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亟需国家政策的支持

面对欧美国家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亟需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创新,而这种创新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目前看中国在人工智能的某些领域已经做得很好了。截止2021年6月中国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1万件并首次超越美国,只不过这些专利大都分布在安防领域和金融领域。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分布图

所以中国不缺科学家,从来也不缺聪明的能干的科学家。远的不说就说现在仍然活跃在第一线的人工智能专家就有姚期智(图灵奖)、张宏江(微软亚洲工程院)、李飞飞(ImageNet)、贾扬清(Caffe)、何凯明(ResNet)等一众大佬。

人工智能领域的华人科学家

虽然他们还无法和图灵、香浓、辛顿等一众大佬比肩,但是至少在人工智能领域出现了华人的身影。唯一可惜的是这些大佬的主要贡献都是在国外完成的。那么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在国内完成呢?如果我们也给他们提供同样宽松的科研环境他们是不是也能创造出同样的科研成果呢?

现在,我们用于盯人盯钱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够用了,没有必要再造那么多的门禁和摄像头。我是不是应该鼓励科学家在人工智能基础领域做一些突破呢?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曾几何时我们的文明也无比辉煌过。那时候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哪一个不是顺应民意、突破万难、功在千秋的伟业。

人工智能时代,中国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小到芯片大到无人战机,从硬件到软件我们都处于被动的地位。

无人战机

但是我相信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绝不会跪在那里乞求上帝的怜悯,更不会掩耳盗铃般的自吹自擂。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科技环境。如果天天查、罚、管、要那谁还敢去创新,创新哪有不失败的?难道因为害怕失败就坐以待毙吗?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们多么希望领导过来问问我们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其实我们也不要多,只要在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上能够保证创新者和发明人的权益这就够了。

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工智能时代一个专家的知识储备是无法和拥有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相比的。而人工智能所用的大数据则是全体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创意都将汇聚成智慧的海洋。

智慧引擎

所以我们应该鼓励人们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扼制创新。在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必将来源于人民,同时创新的红利也必须返还于人民,只有这样我们的创新才能生生不息——取智于民反利于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人工智能   后羿   大佬   伟业   领域   战机   中国   科学家   亟需   智慧   政策   国家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