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这样一些新型文旅公共空间,让家门口的生活变得“好上加好”

2020年以来,上海市文旅局围绕实现“十五分钟生活圈”工作目标,启动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的评选工作。

日前,第三批“好去处”名单出炉。评审专家们对“好去处”的评定形成了哪些共识?新一批“好去处”有何特点、新意,蕴含着哪些期待与未来发展方向?

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楼嘉军参与了此次活动的评审工作,实地踏访了数十个参评的公共空间。他对评审过程与获奖名单的解读颇具启示意义。

入选“好去处”有十条“最低门槛”上观新闻:这一次是市文旅局“家门口的好去处”(以下简称为“好去处”)评选进入第三年。您参加了这三届活动的评审工作。可否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评审委员会关于“好去处”的标准形成了哪些共识?楼嘉军:“好去处”评选活动可以说从第一届开始就形成了比较明确的评选导向。首先,整个评选都是以上海实现“十五分钟生活圈”工作目标为准绳,以“深度游、微旅行、慢生活”为导向,以“开放互动、便捷可达、共建共享、特色鲜明”为原则。希望通过对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的评选,为上海形成更多亲民便民、宜乐宜游的新型文化旅游公共空间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和标杆。上观新闻:您介绍的这些导向性理念挺明确。一读到它们,很多市民的脑海中就会涌现出若干个自己心目中的“好去处”。那么,在上海涌现出不少新型文化旅游公共空间的当下,“好去处”的评选有没有“最低门槛”呢?楼嘉军:我认为是有的。这次评选的主要推动者是上海市文旅局。近年来,文化旅游行业在管理与评价标准化方面一直做得比较扎实。所以,评选活动在启动伊始就形成了十条“评价标准”。可以认为,这十条标准就是整个评选活动的“最低门槛”。这十条标准依次为:近三年未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件;近三年未发生旅游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具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和空间范围;位于本市居住社区周边,居民便捷可达;依托市民家门口的文化场所、公园绿地、体育健身、商业街区、乡村郊野等“微旅游”空间;推出体现本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内容和活动,发挥文化旅游消费扩内需、稳增长作用;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形成城市旅游导览服务末梢,提供更加便捷的咨询导览、志愿讲解等旅游“微服务”;合理布局公共卫生设施;保持区域内环境美化、整洁卫生、设施完好;具备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游客投诉渠道通畅,反馈机制及时有效。通过这十条标准可以清晰看到,我们为“好去处”设立了明确的“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也就是说,“好去处”光有完备的硬件设施是不够的,必须有明确的管理主体。管理主体要实施切实、有效、规范、可持续的管理与维护。一旦市民、游客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或者想提一些建议,可以通过投诉渠道等反馈机制及时联系,帮助相关的管理主体改进管理与服务。上观新闻:上述标准中有一条“推出体现本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内容和活动,发挥文化旅游消费扩内需、稳增长作用”。如何理解?楼嘉军:这一条主要是强调“好去处”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场所,必须要扎根自己所在的区域,开展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周边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活动。有一次,专家组到崇明走访一处空间。该空间组织的活动挺好,活动内容很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当工作人员介绍自己可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时,专家组追问他们是否已经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一定的服务项目和活动内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追问,是因为我们认为体现本区域特色、为本区域服务是“家门口的好去处”的应有之义。经过了三年评选,这十条“最低门槛”得以贯彻始终。今年,我们还在过去两年的基础上,对“好去处”提出了一些“好上加好”的期待。

BFC外滩金融中心全新升级的室外专业冰场,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体验。 海沙尔摄

从“一般好”到“好上加好”的区别上观新闻:如何理解您所说的“好上加好”?楼嘉军:在实际的评选工作中,专家组也一直在思考,“一般好”和“好上加好”的分界点到底在哪里。经历了持续三年的走访,我们也见证了很多获评“好去处”称号的公共活动空间在持续优化、完善之中。我们认为,那些更胜一筹的“好去处”或多或少都围绕着基地所在的道路、公园、生活圈等各种资源优势,实现了“好去处”乘数级的辐射效应。为此,上海市文旅局将此次“好去处”评选工作的重点聚焦在以下3个“+”:“道路+”“公园+”“生活圈+”。“道路+”指的是这些点位将道路沿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建筑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根据居民和游客的新需求加以整合、改造、提升,赋予新内涵,打造休闲新空间。“公园+”指的是这些公园的建设,无论它是一个口袋公园、社区花园还是一片生态绿地,在增补了城市绿色空间之余,还对所在基地的文化记忆进行了修复,通过“文化再生”打造更具文化魅力、主客共享的文旅新空间。“生活圈+”指的是这些“好去处”牢牢扎根所在的生活圈、体现本地文化生活“烟火气”之余,进一步拓展了自身在社交化、特色化等方面的功能。以“道路+”的入选者“遇见·南昌路”为例。很多市民都知道,南昌路是上海知名的“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1.6公里长的南昌路,承载了好几代上海人的回忆,宁静、浪漫、艺术是这条路的主旋律。而这一次的入选者“遇见·南昌路”,可以说是黄浦区自2018年以来持续打造南昌路“美丽街区”的必然结果。历经蝶变后的南昌路街区,进一步凸显了“海派建筑、名人汇聚、荣光印记、时光花巷、文艺生活”五大文化特色。依托南昌路街区开展的专项文旅活动“趣游环复艺术季·偶遇南昌路”,颇受附近社区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关注,通过利用多元化艺术类型(如展览展示、艺术沙龙等),共同营造有温度、有情怀、有文化的街区体验场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的推动下,南昌路沿线形成了一系列有机联系的特色活动常设点,既深度诠释了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效保持了沿线社区居民参与公益性活动的人气与活力,体现出风貌焕新和功能提升的努力方向:造就崭新多元的都市文化生活样态、形成更高级别的社会文化辐射力。比如,在南昌路100弄2号“初心会客厅”,瑞金二路街道联合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渔阳里讲坛”,一月一期,以党的创建史为核心内容,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特色项目。

又如,在南昌路47号门口每周六举办的“转角遇到音乐”活动,招募擅长乐器演奏的艺术人才,通过一小时演奏的形式,延续南昌路街区的艺术文化传统。

还有南昌路152号“人文会客厅”,依托“瑞金Guide”项目,每月逢8、18、28日,由生活和工作在南昌路的“素人”担任“文化传播大使”,按照市民和游客的需求,提供红色足迹、历史建筑、科学文化等主题的特色“导游”服务。

此外,结合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位于南昌路茂名南路路口的“南昌路阅读花园”与书店联合共建,通过阅读廊架、琉璃书墙等传递书香,打造“小而美”的阅读空间。南昌路沿街多点位“好去处”的打造,似乎“下活了整盘棋”,也为沿线各单位主体的联动、联建营造了更好的氛围。在南昌路街区,咖啡店家们走到一起,通过“金咖联盟”打造本街区特有的咖啡文化,让南昌路多了一张口耳相传的咖啡标签。一系列特色旅游路线围绕着“海派建筑、荣光印记、名人汇聚、时光花巷、文艺生活”等主题日趋成熟;夜间文旅休闲游憩活动“瑞动魔方”则串联起街道组织的各种运动类活动,搭建起了辖区内体育爱好者的互动平台。据了解,“瑞动魔方”辐射街道辖区内的楼宇社区,串联起周边产业园区、商业街区和居住社区,举办绿色亲子夜跑、白领荧光夜跑等夜间特色活动。类似让周边园区、街区和社区真正融合、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的活动或平台,正是“好去处”评选活动期待的发展结果。

南昌路“阅读花园”结合廊架打造“朗读亭”。 资料图片

始终站在“让市民感受更好”的那一边上观新闻:“遇见·南昌路”项目让我们看到街区建设经年累月、持续发力的成效。除了您刚才提到的多点位布局、特色常设活动举办,要想让“好去处”“好上加好”,还有哪些方面的努力也十分必要?楼嘉军:我认为,一个是明确的管理主体叠加可持续联动的、积极的合作方。比如,南昌路近年来对公共围墙进行了艺术化涂装,使街区与家园的联动有了新的载体、造就了崭新的社区精神风貌。这项工作需要街道、建管委等部门建立长期的联动合作机制、互相之间积极地支持配合。一个是基地的管理主体必须重视道路、公园、生活圈所在区域的居民对这些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街区、公园、生活圈的整体风貌本质上必须与所在区域居民的生活要求、休闲需求、价值诉求相一致。如果居民能够对邻近的各种公共活动空间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参与空间治理的积极性也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准。

一个空间被需要、被关注、被挑剔是很重要的。有了这样的民众基础,这个空间的日常维护、品质提升才有了可以依凭的力量。“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所以,在我看来,“好去处”要好上加好,一定要始终站在“让市民感受更好”的那一边。以“生活圈+”的入选者“爱企谷集市”为例。它的开发者和管理者较早地意识到,产业园区所在区域的人流潮汐效应可能会带来不利因素,要想办法化解。于是,他们主动作为,利用产业园区商业配套的有限空间,探索将“生产、生活、生态”无边界融合。无边界融合的目的是既让在那里工作的人可以开心创业、快乐生活,也以高度场景化、融合时代文化元素等方式,打造“年轻力新聚场”,将园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爱企谷集市在开业后不久,就入围了一些上海本地小吃快餐人气榜。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爱企谷集市管理方重视市场营销的结果,但这也与开发者、管理者重视园区功能定位、流量引导密不可分。假以时日,如果爱企谷集市能够在服务于园区周边居民和服务于更广泛的游玩客流之间,达成一个持续的平衡,它的未来将更可期,也将为众多产业园区缓解人流潮汐效应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事实上,虽然“好去处”评选活动是由市文旅局推出的,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思考“好去处”的生成与发展机制。在我看来,目前这些“好去处”之所以好,甚至能够持续地“好上加好”,根基在于治理好、管理好与服务好。虽说是“微空间”“微旅行”“微服务”,但要做好它们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和治理,而管理和治理的实际效果必定是以市民的实际感受为标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小而美”“小而精”的城市更新背后,众多用心的创举点滴汇聚,有望转化为提升上海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的内生动力。得益于评选活动的举办,三年多来,我把上海各区的新型文化旅游公共空间跑了个遍,切身体会到空间创新、街区治理背后的民间智慧。“好去处”不以入选名录为最终目标。即便是获得了阶段性肯定,各“好去处”还需不断地在本地性、独特性、多元性、实用性等方面持续发力,妥善保持与周边社区居民的互动与合作。

如何把更多的都市公共空间资源转化为精神文化资源,让市民游客在走读、休憩的过程中更喜爱这座城市,建立与这座城市更深的情感连接,值得持续思考和探索。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为集“绿色+、运动+、儿童友好+”理念于一体,“乐汇小游园”在位于三汇路和中山西路的三角地块里应运而生。解放日报资料图片/海沙尔摄

来源:作者:柳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南昌   生活圈   空间   街区   上海   居民   市民   特色   文化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