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小孩“发烧”的那些事儿

在宝贝们的成长过程中“感冒”“发烧”绝对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对于宝妈宝爸们也是经常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新手父母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时常会感到手足无措。更有甚者,我同事家小孩已经7岁多,家里连基本的儿童退烧药都没有配备。这不禁让我感慨,现在还是有很多家长缺乏基本的医疗常识。所以我今天想借此机会,来浅谈一下小孩“发烧”宝妈宝爸们应该注意的那些事儿。

还记得我家儿子第一次“发烧”是在他刚满6个月的时候。一天清早我刚准备给他喂奶,突然摸到他额头滚烫。我赶快告诉我老公“孩子发烧了”。但是他当时还不以为然,结果一测体温39度,直接就把我们两个吓懵。什么也来不及想,抱着“小奶娃”,开车就往医院跑。

到了医院“分诊台”一报体温,护士话不多说,直接就优先给号看诊。而医生一看体温,再看看已经烧得小脸通红昏昏欲睡的“奶娃娃”,直接开口就问:吃“美林”了吗?“美林!是什么?”我和孩子爸完全懵圈,结果被医生好一顿数落:“小孩发烧常备药都不知道吗?怎么当家长的!”。接着就让我们赶快拿着处方优先取药给“小奶娃”吃了。果然是药到病除,不到1小时体温就降下来了。

接着就是“验血”、“雾化”等等一系列操作。医生还反复强调,发烧在半夜特别容易反复,小孩年龄太小,高热惊厥很危险,晚上一定要多加注意。所以基本是不眠不休的照顾了两天两夜,才算度过了这第一次的“高烧”大战。

而在接下来他成长的这8年时间里,我也从啥都不懂的“新手妈妈”渐渐开始熟悉,并掌握了一些技巧经验,接下来就做一个简单总结分享。

首先小朋友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属于非常普通和常见的。现在医院一般会把“感冒发烧”的原因分为两种:“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医生一般只会让你在高烧“38.5度”以上使用儿童退烧药,“38.5”以下采取物理降温,如果有咽喉肿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再稍微吃点对症的药品即可。而如果是“细菌性感染”才会使用到“抗生素”(日常所说的“消炎药”),例如“阿莫西林”、“头孢”之类的药物治疗。如果吃药无法缓解症状,才会使用“雾化”、“输液”等方式进行治疗。

而在我们80后这一代人小时候,一般感冒发烧都会“打针”或者“输液”,病程一般3-7天左右,也没有听说过什么细菌呀!什么病毒呀!所以不禁让有些家长非常困惑,甚至感觉对现在的医院治疗完全搞不懂。其实就我个人这些年的经验,以及对照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小朋友的“发烧”治疗。我个人感觉“现代医学”相对我们以前还是要严谨细致很多的。我们小时候之所以“发烧”就简单粗暴的“打针”、“输液”,恰恰是因为医学的落后,对“抗生素”的盲目信任,导致的滥用显现。

我们首先要明白两点,第一“抗生素”只是对“细菌”有作用,所以在“病毒性感冒发烧”时,我们使用再多的“抗生素”都是没有作用的,长期使用“抗生素”反而会形成“耐药性”,在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疗时却没了效用。第二对抗“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因此日常的体质锻炼、营养均衡尤为重要。

那如何判断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的感冒发烧呐?一般医院会采取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验血”。“验血单”上几项指标,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个是“C蛋白反应”如果偏高,则证明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另一个是“白细胞”和“中粒细胞”如果偏低,则证明身体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而如果是稍大一些(3、4岁以上)的孩童“发烧”,其实可以选择先在家观察。38.5度以下“物理降温”,38.5以上采用儿童退烧药退烧(4-6小时一次,一天最高不超过4次),再配合使用一些对症的感冒药。如果持续2-3天仍然反复发烧且没有好转,或者小朋友在发烧过程中出现精神萎靡的状态、有高热惊厥等显现就要立刻就医。

对于上面反复提到的“物理降温”、“儿童退热药”以及对症的“感冒药”。在此我也简单给大家做一下梳理。

“物理降温”顾名思义就是除药物治疗外采用的一种降温方式,一般分为“冰敷”、“热敷”两种。一般低烧可以选择温热湿毛巾,擦拭额头、颈窝、手腕、腋下、大腿内侧、小腿等地方,帮助散热退烧。但是如果小朋友热得很不舒服时,就要以冷湿敷取代。特别注意当体温上升到39.4C以上,不能用热敷退烧,要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儿童退烧药”最为常用的应该就是“美林”和“泰诺林”两种的。但是也许有许多宝妈宝爸不知道,其实这两种退烧药只是两个儿童退烧药的品牌。实际上它们的成分分别是:“美林”即“布洛芬”,“泰诺林”即“对乙氨基酚”。所以大家在选用儿童退烧药时,只要是含有这两种成分且用药说明可以儿童使用的都是可以的(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只能选用“对乙氨基酚”)。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使用儿童退烧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温度指标,则是体温达到“38.5度”以上,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体温则不建议使用退烧药,因为退烧药也会快速提高“肾上腺素”,加重肾脏负担。

一般孩子在“高烧”到用药退热这个过程中,会有几种情况和过程,大家也需要做好对应的处理。首先开始发烧到高热这个过程,小朋友们一般会感觉“发冷”,这时我们需要快速给他们采取保暖措施。接着出现高热使用退烧药后大概1个小时左右,小朋友的高热就会退下来,体温下降到38.5度以下。接下来因为之前的“保暖措施”小朋友就会开始“发热流汗”,这时我们要注意帮助他们更换干净的衣物同时“散热”。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小孩“发烧”一些浅薄经验之谈,希望能够给到有需要的宝妈宝爸们一些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小孩   高热   抗生素   细菌   体温   事儿   小朋友   物理   医生   儿童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