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烂将军”张开泰:烂吃、烂睡、烂打,身中11枪而不死的奇人

张开泰是一个人。是一个绝对能令你永难忘怀的怪人奇人。

在他充满传奇性的一生中,也不知做过多少传奇的事,任何地方所听说过的事迹都令人称奇。

张开泰原名吴伯雅,1905年出生于崖县藤桥乡(位于现在的三亚市海棠区)风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当地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绰号“三烂将军”。

所谓“三烂“指的是他“烂吃、烂睡、烂打”;“烂吃”就是吃树皮、吃草根、南瓜叶就野草;“烂睡”就是水里能睡,扁担上能睡,在任何恶劣艰苦的环境里他都能睡着;“烂打”就是在打战时,视死如归的猛冲猛打。

张开泰七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他只得与母亲,哥哥和两位姐姐耕农度日,那时候的他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却很幸福。

张开泰很能吃苦,放牧种地,砍柴打鱼,他样样都干,后来一家人省吃俭用还送他去读了三年私塾。

就是这三年私塾,给张开泰的人生开启了另一扇大门,虽然家里穷无法供他继续读书,可是却没能阻挡张开泰求知的脚步,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阅读能够得到的一切读物,有时候是书籍,有时候是印刷的广告单页。

就是从这些读物中,他明白了许多道理,正是书中那些英雄人物深深的影响了他,让他成为了一个性格刚毅,胆大心细,爱打抱不平的人。

1920年,村中的恶霸蒙燕书霸占了他家8亩田和村里的600亩公田,张开泰很是愤慨,于是他组织了穷人开始与恶霸斗争,而这一年他才15岁。

1925年,国民党在当地四处鱼肉人民,为非作歹,张开泰便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将前来村里抢劫的军阀宪兵击退,还夺取了12支枪,紧接着他又领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烧毁木偶神像1000余个。

张开泰这一举动,遭到了国民党疯狂的反扑,还对他下达了通缉令。为了避开国民党的搜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

在他东躲西藏的日子里,张开泰遇到了共产党员陈世训,经过陈世训介绍,他毅然决然的参加了革命,不久之后,他便被委任为崖县农会委员兼林旺乡农会主任。

1926年8月,根据上级的命令,张开泰被派往嘉积仲恺农工学校学习,也就是在这里,张开泰由教务主任陈秋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党。

1927年,琼崖“四·二二”反革命事变之后,上级派张开泰返回崖县东部的藤桥地区进行革命活动。

张开泰来到藤桥地区后,开始建立党部,并秘密成立"维持公正会",并暗中挑选队员,组织武装力量。

同年冬,张开泰就成功秘密装备了一支200多人的农民武装部队,部队经过短暂的训练后,张开泰就带着队伍配合红军消灭了国民党藤桥警察署和商团,缴获50多支长短枪

有了枪和实战经验后,张开泰将这支200多人的队伍改编成了红军补充连,并驻守在藤桥。

这一次的袭击让国民党十分恼怒,于是国民党开始了反扑,张开泰组织队伍和周边的民众奋起还击,击退了敌人,还击毙敌人30多名,然而这一战张开泰因为作战时勇猛冲锋而身中两枪。

后来,张开泰伤愈后继任红军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

1928年3月,国民党县长王鸣亚大肆招兵买马,很快就纠集了1000多号人,并包围了藤桥。

面对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张开泰一面组织队伍奋战,一面安排路线撤退,然而在撤退的时候,遭到了伏击,张开泰脚部中两枪。

张开泰以拼命三郎的勇气带着队伍冲出包围圈,流散在山林之中15天,由于没有粮食,他只能带着伤啃树皮,吃草根,由于受了伤,他身体极度虚弱,经常在扁担上,石头上,树杈上睡觉。

当他们联系上红军第三营的时候,途经路岭时,又与国民党叶肇部队奋战2天,由于敌众我寡,张开泰只得下令再次转回到山林中,而这一次交战,张开泰又身中9枪。

这一次战斗,张开泰身中11枪,后他拖着满身的枪伤返回崖县种田岭养伤,在缺少医疗条件的情况下他战胜了死神,成功创造了奇迹。

1928年底,张开泰召集失散的队员,开始白手起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他恢复了党组织,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1929年冬,上级命他前往琼山县任第二区委书记,为了能够迅速恢复被国民党破坏的基层组织,张开泰乔装打扮,孤身前往敌占区,组织秘密分队,铲除了坑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大魔头林海豹。

恢复琼山县的基层组织后,张开泰又接到了新的任务,随后返回陵崖县委任政委。

1932年,国民党加大了围剿的我军根据地的力度,由于敌人的突然袭击,与组织无法联系,成了一盘散沙,张开泰根据严峻形势做出了转移的命令,他带着陵崖县委及幸存的红军来到了崖西地区。

由于与组织无法联系,张开泰一行人成了孤军,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张开泰索性带着人员回到了老根据地仲田岭。

1933年,张开泰一面教书维持队员的生活,一面四处打探情报,然而最终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关在大狱长达四年之久。

在狱中,张开泰受到了国民党非人的折磨,经常被吊起打得死去活来,有时用烙铁烤烫,有时用辣椒水往鼻子里灌,有时候被游街示众,但是无论敌人如何折磨,张开泰始终没有投降。

“西安事变”后,经上级党组织的营救,张开泰才获释出狱。

出狱后的张开泰被安排到敌后担任政工队长,主要工作是负责宣传抗日和组织群众,并发动青年人参军,以及联系失散的老革命党员。

1939年,张开泰担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指导员,后又担任第二大队长。

9月,张开泰带着独立总队第二大队袭击了西路仁兴市的日军据点,击毙了日军20名,夺取了轻机枪1挺和两具掷弹简,以及6杆步枪。

由于第三大队的队长在战斗中牺牲了,张开泰奉命担任第三大队的队长。

琼崖独立总队战士

为了提高士气,张开泰决定为原三大队队长报仇,于是他联合政训员陈石,在西南临委和儋县党组织的支持下,发动了民兵和武装群众3000多人,并包围了那大据点长达12天

日寇在12天的围困下,弹尽粮绝,最终投降,此战击毙日寇100多人,俘虏日寇80多人,缴获步枪70余支,这一战不仅为原队长报了仇,还鼓舞了全体抗日官兵的信心。

1941年8月,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决定东进,由张开泰带领三百人先前开辟根据地。

为了能够稳定根据地,张开泰决定在乐东县黑眉岭给日军的运输队来一次伏击,当日军的运输队来到伏击路段时,张开泰命令攻击。

这一战张开泰以零伤亡的代价击毙日军100多人,捣毁敌人7辆油车,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为了能够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张开泰在黑眉岭驻扎,以逸待劳等待下一波日军的到来,结果却碰上了日军的正规部队,双方激烈交火七天七夜,最后击毙了日军警备队一名司令官,这才取得了胜利。

之后,张开泰立即撤出黑眉岭,转战其他县,历时3个多月,行程约2000多公里,终于完成了上级东移的任务。


1943年,张开泰开始担任政治工作,主要负责地区建党建政和武装建设,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张开泰任边海区地委副书记、副专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开泰被调到华南分局党校任副教育长。

1954年,张开泰任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后因为组织内部问题,他又被调往海南任中共琼山县委副书记,不久之后他便担任了中共海口市委书记处书记。

文化革命的时候,张开泰受到了污蔑,他成了“叛徒”和“走资派”,经常被红卫兵拉到街上游行,致使他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也因此引发旧疾,使得病魔缠身。

1978年9月,张开泰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与世长辞,终年73岁。


最近因眼睛看到的东西都是双影子,文章中难免出现错字,望各位多多见谅和不吝斧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琼山   总队   根据地   奇人   日军   红军   国民党   大队   队长   将军   敌人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