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诛杀掉名士孔融

想必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排在建安七子之首,据说他还是孔子的世孙,这一系列的称谓让孔融成为了所有文人景仰的名士。可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却在建安13年时被曹操以不仁不孝的名义给杀害了。曹操一直以来很重视身边的文士,也很在意世间文人对自己的评价,那么他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诛杀孔融这位文士的领袖?

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件事儿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一种说法是孔融是因为与曹操政见不合才被杀害的。在中国文学史一书中,对孔融的评价是他满腹才华,受到当世才子的崇敬,他的政治主张与曹操相悖,以至于多次在公开场合仗义执言,曹操担心他的说辞会影响到天下士子的支持,就以清除士族反对言论及其代言人的理由处死了孔融。孔融的死让世子们对曹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评价。 在曹操看来杀掉孔融文人们的不满也只是暂时的,如果不杀孔融,那么他给曹操的政治立场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持续性的。在权衡利弊后,曹操果断对孔融痛下杀手,及时止损。

有的人对于这个说法持有怀疑态度,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孔融虽然常向曹操提出自己的政治意见,但其他氏族文士如成玉、郭嘉、荀彧等人也会向曹操提出决策的反对意见,这也间接迫使曹操没有敢代汉自立。因此曹操杀害孔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两人政见不合。

为此有学者通过研究史料文献提出了另一种观点,曹操与孔融的性格冲突导致了曹操在激愤之下杀死了他。 根据史料记载,曹操的猜忌心比较重,曹操所忌惮的人,比如名士孔融、南阳、许攸、楼圭等人在平时都言语冲撞过他,惨遭杀害。比如曹操曾写过举贤勿举品行令里面提出,尽管有人背负受侮辱的名声,有过被人嘲笑的行为,或者是不仁不孝的人,但这个人如果有治理国家和率兵打仗的才能,大家就不要拘泥于这个人的缺点,要看到这种人的优点来进行举荐,不要有遗漏。 孔融读过以后对曹操说,提到不仁不孝,我认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好比物品装在瓶子里,把物品从瓶中倒出来,父母和子女就没有关系了吗?如果他的父亲是不好的人,在饥荒的时候,这个人宁可把食物分给别人,也不要给自己的父亲就对了。这些话是对曹操所写文章的讥讽。 不孝的人,你曹操只是利用他而已,内心中不信任他,美其名曰唯才是举,用这种对父母不孝的人来治理国家,产生的只会是苛政,这种人率领的军队也会是杀伐之师。

曹操这个人向来是对自己的作品比较自负的,你可以在他用兵谋略上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他可能会感谢你。但如果在文章和思想上对他指手画脚的话,就真的触及到他的底线了,这会导致曹操自尊心破防而做出激进的举动。 曹操假装没看出孔融的讥讽,并指责他的言论违背了仁孝道德,用这个借口杀死了他。对于这个观点有人进一步提出,孔融的被杀完全是因为他恃才傲物的性格所导致的。后汉书中就讲述过曹操对孔融的再三挑衅,忍无可忍才杀了他。 曹操对孔融的厌恶是从曹军攻打邺城开始的,攻城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看上了袁绍的儿媳甄宓,并提出娶她为妻,曹操就同意了。孔融知道后上书对曹操说曹丕去甄府,就像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自己的叔叔周公一样,这个嘲讽让曹操非常没面子。还有一次曹操颁布禁酒令,孔融知道后就写文章说天上有关于酒的星宿,地上有以酒命名的城池,人间有酒德之说,自古大仙都爱饮酒,酒对于政治来说又有什么不妥?曹操知道后非常生气,碍于孔融的名声,没有和他计较。 由此看来孔融这个人性格是比较直的,而且相当狂傲,完全不把大权在握的曹操放在眼里。 其实孔融心想自己是孔子的世孙,且满腹经纶,不仅看不起曹操,与其他的军阀首领关系也不融洽。在他看来,这些割据的军阀不过是一群莽夫,不足与高士共语。孔融先是得罪了大将军何进而被追杀,又得罪了四世三公的袁绍,导致双方兵戎相见。在投靠曹操后,孔融又多次出言讥讽,终于被忍无可忍的曹操找借口杀死了。可见孔融高傲直率的性格是导致他丢掉性命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名士   士子   文士   建安   孔子   政见   军阀   不孝   性格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