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节约”,罗湖上榜“全国示范”

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夏凡近日,罗湖又获得一项全国示范!自然资源部公布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深圳市罗湖区入选,示范期为2023年至2025年。

首批自然资源示范县(市)创建活动,是从土地、矿产、海洋三个维度,考察县市人民政府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终从全国累计申报的373个县(市)中评选出258个。

其中,土地类主要从推动节约用地、减量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提升用地强度和效率等角度考察。

土地,是罗湖最稀缺的资源之一:辖区总面积78.7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6.02平方公里,占比不到一半;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开发已经较为充分。

因此,如何“省”出更多的空间,更高效地利用土地,正是罗湖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罗湖的答卷上,又有哪些创新经验和生动实践?一起来了解。

探索复合利用空间

地表空间有限,需要向上、向下拓展。罗湖区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缓解地面空间用地紧张。

在罗湖,“地下”藏着许多精彩。

比如街市。在东门老街,地下商业街与地铁老街站“无缝衔接”,一间间店铺紧紧相连,货架上摆满商品,音乐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地上热气腾腾、地下人流如织,共同构成了立体多元的消费空间。

比如商业空间和交通路网。正在更新中的湖贝片区,湖贝中心地下空间将提供180000平方米商业用房,缓解地面空间用地紧张问题,开创土地复合利用新模式;片区还将规划一条便捷的地下交通系统,连接文锦路到东门路,满足不同功能的车辆运行速度的要求。

甚至垃圾站也可以“藏”在地下。2020年,广东首座地埋式垃圾站在罗湖长岭村建成并投入使用。原本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层高10余米的转运站不见了,地表只留下洗衣机大小的“翻料器”。垃圾可以通过“翻料器”,直接被导入位于地下的压缩箱中,没有污水横流和漫天臭味。

这是罗湖区探索公共基础设施立体复合利用空间建设新模式、空间经营新模式,释放公共基础设施空间价值的重要尝试,为公共设施用地节约利用提供了典型案例。

城市更新多方共赢

从产业空间上“再造一个新罗湖”,这是罗湖区“十四五”规划的目标。

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方式,罗湖区不断释放优质产业空间,加速蝶变。

蔡屋围统筹片区城市更新子项目B于2023年一季度开工。蔡屋围统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建成后,预计能够提供170万平方米以上的产业空间,并带动年总产值约880亿元的经济总量。

2021年,清水河重点片区棚改项目全面开拆。该项目采用“政府主导+国企实施”模式,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专项规划、签约、交房、启动拆迁工作,刷新棚改“深圳速度”。

笋岗片区从仓储工业用地,向“新罗湖会客厅”华丽转身。如今在这片3.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超甲级写字楼鳞次栉比。招商中环、深业泰富、澳康达、万象食家……建筑不断向上延伸,业态不断丰富充实。

城市更新过程中,罗湖区将传统的由政府主导新增土地收益分配的局面,转变为由政府指导、市场主导存量用地单元的全流程运作并谋求多方共赢的局面,有效推进了土地再开发利用。

引导企业联合竞买

在2022年招商大会上,罗湖区发布了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办法等方式,让企业按需“点菜”。

在租房、购房优惠之外,特别提出,对联合竞买土地给予扶持。其中,战新产业在拿地5年内每年纳税不低于3000万元,其他产业要求不低于1亿元。

近年来,为破解产业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罗湖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对土地进行联合投标或竞买。

此前,罗湖已有“联合上楼”的案例。周和庄大厦总投资15亿元,由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联合摘牌。

“联合上楼”“联合买地”,能够节省企业用地成本,促进优质企业加速集聚。

在政策加持下,笋岗-清水河片区成功引进闻泰科技华南总部、明喆集团等总部企业,持续推进创意总部大厦、5G智能终端大厦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清水河   新罗   老街   料器   建成区   湖区   深圳市   节约   主导   地下   土地   产业   项目   城市   全国   企业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