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废除宰相制:1380年大明王朝官职变化的背后秘密

#历史开讲#

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罪,诛杀任职左丞相的胡惟庸,这就是明代非常著名的“三大案”之首——“胡惟庸案”。

胡惟庸被杀以后,朱元璋就废除了宰相制度,取消中书省,并且规定后代子孙皆不得再设立丞相。

胡惟庸案

宰相的事务交由六部处理,皇帝直接统帅,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胡惟庸也许真的有过谋反之心,明初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在明朝建立以后,多居功自傲,很难不引起朱元璋的疑心。

杀胡惟庸是个幌子,想要废除宰相制才是真实目的,不过虽说“女人心,海底针”,但是皇帝的心思你也别想猜到,朱元璋的真实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

胡惟庸之案结束后,宰相制度也就此结束,而这又是我国官职的一个重大变化,这之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宰相的前世今生

“宰相”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韩非子》《吕氏春秋》等文献中。“宰”有主持的意思,“相”则是辅佐。

那就很容易可以理解“宰相”的具体职务了,替君王主持朝堂会议,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宰相制度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中国的宰相制度大体上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相卿”演变而来的,到秦朝正式确立。

宰相制度是我国古代官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秦正式确立,到明朝1380年被废除,宰相官职的变化,背后潜藏着一定的因果逻辑和故事。

秦朝建立以后,嬴政结合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的政治制度,自称始皇帝,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并且设置“三公”管理中央政府的事务,而丞相是三公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三公九卿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的宰相制度正式确立,成为封建专制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随之而来的是,相权与皇权的爱恨纠缠。

在皇权专制背景下的封建君主时代,宰相制度一定只能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附庸和陪葬品,因为它随国家出现而产生。

如果它威胁到皇权,那么它必然是皇权专制的牺牲品。秦始皇虽然设立宰相一职,并让他统领百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对于宰相的权力,秦始皇是一直控制在自己手中的。

从“三公”的设立便可以一探究竟,就是害怕宰相专权,所以又设置太尉和御史大夫来分走一些宰相的权力,例如军事和财政,而实际上掌管军事的太尉一直是皇帝呀。

对于宰相的选拔也是非常严格的,他的出身和地域来源,都要受到调查,可见皇帝是一直提防着宰相的,通过各种办法来牵制相权,实现皇权的高度集中。

汉承秦制,宰相制度也被保留了下来,同时随着皇帝对中央集权的认识越来越高,对相权的限制也是越来越多了。

汉初,皇帝对丞相是非常客气的,共商国是,希望改变秦末的社会惨状。这时,丞相就有点,给点阳光就灿烂了,开始不听皇帝的旨意了。

相权迅速膨胀,皇帝怎么能坐视不管呢?汉武帝继位以后,大大小小一波操作,地方上推恩,中央上内外朝,皇权得到了加强,相权开始走向下坡路。

隋唐时期,是我国宰相制度完善的一个关键时期,政治制度不断改革,最终形成完整的政令执行体系,即“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后,宰相的权力更小了,被一分为三,虽有宰相头衔,但是相比于前朝的宰相,这个宰相可就“窝囊”多了。

再加上有“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等头衔的加持,宰相权力不断被分割细化。

大体上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宰相制度更加成熟和完善,各部互相牵制,相互监督,形成比较完善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

对于宰相个人,他的权力是变小了,但是整个政治行政效率、国家体系是更上一层楼。

到了宋朝,宋太祖吸取了唐末五代的教训,对宰相又是一个大下狠手,在“三省”之外另设一机构,对宰相的权力再次细化。

这个时候,宰相只能管理民政了,财政、军政早就是过去式了。

不仅如此,以前宰相地位高的时候,可以“坐而论道”,现在和那些文武百官一样,都要站着与皇帝讨论国家大事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直接拍板,废除宰相制度,都不用再一分为三、一分为二去弱化宰相的权力了,从源头上给切断。

秦汉起,明初末,例行一千多年的中国宰相制度,在朱元璋这里被全盘否定和彻底终止。

皇权与相权,是不可能你好我也好的,在封建专制集权的时代背景下,宰相只会是权力斗争的陪葬品。

1380年,废除宰相后的明朝官职变化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一纸诏书,杀了宰相胡惟庸,废除了宰相制度,似乎是一了百了,不会再威胁到皇权了。但是,一些问题也相继而来,明朝的官职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宰相的存在,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一些不是特别紧急的,由百官商讨一下,定出结论,皇帝只需过目一下即可,剩下的就交给丞相和下面的大臣去办了。

但是,朱元璋这一下子切断了宰相制度,所有的国家大小事都需要皇帝亲历亲为,文书工作的繁重是难以想象的。

据历史记载,洪武十七年,仅仅七日,需要朱元璋直接处理的政务就多达三千多条,这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

皇帝也有想要开小差的时候,也想在工作的时候偶尔摸个鱼,后花园的花应该开了,朕还没有时间赏花呢?

所以啊,作为最高决策者的皇帝,面对如此浩瀚的文书工作量,开始怀念起有宰相的日子了。

但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皇帝又开始想其他的法子了,重新设立一个合适的辅助机制,比宰相更“听话”一点。于是,明朝的中央决策体系,需要再一次变革。

废除宰相制度后,原来的大部分宰相权力收回了皇帝手中,也有一部分决策权流入六部等一些重要部门。

这些部门官员除了日常的上奏、议事以外,也参与到了朝廷中央的廷议、廷推等决策中,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维持原来的效率。

皇帝掌握着最后的大权,一切事情以他的判断为准,是中央决策权力的唯一合法出口,这对皇帝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要像“圣人”一样,一点儿差错不能有。

明朝几百年在位的皇帝,大概就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勉强合格吧。毕竟这个要求太高了,而明朝中后期的君主大多是昏庸不学无术的。

如此之下,明朝的政治体制还能运行两百多年,那一定是有其他的官职补充或者代替了宰相,这才可能解释得通。

宰相制度废除之后,一个新的机构诞生了——内阁。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不到两个月就设立了内阁,帮助自己处理一些政务。

内阁的基本组成就是“四殿二阁”,即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谨身殿以及文渊阁和东阁。

内阁中实权最高,任职时间最长,最得皇帝欢心的阁臣,被称为首辅。首辅制是内阁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内阁制在某种程度上是首辅对皇帝负责制。

殿阁大学士引起了皇帝的重视,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些辅政人员,偏向于今天的秘书工作,当时也没给他们什么头衔,就叫他们作“四辅官”。

“四辅官”以前也没做过这些工作,办起事来,皇帝也多不太满意,因此很快就被废止了。

明成祖时期,殿阁大学士被特定为皇帝顾问,不过也没什么决策权,最后的决策权还是在皇帝手中。但是这一制度也就默认确定了。

后面,由于皇帝本人决策的需要,殿阁大学士逐渐可以参与到国家事务上来了,真正成为中央决策体制一个有效的补充部分。

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怠政,长期不上朝,政务由内阁处理,司空见惯,而内阁最高长官首辅也就成为了最高执政官员。

内阁在发展中的职权也是不断扩展的,除了主要地参与机要事务,还包括票拟、草拟诏旨。

我们今天简单谈一谈这个票拟权,票拟最早是在正统时期。

票拟的流程很简单,就是官员把奏章送到文渊阁,由内阁大学士拟定皇帝的处理意见,再用小票墨书贴在奏章上,送给皇帝批阅。

票拟之后呢,再由皇帝批红,这件政事就算得到解决了,再交由下面的官员去办理。

明朝后期的皇帝因为年幼或者昏庸,连批红的权力都不再经手,直接交给司礼监掌印太监批红,皇帝是一点儿决策权都没有了。

朱元璋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收回的决策权,在自己后代的手中又下放了,还是被司礼监太监控制的。

官职变化背后的秘密

官职变化,人员调动,这背后也很难去具体讲有什么样的秘密,只是去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罢了。

前面我们提到过,宰相制度是因为国家而兴起产生的,我国古代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相权和君权那一定是一个矛盾争执的关键所在。

这两者就是在不断周旋,但是无论如何,皇帝都不会让相权过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它一定是在皇帝的控制之下的。

话说,朱元璋虽然废除了宰相制度,但是相权是一直存在的,它只是换了个形式而已,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政治制度的合理运行,就是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皇帝想要只手遮天,是没办法做到的。

只是在某个历史阶段,谁的权力更大一点,谁又是站在下风口。而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才会让这个制度越来越好,更加合理有效。

宰相制度的存在与否,都不是衡量一个制度好坏的唯一标准,我们要跳出历史的局限,宏观去看待这件历史事实

参考资料:

《从事必躬亲到垂拱而治——论明朝国家政治体制的演变》方志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宰相   官职   大明   明朝   王朝   皇权   大学士   丞相   内阁   封建   政治制度   皇帝   权力   秘密   中央   制度   国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