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征战一生却无耀眼战绩,是否可称名将?

公元前243年,耄耋之年的廉颇终于带着无限的不舍和不甘在异国他乡永远闭上了双眼。

在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的战国时代,像他这样的老人家并不多见。

但事实上,对于他来说,这样老死是对他而言最大的侮辱。一个伟大的战士应该战死,死在向敌人冲锋的路上。

可惜天不遂人愿,他的国君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仇人当然也不会给他。

从赵惠文王十六年,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长河中,到一声“我思用赵人”无奈的慨叹,司马迁只用了一句“廉颇卒死于寿春”让这位老将军的故事草草收场

有人说廉颇征战一生,并不像齐名的李牧,白起,王翦有那么耀眼且有明确战损数字那样的战绩,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合理性存疑。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初出茅庐,攻取阳晋

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秦、赵、魏、韩四国共同讨伐齐国,史称五国伐齐。

这次搅动天下强国的战争对于日后战国的格局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长平之战,秦国成为了新的天下霸主,而赵国接下了山东六国第一强国的头衔。此战后,秦赵的决战成为了必然之势。

史记中只是寥寥几笔,以“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

作为廉颇的开场,简单的陈述了结果。这样的叙述自然很容易让人产生这一役赢得理所当然的错觉,但是对比其他四国的将军阵容,就能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魏国的晋鄙,齐国的乐毅,秦国的白起,韩国的暴鸢,都是在当时响当当的大将军,所以赵国必不可能在这样的战争中派出一个不出彩的人作为赵国实力的代表。

史记以“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作为廉颇这一役的结果,从侧面证实了廉颇的战功远远不止占领一城这么简单。

上卿已经是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最高的官位,廉颇作为武将,单凭一次战役,占领一城就得到这样的地位是站不住脚的。

这一役同时也让廉颇在诸侯之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样的明星阵容下依旧能出类拔萃,可见廉颇的实力不俗。

这样优秀的战绩司马迁只是简单带过,一是因为廉颇与蔺相如合传,需要给蔺相如留下空间;

另一方面便是因为在他心里,廉颇还有比这样的功绩更值得泼墨的地方。

将相和,武将也有大格局

评价一个人应该是多维度的,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指挥作战的优劣是他的专业领域,是参考他是否能称为名将的重要指标,但不应该是全部。

作为千军万马的领导者,作为人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格局也很重要。

文臣与武将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因为工作性质环境的有着天壤之别,对于彼此工作的特殊性与危险性难以切身体会,在日常工作中,这种矛盾会隐晦许多,但当利益出现纠葛时,便会集中爆发出来。

“将相和”,“负荆请罪”的故事成为了百年佳话,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勇有谋,心怀大义的良相蔺相如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敢于为自己的过错下跪良将廉颇。

站在廉颇的角度看,他这气生的是有道理的:自己作为上卿,是因为自己的军功,刀头舔血拼出来的,让诸国看到了赵国的硬实力,并且实打实的为赵国打下了土地。

而蔺相如,确实很有勇气,临危不乱,完璧归赵,以一己之力得到了表面外交的平等,但也就仅此而已.

封他官可以,但是凭什么比自己的地位高?

此时在廉颇眼里,蔺相如与那些讨好大王就得到封赏的弄臣并没有本质区别。

廉颇可贵的精神便在这里,在固有印象十分差的情况下,仍然具备就事论事的思考能力,蔺相如的谦让并不值得让一个有赫赫战功大的武将低头,真正让廉颇动容的是蔺相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格局。

如果只是一个被蔺相如的行为打动而感到自惭的将军,这段故事便会在负荆请罪,蔺相如原谅廉颇后戛然而止,

然而二人却在结尾达成“刎颈之交”,这便是两个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人在充分了解对方后的惺惺相惜,相知恨晚。

蔺相如有大格局,知道原委后立即用武将最屈辱的方式请罪,又能与昔日的对头交好的廉颇又何尝没有大格局呢?

同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在长平之战中与廉颇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武安君白起,战绩斐然,千百年来以杀神之名为人所称道,这样的能征善战的将军却落得被赐死的结局。

关于他被赐死,有观点认为,是因为白起因为战功太多,在秦军威望太高,秦昭襄王赐死白起,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怕新君压不住白起,所以赐死白起,给新君铺路,这当然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但是白起死于公元前257年,正是强秦一扫六国之势初见端倪的节点,在此时诛杀这样的良将是不明智的。

所以白起被赐死最大的原因应该是范雎的挑拨和他给亲王的难堪。

对比廉颇将相和的美谈,白起在长平之战大破赵国之后,想要兵分三路直接灭赵的想法引起了秦相范雎的警惕。

公元前259年,韩赵两国抓住了范雎的心理变化,派苏代重金贿赂范雎,使范雎成功劝止劝王一举灭赵的想法,白起功不成,与范睢结下仇怨

公元前258年九月,秦王撕毁和平协定,举兵伐赵,但此时秦国已经错失良机,邯郸城久攻不下。

秦王想再次启用白起,却被白起拒绝。

一直到公元前257年,秦王多次请求白起,白起依然以名誉受损为由,称病拒绝为将,随后范雎再度请求白起复出,白起仍称病不起。

昭襄王于是将白起贬黜为士伍,放逐至阴密。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

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襄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

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昭襄王与范雎商议,认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于是便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能否实现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集团利益的和解,是一个武将格局的重要体现,与白起相比廉颇的格局显然大了不少,随着他的下跪,换来的是延长了赵国30年的寿命,使秦人赵国平添了无数的忌惮。

同样的,这为秦伐赵的决策埋下了伏笔----若要伐赵,必先使廉颇失能。

鏖战长平,是黔驴技穷还是深谋远虑

长平之战,作为战国史上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哪怕在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有的。

对于此役的过程和结果,已经有数不胜数文章,视频去剖析,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廉颇在战争前期一面阻敌缓退,一面修缮城墙,坚守不出的战术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消极防御,实在不像其他大将军那样驰骋疆场般的豪情,他的战术安排也是是否能被称为名将最被人诟病的关键。

只是通过他做了什么,并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况,去尝试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

长平之战其实是秦赵上党攻坚战的延续,公元前前261年初,秦昭王派兵攻占了韩国的缑氏和纶氏两成,以威慑韩国。孤城上党不甘于被秦所攻破,转投赵国。

上党作为秦赵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战略位置突出,既然早晚与秦必有一战,便也不怕与秦撕破脸,欣然接受了上党,随后上党便成为了秦赵的战场。

双方在此投入的兵力和资源,其实早就超过了上党本身,慢慢的,对上党的争夺变成了两个国家国本之战的开始。

横向对比双方国力,此时的秦国变法成效日益凸显,人口有500万上下,整个国家变成了一台高效的战争机器,人口红利可以更显著的倾向给对外战争;

此时的赵国也完成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军队战斗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人口远不及秦国,只有100万上下,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口几乎意味着绝对的实力,军队的士兵处于脱产状态,这对于国家后勤能力的考验是巨大的。

更多的人口意味着能支撑更多的人脱产投入战争。

不难发现,赵国单兵作战能力再强,在全面战争的背景下实力是远不及秦国的

赵国想要完全战胜秦国几乎是不可能的,阻击秦军,破坏其战争意图才是更现实的做法。

廉颇本就以勇气闻名于诸侯,这时已经更加老成的说他怯战是不现实的。

此时的廉颇面对的是大破韩军,连续攻城拔寨势头正盛锐不可当的秦军,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对形势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计较一时得失,挫败秦军的攻击势头,其战略眼光与心理素质在同时期将领里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长平离赵国腹地近,离秦国腹地远,多余秦国的不补给压力是远远大于赵国的,本不可能战胜的战争,在廉颇的操作下出现了转机,从两军对垒变成了两个国家对于战争忍耐力的考验。

战争对于秦国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不胜,那么这头巨大的战争巨兽将很有可能被自己的力量反噬,廉颇便是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这也是赵国避免亡国的唯一也可救命稻草。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此时赵国的国君是一位气血方刚,渴望证明自己的小伙子,对于廉颇的战略意图,似懂非懂的他慢慢的失去了耐心,

而转用了夸下海口,能一举歼灭秦军的赵括,最终,长平之战以赵军丧失了国家一代青年劳动力的结果惨然收尾,自此之后,赵国的寿命便也成了寒风中摇曳的烛光。

只从战绩一个角度评价一个将领是不全面的。伟大的将领需要有绝对清醒的头脑,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时也要有海纳百川一样的胸襟,以国为重,不纠结与一时的得失。

廉颇作为战国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不可忽视的一颗明星,从古至今一直作为无数军人乃至平民的偶像,名将之名,名副其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名将   国君   秦国   秦王   战绩   史记   战功   武将   公元前   战国   耀眼   格局   人口   实力   战争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