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潜伏台湾42年,新婚9天便与妻分别,70岁回到大陆才知儿孙满堂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8年,一位潜伏42年、满头银发的老人乘着游轮,回到了广东老家。

42年将近半个世纪,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连老家都焕然一新,和以往大不相同。

回想起曾经的岁月,老人不免潸然泪下,当年他刚结婚9天,就接收到组织的命令。

为了家国大义,他离开了新婚妻子,在台湾成为了一名地下工作者。

再次回到家乡,他已经70多岁,他不知道妻子是否健在,也不知道多年来家中的情况到底如何。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妻子居住的地方,两位老人相拥而泣,互相诉说着几十年来的思念以及苦楚。

这位在台湾潜伏多年的老人到底是谁?他的妻子是否一直等着他?他在台湾潜伏期间经历了哪些事?

爱国青年为了躲避国民党抓捕,逃到小村庄

1987年,台湾发布了允许回大陆探亲的政策,一时间,喜悦激动的情绪弥漫在整个台湾地区,为了这一天,许多人等了很多年。

在回乡的人群中,有一位名叫叶依奎的老人身份相当特殊,明明他是广东人,却拥有一张台湾籍的身份证,而这一切还要从1950年的一天说起。

图源网络

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之后,一方面抢占台湾的资源,另一方面在岛内查找中国共产党的下落,只要有一点风声,一点线索,国民党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叶依奎原名谢汉光,是一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士。

1945年,在组织的安排下,他潜伏到了台湾地区,表面上是台湾林业实验所的所长,实际上是我党地下工作者,在台湾宣传我党的进步思想。

国民党最终得知了他的真实身份,开始追捕他,而他提前得到了消息,逃到了台中的南屯村。

当时,谢汉光的裤子上沾了很多泥巴,因为紧急赶路,他又累又饿,浑身无力,就坐在路边稍作休息。

有位老农远远看见了他,老农心地善良,走到了谢汉光的面前,询问道:“小伙子,你怎么坐在路边呀?”

谢汉光见老农朴实热心,就向老农求救:“好心人,我正在被人追赶,你能不能救救我?”

老农看他衣衫褴褛,也不像什么坏人,就点了点头,不过老农还是怀着好奇心问了一句:“小伙子,什么人在追你?”

谢汉光虽然信任老农,但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可暴露,因此他撒了一个谎,表示国民党不顾他的要求,逼着他参军,无奈之下,他才成为逃兵,一直被国民党追赶。

老农知道国民党经常抓壮丁,没有怀疑谢汉光说的话,将他领到了家中。

老农给谢汉光打了一盆水后就忙着做饭,在昏暗的烛光下,谢汉光在老农家中草草吃了一顿饭。

他知道老农家中暂时是安全的,可如果一直住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把顾虑告诉了老农。

老农把他带到了深山的一个破旧木屋,这个小木屋位置相当偏僻,外地人根本找不到。

谢汉光安心在木屋生活了一段时间,偶尔需要粮食的时候,他会给老农一些钱,让老农帮忙采购物资。

一个人在深山里生活,难免感到孤独。

图源网络

晚上,山风吹过树林,四周都是树叶沙沙的声音,这个时候,谢汉光总会回忆之前的生活。

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生下了11个孩子,他在家中排行老二。

家中虽不富裕,但父母竭尽所能把孩子们送到学校,谢汉光在学习上天赋过人,凭借优异的成绩,在1940年考上国立广西大学。

那个年代,一个村里能够出现一个大学生,是难得的大喜事,为了给谢汉光道喜,也为了沾一沾村里这位文曲星的光,村民把谢家的门槛都要踩塌了。

高中的喜悦以及成就感,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在大学,他依然闪闪发光,还结交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

他们都有着远大的抱负,希望学成之后,能够为祖国出一份力,也是从那个时候,革命的种子在几个人的心中发芽。

大学的时光总是自由又短暂,很快就到了各奔东西的时刻,在同学的介绍下,谢汉光进入柳州农场工作。

他的工作能力格外突出,除此之外,他还有极强的合作意识,经常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术,耐心地传授给其他人,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成为了农场的主任。

大学的时候,谢汉光和朋友们就了解到许多共产党的故事,思想有了很大的提升,经常和朋友们一起上街参加抗日活动。

在农场工作时,只要有机会,他就会阅读共产党人创办的进步报刊,这让他更加渴望能够拥有一个为国效力的机会。

他是否能够等到这个机会?

工作出色,能力突出,是一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

谢汉光在农场工作的时候,国民党加紧了对我党的迫害,导致我党很多工作难以展开,只能隐藏身份,悄悄地开展地下工作。

当时的谢汉光没有想太多,遇到落难的共产党人士,就会利用职务之便,让党员在他工作的地方暂时躲避国民党的搜索。

右一为谢汉光

他的无心之举,为他之后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也让他的口碑以及名声越来越好。

桂林的共产党人得知谢汉光可以帮助他们,大家有困难都会找到柳州农场,渐渐地,谢汉光把农场发展成了一个地下情报站,传递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党组织知道他的成绩后,相当认可,也一直把他的功绩记录在册。

谢汉光在进行情报工作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将农场经营的很好。

然而1944年,日军攻打了桂林,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开始了逃亡生活,谢汉光也跟着难民部队,一路乞讨,从桂林走到了四川。

逃难之路并不好走,很多时候,连一口馊饭都讨不到,而山上和路边的野菜也早已被挖空,甚至连树上的叶子也被吃光。

饥肠辘辘的他被饿出了胃病,体重直线下降,整个人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差点就在半路丢失了性命。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过上了稳定的生活,成为了一名中学的老师。

不用再每天受冻受饿,谢汉光觉得这样的日子相当舒心,本来他已经决定将自己剩下的日子都贡献给教育事业,但在1945年,大学老师的一通电话,让他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图源网络

陷入沉思的谢汉光突然被一阵山风吹回了现实,听着山林里各种动物的叫声,他认为在深山长期居住不安全,便决定寻找新的出路。

他还没有找到出路,南屯村的村长就找上了门。

原来,村长发觉老农总是一个人上山,就起了疑心,把老农喊到了家中,询问老农多日来的异常举动。

村长在村庄有着极高的威望,老农不敢撒谎,将谢汉光的情况全盘托出,并带着村长找到了深山里的谢汉光。

村长见谢汉光是一个面善的小伙子,加上村子也经常深受国民党的迫害,不由自主心疼起了谢汉光。

刚好村里有一位名叫叶依奎的年轻人下落不明,村长就让谢汉光顶替了叶依奎的身份,村长还交代村民们不要说漏嘴,一定要严守谢汉光的身份。

村子里很少有外人到来,谢汉光突然住进了村里,大家都不习惯,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所有村民都对谢汉光有所改观。

谢汉光大学所学的专业与农林有关,还有过一段农场的工作经历,因此掌握很多农业技术。

能干的他,不仅将自己的田地打理的井井有条,还会将自身的技能无私地传授给村民,大家自然而然喜欢上了善良的他。

随着和村民越来越熟络,许多好心的大妈打算为谢汉光说媒,谢汉光拒绝了大妈的好心,因为他始终记挂着结发妻子。

而他和妻子相遇的经历巧合的如同一本故事书,当年老师在台湾工作,希望他能够到台湾一起宣传我党的思想。

谢汉光觉得老师所说的工作意义重大,答应不久之后前往台湾。

交通不便利,没有直达台湾的飞机,谢汉光必须先到达香港,再从香港乘坐船只在台湾登陆,期间,他遇到了为之心动的另一半,女孩名叫曾秀萍,温柔娴静,笑容甜美。

两人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而谢汉光前往台湾的计划也因为女孩暂时搁浅。

之后,他为什么再次动身前往台湾?

隐姓埋名42年,再回家乡,儿孙满堂

当时他已经快30岁了,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到了能够上学堂的年纪,好不容易遇到了钟情的对象,他不想放弃难得的机会,便向曾秀萍告白了。

曾秀萍也被温文尔雅的谢汉光吸引,答应了他的告白,两人组建小家后,在一起的每一刻都甜甜蜜蜜。

图源网络

可惜他们一起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久,几天后,有位同志找到了谢汉光,表示组织此时需要他到台湾进行潜伏计划,让台湾老百姓对我党有更多的认识。

谢汉光知道日本人投降并不意味着革命已经完全胜利,还有许多恶势力需要铲除,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革命工作,他义不容辞,因此决定前往台湾。

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贤惠的妻子,他知道自己一旦离开,根本无法确定归期。

那几天,谢汉光总是紧锁眉头,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断叹气,妻子发现他的异常,主动询问道:“汉光,你近期是否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他拉着妻子的手,开口说道:“我要到外地工作很长时间。”

说完这句话后,他就垂下了头,其实他还想让妻子在家等着他,但他觉得这句话太过沉重,所以他说不出口。

曾秀萍知道丈夫的顾虑,回握着丈夫的手,温柔应道:“你放心去工作吧,我会在家等你。”

曾秀萍一直坚守着诺言,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等待丈夫,而她也坚信丈夫迟早会归家,如果她得知谢汉光在台湾差点丢了性命,或许当初她不会同意谢汉光前往台湾。

谢汉光在台湾站稳脚跟后,组织派了不少的同志前往台湾,帮助他开展宣传工作,其中有三个人,正是他大学时期的好朋友:梁铮卿,张伯哲,陈仲豪。

他们印刷了大量《光明报》,通过报纸帮助当地人了解大陆和中国共产党,还把报刊送到了学校、图书馆等地方。

《光明报》的影响范围很广,以至于一些公共场所都能见到该报纸的身影,同时,他们的行为也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

消息传到蒋介石的耳中,为了禁锢台湾民众的思想,蒋介石发动了恐怖的活动,一方面抓捕我党人士,另一方面收缴《光明报》等进步刊物。

陈仲豪

很多被捕入狱的同志守口如瓶,无论国民党使用怎样的酷刑,都不愿意透露任何消息。

就在国民党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抓到了我党在台湾的主要领导人蔡孝乾,此人参加过长征,然而他被屈打后吐露了我党情报,供出了900多名党员,梁铮卿,张伯哲也在名单中。

而谢汉光能够死里逃生,是因为张伯哲给他寄了一封信,让他立刻离开工作场所。

事后,谢汉光才知道好友经受了非人的折磨,而这场恐怖活动期间,一共有14到15万人被捕入狱,蒋介石的残暴可想而知。

谢汉光在南屯村隐藏身份几十年,直到台湾对大陆开放,他才敢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见到妻子苍老的面容,谢汉光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妻子为他擦干了泪水,并告诉谢汉光,他们有一个儿子,儿子早已结婚,育有三个孩子。

想到自己儿孙满堂,谢汉光露出了笑容,在家中休息几天后,他就将自己在台湾多年来的情况写成了报告,交给了组织,希望能够恢复党籍。

由于他的情况太过特殊,加上几十年的变动,许多资料无迹可查,党员身份一时很难恢复。

这时,谢汉光打听到曾经的战友陈仲豪在汕头文教部门工作,便给战友写了一封信,希望战友能帮助他证实身份。

在陈仲豪的帮助下,1995年,谢汉光恢复了党籍,组织也给予了他应有的补贴。

他托朋友将台湾的家产全部变卖,在老家买下了一栋小房子,和妻子安享晚年。

像谢汉光这样的老兵有很多,他们为了国家,选择隐忍、选择牺牲、选择勇敢,义无反顾的成为地下工作者。

他们凭着满腔的热血以及对革命的热爱,一路坚持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台湾   老农   儿孙满堂   我党   村长   国民党   农场   新婚   家中   妻子   身份   大陆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