候每天要完成18列中欧班列的任务。

登上火车头,在完成确认信号灯、监控器、出入境名单、货票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趟中欧班列缓缓从库内驶出,经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驶往蒙古国扎门乌德站,将煤炭、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等货品送往欧洲。中欧班列从国内驶向国外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沿途需要近60名火车司机接力开行。林俊波负责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班列运输,他是驶出国门的“这一棒”。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中欧班列中线通道上的关键节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陆路口岸之一。近年来,中欧班列的单月开行量从50余列增加到了200余列,运行线路由最初的2条发展到如今的63条,连接了德国、波兰、蒙古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城市。

林俊波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驾驶中欧班列开出国门时的激动心情,“从二连站到扎门乌德站虽然只有短短9公里的路程,出入境需要经过中方、蒙方边检站严格的检查,还要在蒙方境内进行编组作业,往返一趟至少需要8个小时”。驾驶旅途中,他还看到从蒙古国到国内避寒的野生黄羊在铁路线旁栖息、觅食,而当驶过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雄伟国门,更有种难以言表的自豪之情。

林俊波很热爱这份工作,尽管车上的环境很艰苦。隆冬时节,二连浩特平均最低气温-23℃,最冷的时候曾低至-38℃。再加上火车行进过程中带来的风阻,林俊波只觉得脸和额头被寒风吹得刺痛,手早已冻得麻木,“手僵了就摘下手套攥一攥拳头”。夏天的司机室里,柴油机不停运转,烈日在铁皮的反光下炙热难耐,“脸上就像火烤一样”。但无论环境如何,他始终会绷紧一根重要的弦,集中精力看好信号机,“满站场都是一个信号挨着一个信号,如果精力不集中误闯信号,就可能造成事故”。

用责任和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每天上车之前,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机车认真检查一遍,排除行车隐患,“哪里有跑冒滴漏,有没有螺丝松动都得检查”。“没有责任就没有安全,没有硬功就没有保安全的能力,”这是机车包乘组所有青年的座右铭,林俊波一直为这个目标努力。

林俊波(右)注重日常业务学习

二连口岸地处草原隔壁之上,经常遭遇强风沙尘等恶劣天气,遇突发状况必须尽快处置,这就给机车乘务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要时刻加强学习,林俊波经常在车队微信学习课堂自学,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规章制度牢记心、安全责任放在心;检查机车要细心、调车作业要专心;库内作业须小心、调车走行不分心;学技练功有恒心,技高业精才安心;自控互控是重心,安全不靠侥幸心”,林俊波谨记确保宽轨调车安全的“十个心”工作法。

行车安全需要精细、一丝不苟,面对突发状况也要心中有数、从容不迫。“停车!快停车!”在一次驾驶中,他突然听到电台里的声音特别急促,他判断后方可能有动物或者车辆,“情况紧急时刻,心中不能慌乱,要处理果断”,精准预判和妥善处理之下,此次紧急停车避免了一次撞击风险。

为让每一名组员时刻谨记安全,机车组每月组织一次专题研讨,分析探讨机务责任行车事故的教训,并每季度组织一次默画宽轨调车作业区域站场图。林俊波和机车组全体人员充分吸取教训、牢记作业区域安全风险点,从细节做起,努力做到“时时记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为安全,天天都安全”。自成立以来,林俊波所在机车组防止各类事故100余起,防止路外伤亡30余起,实现了调车无事故第16个安全年。

传承奉献精神,驻守扎根边疆

“交车不留活,有活不过夜”是林俊波所在DF7G9002机车包乘组自成立以来,传承至今的“硬杠杠”。虽然其中由于各种原因人员有提职、有调动,但每位新成员从上一任职工手中接过接力棒的同时心里都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在继承上一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能让先进在自己手中黯然失色。“早出1小时、晚归1小时”已经成为班组内不成文的规矩。

2018年刚到这里时,林俊波24岁,是班组年龄最小的成员,“老师父们不仅业务精湛,对徒弟的教授也很用心”,林俊波回忆,拜师仪式后,结成师徒对子,师父教会他检查机车的方法、故障处理办法,讲述当年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案例。

“铁路行车安全无小事”,师父的叮咛和教导不断鞭策着林俊波刻苦钻研学习、不断丰富行车经验,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列车驾驶员。师父的教导印刻在他的每一次驾驶操作中,也将被新一代的火车司机们牢记传承。

老师父们的人生和铁路结下一世缘,“他们有的来自铁路世家,有的开过蒸汽火车,他们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铁路事业”。青年一代在老一辈的带领下接棒。机车在他们眼里就像是战士的枪一样,一定要擦得干干净净,保持清洁和油润。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机车包乘组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按机车组成员的分工包保责任给机车作保养。连续多年保持着机车组无故障的好成绩。

二连浩特与林俊波的东北老家远隔千里,大学毕业时,有三名大学同学和他一起来到这里,互相的陪伴减轻了些许思乡之情,随后三名小伙伴相继调离,林俊波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不过同事的热情与照顾很快又让他感到温暖。

为了让家在本地的同事能够回家团圆,他主动要求车间把自己的班排在大年三十。铁路运转一刻不停,一列列集装箱在他的调车机后面周转往复,时间悄然来到了0点,透过机车的小窗,满眼都是绚丽的烟花,这位要强的东北小伙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林俊波在行驶前检查机车

2021年,春节值班的林俊波,被当地的同事热情邀请到家里过年,让他难忘。自工作以来,林俊波时刻感到集体的温暖、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友情,包乘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凝聚起在运输干线上保安全的战斗力和积极性,为青年成为业务尖子和安全行家做后盾。如今,林俊波已在二连浩特组建了自己的小家,驻守口岸扎根边疆。

在平凡的岗位中,林俊波和包乘组成员们在二连浩特这片热土上,播撒最美的青春。他们为了调车作业安全,日以继夜,不知疲倦;他们为了保障调车作业稳定,凝心聚力、协作攻关;他们为了中欧班列、国际旅客列车的平稳运行,夙兴夜寐,勇敢攀登。他们用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共同描绘了一幅在新时代奉献青春的美丽画卷。

作者:《中华儿女》记者 李玲

编辑:陈晰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3年第2期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国门   包乘组   中欧   浩特   铁路   北疆   作业   口岸   师父   机车   司机   同事   行车   时刻   火车   青春   责任   林俊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