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高端品牌进阶之路

中国制造业中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价格屠夫。

一个产品只要中国人会做了,价格肯定大幅下降。这也是过去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摧城拔寨最有效的武器。但是,中国企业也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就是基本不太会打造高端品牌。

高端品牌不是奢侈品品牌,比如苹果是高端品牌,爱马仕是奢侈品品牌,高端品牌面对更大的市场,更具备可复制性,对社会价值的满足也更充分,而奢侈品还是一个小众的特殊市场。

高端品牌可以大概理解为用户在基本的功能价值之外,心甘情愿为产品支付溢价。比如苹果,在打电话、发微信、玩游戏这些功能价值角度,vivo、oppo也不差,但苹果能够卖到六七千,vivo、oppo只能卖一两千。

oppo、vivo都是两千多亿的销售额,但还是亏损状态。

打造高端品牌,对中国企业已经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再像过去一样专注于性价比,成本效率,渠道返利等等,即便企业的规模跑到很大,也不赚钱。

不是性价比不好、不对,而是中国已经过了那个阶段,我们已经没有了成本优势,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可能还干不过越南企业。

而且在国际上,如果全球市场用户仅仅因为便宜来买你,那也证明你并没有建立起国家影响力,也没有让用户认同的文化价值。

那么如何打造高端品牌?

高端产品不是把价格定高,给渠道更高返利,就能卖出去。

美的够大,够有钱,一年3000多亿销售额,算得上是中国头部公司。但就是做不好高端,推出的高端品牌colmo一直不见起色。

如果让我们从现有的高端品牌中通过归纳法总结规律,大概可以找出下面这些方法来打造高端品牌。

比如极简的设计,高级的审美,这是我们从苹果身上看到的。

再比如,极致的体验和服务,总是能够超出用户的预期,让用户觉得哇呜,这是我们从蔚来汽车身上能看到的。

再比如,独特的科技,我能做到别人做不到,这是我们从戴森和特斯拉身上看到的。

还有吸引超级用户围绕在品牌周围,他们带来了一种吸引力结构。这是我们从lululemon身上看到的。

他们都是高端品牌,但是打造高端品牌的路径似乎不一样。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又该学习谁呢?

很多同学都知道我在混沌大学当老师,在混沌,我们崇尚从本质出发来思考问题,以演绎法而不是归纳法来构建认知系统。

那么什么是本质认知?

如果在一个领域里,我们要找到一个说法可以推导出其他所有说法,这个说法就是对这个领域最本质的认知。

这种思维方式在混沌大学叫做“一思维”。

如何用一思维来理解高端品牌?我们再引入一个概念叫品牌能量,用户对待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情感能量层级,从低到高大体上分为工具,信任,喜爱和敬仰,能量层级依次升高。

高端品牌的能量层级至少在信任以上,如果只是在工具层,用户使用你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也没有情感连接,它最在乎的就是性价比,这就是中国企业最擅长的。但是往上看,信任,喜爱和敬仰,这样的情感能量,我们对生活中的人才有,而且是一小部分人才有的情感。

我们思考一下,那些高端品牌,是不是具备了从信任,到喜欢,到敬仰的某层次的能量。原来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连接,现在我们要求一个品牌,一个企业要具备。

那底层是什么?答案是,这个品牌,它自己就是一条命。

只有工具属性的产品,还不是一条命,还不能跟人情感互动。想让企业真正成为高端品牌,首先,你要把它当成一条命。这是混沌一思维带来的最大的认知改变。也是我认为一思维在打造高端品牌这件事情上能提供的赋能。

一思维传承自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本质是本体在现实世界的映照,基于一个本质认知起来构建一个系统。

那些高端品牌的创始人,他们都是拥有了某种坚实的理念,乔布斯,马斯克,甚至罗永浩,都是这样,基于这个理念,创造了一个系统。公司和品牌,是长在他们的本质认知之上的,他们都有极强的“创造感”而非仅仅是“生产感”。是我创造了什么东西,而不是我生产了什么东西。他们创造的东西可能不一样,但是美美与共,各美其美。

他们成为高端品牌的表现和路径似乎不一样,但在底层,有相同的结构。

我们大部分中国企业之所以无法打造高端,首先是在认知水平上没有信心,在领导力上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不能引领什么。

搞定生产,搞定效率,搞定渠道,搞定管理,似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实现。但是实现某种理念创造,精神感召,这种领导力,似乎就没有信心了。而没有这种精神感召力,我们打造的品牌,也就不能自己成为一条命。它是一条命,它才能跟用户做情感互动,外在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称之为的高端品牌。用户愿意为那种情感互动和精神感召支付溢价,但这只是结果。

不是人人都有这种理念召唤能力,我认为混沌大学一思维的最大价值,是给了我们一个修炼这种能力的抓手。在混沌,我们看企业与自己的关系有几种,一种是for me,这个企业是为了成就我,并完成我们目标的。比如黄光裕经常跟团队说,你们不要耽误我赚钱,大概就在这个层次。

第二种是by me,哎呀这个企业就靠我了,我负重前行,我拉着它往前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关系,叫through me,这个企业自己也是一条命,只不过是经由我出现而已,我不是它的主人,我也不是它的仆人。它是另外一个主体,它有自己的主体性。我们的作用,是帮它成为它自己。

是不是说的有点玄乎了?就打造个高端品牌而已,还上升到哲学层面了,确实是这样,哲学不是无用之学,其实是大用之学,只不过“有用”是我们的追求,不是哲学的追求。哲学并没有兴趣通过“有用”来please我们。我们自己要想办法让它有用。

在混沌,我们把一思维在商业战略场景的应用称之为“一战略”,一般的战略思维是我在A,我想去B,怎么去。当然实际上,只有极少极少的公司,真正准确到达了B。而一战略是,我在A,不是追求如何去B,而是击穿A,持续通过创造价值击穿A。在高端品牌这个事儿上,就是找到底下那个理念,击穿这个理念,让品牌变成一条命。

最开始它可能依托创始人,后来它自己长起来了,去完成自己的生命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中国企业   进阶   品牌   层级   混沌   认知   能量   本质   思维   身上   理念   哲学   价值   情感   用户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