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万里之外的生命救援!惠州民间力量完成首次跨国救灾

视频加载中...

一场万里之外的生命救援!惠州民间力量完成首次跨国救灾

“我们不仅要克服零下几度恶劣天气的挑战,还要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建筑坍塌等危险。”从土耳其撤离后,回想起这段参与地震救援的经历,利立然仍然心有余悸。

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在中国蓝天救援队第一梯队抵达探路后,作为惠州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会长(通称“惠州蓝天救援队”)的利立然,带领9名队员加入第二梯队,奔赴7500多公里之外的土耳其。

国有界,爱无疆。从2月10日傍晚出发,到2月12日开始投入救援,直至2月18日下午返抵惠州,全程历时8天,惠州蓝天救援队顺利完成首次跨国救援集体平安归来,这也是惠州民间力量首次参与国际救援。

惠州民间力量首次参与国际救援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国际力量不断向震区驰援。那些在废墟中不分昼夜、搜寻幸存者的背影中,也有来自惠州民间的救援力量——惠州蓝天救援队。

“大家得知土耳其急缺救援力量时,纷纷发信息、打电话来问是否可以前往当地参与救灾。”利立然说,国际救援面临语言不通、当地接洽等问题,我们不能贸然前往,于是第一时间联系了中国蓝天救援队,并为随时驰援土耳其做好充分准备。

当驰援土耳其的召集令发出后,惠州蓝天救援队队员积极响应。“我们一共收到20名队员的报名,经过对救援经验、地震破拆救援技能等方面的测评后,最终选定了余红兵、张锡杰等10人。”利立然告诉记者。

虽然是首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救援,但这10名队员的经历并不简单。大家年龄都在50岁以内,均参加过地震救援技能的专业培训。其中有两名队员为退伍军人,曾参加过汶川大地震、深圳山体滑坡的救援,实战经验丰富。

在广东蓝天救援队第一梯队成员探路后,惠州蓝天救援队10名成员加入第二梯队,2月10日18时从惠州市区集结出发,前往广州白云机场乘坐南航专机前往土耳其。

为补充一线救援设备,惠州蓝天救援队携带了70顶帐篷、2套液压破拆设备、4套生命探测仪、2台卫星电话、10台对讲机、1台发电机等救援装备。

其中,10个应急大帐篷由惠州市民政局和惠州市应急管理局捐赠,惠城区应急管理局也捐赠了一台发电机和20个睡袋。

克服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经过一天两夜的飞行,惠州蓝天救援队于当地时间2月11日21时许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随后在当地警察和政府工作人员安排下,乘专机飞往重灾区马拉什。

在与蓝天救援队第一梯队会合后,惠州蓝天救援队经过简单的休整后便投身救援,主要负责开展生命迹象探测搜索工作。

这是一场生命的救援。为最大限度抢救生命,队员们认真搜查每一处作业面,对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坍塌废墟进行地毯式搜索。

“由于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现场施工作业,给探测和破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今年33岁的张锡杰此前参加了多次水灾救援,这是第一次参加地震救援。他说,由于房屋倒塌面积特别大,有时候大家不得不钻进废墟探测。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必须提前搭建好防固木架,以预防随时可能到来的坍塌。

在救援现场,倒塌建筑坠落的不明物体,搜救出的遇难者遗体,遇难者亲属悲痛的哭泣声……都给救援队带来巨大的心理挑战,尤其是不时发生的强烈余震。

为了实时监测余震并快速发布预警,救援队特别设置了观察哨。“每当观察哨的哨声响起,我心里就害怕得不行。尤其是2月14日晚上,余震一直持续至次日凌晨,劳累一天的队员根本难以入睡。”利立然感慨道。

与惠州正值暖春不一样的是,土耳其当地天气寒冷,白天正午气温在零摄氏度左右,凌晨温度更低至零下十多摄氏度。尽管如此,惠州蓝天救援队队员仍主动坚持搜救至凌晨1点多才返回营地休息。

“当地人一到晚上就点柴火给我们取暖,还时不时给我们送来馒头、面包充饥,但天气实在太冷了,咬起来就跟吃冰块一样,但还是要努力咽下去,才有力气继续救援。”利立然说。

救援期间,从清晨到深夜,惠州蓝天救援队经历了漫长而紧张的搜索营救,克服了生理和心理的极限,与其他救援队合作搜救出幸存者3人,罹难者43人。

这次跨国救援乃公益行动,所有费用都是队员们自掏腰包。“这次前前后后花了1.5万元左右,是我的‘老婆本’。”张锡杰笑着说,接下来要努力工作,把钱再挣回来。

将开展地震破拆实地训练

随着土耳其地震救灾重点从生命救援逐步转向赈济安置,中国蓝天救援队等救援队伍陆续完成任务并撤离回国。离开土耳其时,惠州蓝天救援队将价值约2万元的帐篷和药品留给了当地民众。

“出发之前,我跟他说要毫发无损地回来,他做到了!”18日下午3时许,在惠州蓝天救援队基地,琴姐与家人一起等到了丈夫利立然的平安归来。

当穿着显眼蓝色制服的10名队员走出车门,等待已久的亲人们献上鲜花,送出深情的拥抱,有的队员甚至激动落泪。简单而温暖的仪式,为这场“跨国生命救援”画上句号。

当天下午,惠州市文明办、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为10名队员佩戴绶带,颁发荣誉证书,对大家大爱无疆、英勇救援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这次是惠州民间救援力量首次参加国际救援行动,对于惠州蓝天救援队而言,既是巨大挑战,也是一个里程碑。

“接到救援任务,我们可能迟到,但一定会到!”自2017年成立以来,惠州蓝天救援队共吸纳了129名正式队员,覆盖了各行各业的热心公益人士,还有100多名参加过救援培训的志愿者,是广东省内一支较为成熟的民间公益救援队伍。

“在地质灾害面前,我们人类都是渺小的,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敬畏之心。”此次土耳其之行,张锡杰感触颇深,认为加强地震救援技能刻不容缓。

利立然表示,这次跨国救援让队员们学到了很多与地震救援相关的知识技能,为日后储备了一定的实战经验。队伍在做好休整后,将号召大家总结经验,分享给其他队友,提高队伍的整体救援能力。此外,救援队还将进一步做好有针对性的救援技能训练,计划3月份前往东莞开展地震破拆实地训练。

【记者】糜朝霞

【视频制作】王昌辉

【图片】受访者提供

【统筹】刘光明宝

【作者】 糜朝霞;王昌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惠州   惠州市   观察哨   土耳其   民间   力量   生命   梯队   废墟   中国   队员   蓝天   队伍   技能   国际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