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与橘橙-胡竹峰

暑日初热,陇上朋友惠赠两箱樱桃,热中觉得清凉。红色有热意,夏天里,偶尔见了红木桌也觉得刺目。樱桃红却让人清凉,不独樱桃红如此,桃红,苹果红,杏红,杨梅红,包括秋日红叶都让人清凉,清凉中有温暖。这是果蔬的异禀。

故家樱桃,果实极小,口味亦不好。印象中,樱桃晚熟,极容易落树,风一吹坠地上一片。有两回初夏,路过一户人家院门,满树樱桃,大风刮过,落下很多,捡起装在上衣口袋,一路吃过回家。樱桃滋味不算好,三十年了,却忘不了那般情味。以为有稼穑气也有儿童的情致。人生最快乐的岁月,是儿童时光,可惜当年做孩子时候并不懂得。回忆里,那些伤心惆怅也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如今为人父,总希望自己孩子自在欢愉。

生在江北,骨子里向往江南更向往塞外关中漠北陇上。多少金戈铁马故事,风一次次送来秦腔俚曲。我的文脉大抵属于江南,故乡却是皖西南,天柱山离家几十里地,邓石如、张恨水、程长庚、陈独秀、朱湘诸贤故居离我家不过百里左右,稍微远一点,还有桐城派几代大文章家。他们大多远离故土,外出谋生了。我乡地脉似乎非得与外域接壤才有大一点的俗世出息。

喜欢俗世,市井人物故事也喜欢,《儒林外史》中那些市井人物一个个鲜活跃然,比《诗经》人物可喜。有人写出生之种种,这是我多有不及的。生之种种,无比金贵,我却过滤了太多。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文章且自适,人间送小温。

得友人长信,如得元宝,旧年老家人,以元宝为天地至尊。一辈子欢喜元宝的人,怕是不明白读师友长信之乐。金圣叹作《不亦快哉》,实在可以加一条,得师友长信,不亦快哉。情书当然也好,一辈子沉迷其中,怕也无甚出息,格调太低。一笑。人生总是得失互参,有几多得意就有几多失意。

读几本老尺牍,入了古典境。文字往来最幽静,旧时翰墨互通风范飘散远了。古人信札比文章更好,好在性情,读来轻松亲切。心头惦记一本散文集,名为《如家书》,希望文章像家书一样熨帖自然,那是我向往的境界。书名请前辈早早题过,一直不敢用,写出如家书一般的文章再说。

古人笔墨音讯给日常多了欢喜。我是个悲观的人,大抵冷静,那些书信却能给我文章之外的慰藉,前人体温里世间美玉一般的情谊。友人读拙作,见我言及《奉橘帖》,写到洞庭霜橘的清甜,盛情奉赠两箱,说此物何足贵,自是意趣浓。作手札答谢:得君洞庭橘,如游洞庭也。舍下恰好有洞庭茶,共而食之,不亦快哉。从前慢,车马皆慢,远隔千里,我辈蓬蒿人,怕是没有如此口福也,拜谢拜谢。可惜未得琅琊家风,写不来《得橘帖》啊。早先作过《得橙札》:收到寄来的一箱橙子,好情致。情意绵绵如《奉橘帖》。

我老家不产橙子,柑橘却有。旧居庭院曾有一棵柑树,每年挂果极多。柑极酸,霜打后亦然,人多不敢食也。小时候在树下读书,那种情味至今惦念。

云南安徽遥遥几千里,得此馈赠,幸甚幸甚。合肥久晴,日日好天,遥思昆明,此时想亦添秋气矣。言不尽思,珍重。

多少人与我辈隔了年代,其实无妨,读文章就好,在世好,隔世也好。读老庄孔孟,他们何曾走远,安坐在我们心头。文化上,民国人是我的父辈,明清人是我的祖父,唐宋人是我的曾祖,魏晋人是我的高祖,先秦人是我的天祖。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文章经不了五世,才华早已散尽,太难作出好文章。有时候想想,应该跨过民国,明清是我家大门。

最近心境大变,作了些文章,自忖略有些进步。作文心态总是在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未必。文章家事,文章为业,并非好事。文章事偶尔令人乏味,好在文章还愿意作一些的。总觉得文章是一个人的命。作文人手提竹篮子打水,看谁能捞上来鱼虾、泥鳅、黄鳝,甚至甲鱼。前几天去巢湖,在岸边散步,浅水处一只甲鱼朝天点头,真是咄咄怪事。

人生不过竹篮子打水,也想有所获。旧家门口有一大池塘,夏天我们在竹篮子撒一点剩饭之类沉入水中,过片刻猛然提起,常有鱼虾之类钻进去觅食,来不及躲避,甚至还有泥鳅。一天下来,可得一盘干虾,用来炒辣椒,又咸又香又辣,是农家极好的下饭菜。只是可怜那些鱼虾,本为求生,岂料速死,世间事都如此,人应该珍惜此岸花好。竹篮子打水,未必都是一场空。

摘自:2023年02月08日《安庆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樱桃   师友   竹篮   鱼虾   家书   元宝   清凉   打水   人生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