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灭亡后晋,后汉当立

947年正月,后晋的文武百官在大梁城北远远地向后晋出帝石重贵辞别,然后改换白衣纱帽,迎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全都在路旁伏服请罪。耶律德光头戴貂帽,身披貂裘,内裹铁甲,立马于高岗之上,命令归降的百官起立,改换服装,安抚勉慰百官。

石重贵和太后在封丘门外迎接,耶律德光推辞不见。耶律德光进入大梁城门时,百姓们都惊呼地跑掉了。耶律德光登上城楼,命翻译告诉百姓们:“我也是人,你们不要害怕!我要让你们休养生息。我无心南来,是汉兵引我来到这儿的。”

初五,耶律德光封石重贵为负义侯,安置在黄龙府。黄龙府就是原慕容氏的和龙城。耶律德光派人对李太后说:“听说重贵是不听母命才落到今天的下场;您可以自行方便,不要和他一起同行。”太后说:“重贵侍奉我很恭谨。他的失误是,违背了先君的意志,断绝了两国的交欢。现在有幸蒙受大恩,保全了身家性命,我做母亲的不随着儿子,又往哪儿寻求归宿呢!”

初九,耶律德光改穿中原衣冠,文武百官上朝退朝一切均按旧有的典章制度。耶律德光分别派出使者,将诏书赐给原后晋的各个藩镇;各藩镇都争着上表章称臣,凡被召的没有不快马到达的。彰义节度使史匡威据守泾州不接受命令。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把来传诏书的契丹使者杀掉,率领秦、阶、成三州投降后蜀。

耶律德光杀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彦绅和宦者秦继,因为他们曾听从后唐末帝李从珂,杀了东丹王耶律倍。并把他们家族的资财赏赐给东丹王的儿子永康王耶律阮。

十七日,石重贵与李太后、安太妃、冯后与弟石重睿、儿子石延煦、石延宝全部向北迁移,后宫左右随从有一百多人。旧日的臣下没人敢前来迎接进见,只有原磁州李刺史在路边迎接拜谒。君臣相对泣下。李说:“为臣无能,有负于陛下。”于是把自己所有的资财献上。石重贵到达中度桥,望见杜重威的兵寨,感叹道:“天呵!我家何负于人,竟被这个贼人所破!”大哭而去。

大臣请求供给军队的粮饷,耶律德光说:“我国没有这个法。”于是就四处放出胡骑兵,以放马为名,四处抢掠,称为“打草谷”。百姓中年轻力壮的死于契丹兵的刀口,年老体弱的填于沟壑,从大梁、洛阳的辖区直到郑、滑、曹、濮各州,几百里地的地面上,财产牲畜几乎抢掠一空。

耶律德光对大臣说:“契丹大军三十万,平掉了后晋,就应该发给丰厚的赏赐,要赶快准备操办。”当时官府仓库里已经空竭,不知从何处而出,于是就向都城的士人百姓借钱,自将相以下都免不了。又分别派遣几十名使者到各州中借款,都用严刑相威胁,民不聊生。其实钱本不颁发给契丹士兵,都聚积到皇宫内库里,打算装车运往草原。于是内外怨恨、愤怒,开始感到契丹的祸患痛苦,都想驱逐他们了。

当初,石重贵与河东节度使、中书令、北平王刘知远相互猜忌。虽然任命刘知远为北面行营都统,但徒有虚名罢了,各军的行动,实际上他一点都不能干预。刘知远因此大量招募士兵;阳城一战,各军的散兵游勇归附于他的有几千人,又得到吐谷浑的财产牲畜,于是各藩镇中河东最为富强,步兵、骑兵多达五万人。

石重贵和契丹结下怨隙,刘知远判断他必然凶多吉少,但从未加以劝谏。契丹屡次深入进犯,刘知远全然没有拦击、入援的打算。等到听说契丹已占据大梁,刘知远就分兵守护四方边境来防备侵袭。又派遣客将王峻向耶律德光奉上三道表章:一是祝贺契丹进入大梁;二是因太原是夷、夏人杂居共处之处,守防士卒屯聚,所以不敢离镇前往朝贺;三是本应献上贡品,但正值契丹的军队从土门西入屯于南川,太原城中人心忧虑恐惧,待召还此军,道路畅通,可以送入贡品。耶律德光见表章后赐予诏书,称赞表彰,待亲自审批诏书时,又在刘知远的姓名上加上“儿”字,以示亲近,并赐给木。按照胡人的传统,受礼遇优待的大臣,才能赐予木,相当于汉人赐给几杖,只有伟王因为有其叔父的尊贵地位,才得到这种赏赐。

刘知远又派遣北都副留守太原人白文珂献上珍奇的丝织品和名贵的马匹。耶律德光看出了刘知远在观望所以不来觐见,等白文珂回太原时,耶律德光让他告诉刘知远:“你既不奉事南朝,又不奉事北朝,你打算干什么呢?”蕃汉孔目官郭威对刘知远说:“胡虏对我们怨恨很深呵!王峻说契丹贪婪残暴失掉人心,一定不能长久占据中原。”

有人劝刘知远起兵进攻。刘知远说:“用兵有缓有急,应当因时采取合适的策略。现在契丹刚刚招降了后晋的十万兵马,像老虎一样雄踞着都城,形势没有其它的变化,怎能轻举妄动呢!况且观察他们所贪图的无非是钱财物品,钱财物品得足了,一定要向北回国的。况且现在冰雪已消,气候转暖,他们必然难以久留,应等他们退去,再去占领那里,才可确保万无一失。”

南唐皇帝派使臣去祝贺契丹攻灭后晋,并请契丹允许他去长安修复陵墓。契丹不允许,并派使者回复此事。原后晋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都躲避契丹而率众投奔南唐;淮北一带的贼帅也多请求归附,听命于南唐。南唐大臣上疏道:“陛下要恢复祖先大业,现在是时候了!如果胡虏之主北上回国,而中原有了新主,那就不容易对付了。”当时南唐正在福州集结军队,没有机会顾及北方。南唐人都以此为恨事,后来南唐皇帝也很后悔痛失良机。

耶律德光召集原后晋的全部文武百官在庭中,问他们:“我国土辽阔广大,方圆数万里,有君长二十七人;而中原的习俗和我国不一样,我想选一个人作中原的君长,怎么样?”百官都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无论夷族、华夏的人心,都愿拥戴您为皇帝。”这样劝进两次。耶律于是说:“你们既然愿意让我作皇帝,那么现在要办的事,第一项是什么?”百官答道:“皇帝刚刚得到天下,应该大赦罪人。”二月初一,耶律德光头戴通天冠,身披绛纱袍,在皇宫正殿登基,庭下设置了大典乐器和仪仗卫队。百官都来朝贺,汉人都穿礼服,胡人仍穿胡服,立在汉人文、武两班中间。改国号为大辽。

刘知远听说原后晋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投降后蜀的时候,感叹道:“戎狄入侵蹂躏,中原没有君主,致使藩镇向外投靠,我身为一方长官,太感惭愧了!”于是他手下的将佐劝刘知远称皇帝尊号,以便号令四方,看各处诸侯的去向。刘知远不同意。听说石重贵北上迁徙,刘知远放出风声要出兵井陉,迎接石重贵回晋阳城。十一日,集合各军到场,公布了出兵的日期。军士们都说:“现在契丹攻陷京城,抓走天子,天下已没有君主了。能够作天下君主的,除了我们北平王还有谁!应该先确定皇帝名号,然后再出兵。”于是争着呼喊“万岁”不止。刘知远说:“胡虏的兵力还强,而我们的军威还不振,应当先建功业。这些事士兵怎能知道呢!”命左右将佐制止士兵的喧哗。

十三日,大臣三次上书劝登皇帝位。刘知远迟疑不决。郭威等劝说刘知远道:“现在远近的人心,不谋而合,这是天意呵!如果您不趁这个时候取天下,而谦让不就,只怕人心就要转移,而转移了您就要反受其害了。”刘知远听从了他们的劝进。十五日,刘知远登皇帝位。自称不忍改后晋年号,但厌恶开运这个年号,于是改称后晋天福十二年。

十八日,刘知远亲自率兵东去迎接石重贵和太后。兵至寿阳时,听说石重贵已被押过恒州好几天了,于是留兵在承天军(今阳泉娘子关地区)守卫而返回。

石重贵到塞外后,契丹人就不再提供饮食,跟随的官员、宫女都自己去采摘树上的野果和草叶充饥。到了锦州,契丹人命石重贵叩拜契丹先帝耶律阿保机的墓。石重贵受不了这种屈辱,哭泣道:“薛超害了我!”冯皇后悄悄命令随从去寻找毒药,打算和石重贵一起自杀,但没能实现。

二十二日,刘知远回到晋阳城,提议向百姓分派索取钱财赏给作战将士,夫人李氏劝谏道:“陛下靠河东开创大业,但没有给百姓们带来恩惠好处,就先要夺取他们借以生息的本钱,这大概不是新天子救民于苦难中的本意吧?现在就宫中所有的钱财,请全部拿出来慰劳军兵,虽然钱不太多,但人不会有怨言。”刘知远说:“对!”当即免除百姓分摊之议,把内府全部积蓄都拿出来赏赐作战将士,官员、百姓听到后,都很高兴。李氏是晋阳人。

耶律德光赐给赵晖诏书,命他为保义留后。赵晖斩杀契丹使者,烧掉诏书,派使者奉持表章前往晋阳。刘知远见到赵矩,非常高兴,说:“你带着咽喉要地前来归顺于我,天下是不难平定了!”赵矩劝他早日率兵南下,以满足天下人的盼望。刘知远答应了。

镇宁节度使耶律朗五,生性残酷暴虐,澶州人吃够了他的苦头。盗贼首领王琼率领他的一千多人趁夜袭击占领了南城,然后向北穿过浮桥,纵兵大肆劫掠,将耶律朗五围困于牙城之内。耶律德光听到这个消息,很害怕,开始派天平节度使李守贞、天雄节度使杜重威返回原镇。从此再没有久留中原的打算。

契丹述律太后派遣使者把契丹的酒肉蔬果赐给耶律德光,祝贺他灭亡了后晋。耶律德光和群臣饮宴于永福殿,每次举起酒,都立着饮尽,说:“太后所赐的酒,不敢坐着喝。”

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王淑妃和儿子李从益住在洛阳;赵延寿曾娶李嗣源的女儿为妻,淑妃前来大梁城会面见礼。耶律德光见到她就下拜行礼,说:“是我的嫂子。”耶律德光封李从益为许王、威信节度使。王淑妃因为李从益还年幼,推辞未赴藩镇,又回到洛阳。

东方群盗蜂拥而起,攻陷宋、亳、密三州。耶律德光对左右官员说:“我不知道中原人竟这样难于制服!”急派泰宁节度使安审琦、武宁节度使符彦卿等人回归藩镇,还派契丹兵护送他们。

初七,耶律德光又召见原后晋的文武百官,告谕他们说:“天时渐渐热起来,我难以久留此地,想暂时北归看望太后。应当留一名亲信在这里任节度使。”百官请求迎接太后到大梁。耶律德光说:“太后家族庞大,就像古柏盘根,不可移动了。”耶律德光想把后晋的百官统统随从自己北上。有人说:“如果全国北迁,恐怕人心动摇,不如慢慢地迁徙。”于是诏令有职事的跟随北迁,其它的留在大梁。

耶律德光又将汴州改置为宣武军,派萧翰为节度使。萧翰是述律太后哥哥的儿子,他的妹妹又是耶律德光的皇后。萧翰开始以萧为姓,从此以后,契丹皇后一族都称是萧氏。

十七日,耶律德光从大梁出发,原后晋文武各司被带走的官员有几千人,各军兵将又有几千人,宫女、宦官几百人,把府库中值钱的统统装车运走,所留下的只有乐器仪仗罢了。当晚,宿于赤冈,耶律德光见村落都空荡荡的,就命令官员发布榜文数百篇,招徕安抚当地百姓,但是他竟不禁止胡人骑兵的抢劫掠夺。二十一日,耶律德光从白马渡过黄河,高兴的说:“我在草原以骑射打猎作为乐事,来到中原一点也不开心;今天总算可以回去了,死了也无遗恨了。”

二十五日,刘知远派皇弟北京马步都指挥使刘崇为代理太原府尹,主持府中事务。

耶律德光见所过的城邑都化为丘墟,对蕃、汉群臣说:“把中原搞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燕王赵延寿的罪过呵!”回头又对张砺说:“你也出了不少力呵!”

耶律德光听说河阳之乱,感叹道:“我有三个失误,使天下应该背叛我啊!许各道搜刮钱财,这是第一个失误;命北朝人‘打草谷’,这是第二个失误;没有及早派各个节度使返回镇所,这是第三个失误。”

耶律德光到临城,得了病;到了栾城,已病体沉重,身上滚烫,把冰放在胸腹和手脚上,还吃冰。二十一日,到达杀胡林而去世。契丹人把他的肚子剖开,装进几斗盐,载着尸体北上。

赵延寿怨恨契丹主背弃信约,对人说:“我不再进龙沙了。”当天就领兵先进了恒州,契丹永康王耶律阮和南、北二王各自率领他们的军队相继进入恒州。赵延寿想把他们拒之恒州城外,又怕失去大部队支援,就放他们进来。这时契丹的众多将领已秘密商议拥戴耶律阮为辽朝皇帝,耶律阮登上鼓角楼受叔父、兄弟的朝拜。而赵延寿不知道这些,还自称受耶律德光的遗诏,代理主持南朝军国事务,并下令布告各道,给耶律阮的日常供给和其他将领一样,耶律阮对此含恨。恒州各城门的钥匙及仓库的出入,耶律阮都亲自管理。赵延寿派人去代管此事,被拒绝。

耶律德光的尸体运到契丹都城后,述律太后没有哭,说:“等到各部落像以前那样安宁统一时,就来安葬你!”

刘知远从寿阳回太原,曾留下一千名军兵守卫承天军(今阳泉娘子关地区)。守军听说契丹人马向北回国,不作防备;而契丹兵突然袭击承天军,守卫军兵惊慌溃散。契丹烧毁了城市村镇,一天之内报警的狼烟有一百多起。刘知远说:“这些胡虏将遁逃,是虚张声势罢了。”派遣亲将叶仁鲁率领步兵、骑兵三千人去迎敌。正赶上契丹军外出抢掠,叶仁鲁趁城中空虚大败契丹守军,二十二日,又占领了承天军。

五月,初一,耶律阮召请赵延寿及张砺、和凝、李崧、冯道等人到自己的馆舍饮酒。耶律阮的妻子素来以兄长事奉赵延寿,耶律阮就从容地对赵延寿说:“妹妹远从契丹来,难道不想见见她吗?”赵延寿欣然和他一起走入后堂。过了许久,耶律阮出来,对张砺等人说:“燕王蓄谋反叛,刚才已经把他锁起来了。”又说:“先帝在大梁时,留给我一个计划,允许我主持南朝军国大事。近日驾崩之前,没有其他遗诏。而燕王擅自主持南朝军国大事,岂有此理!”下令道:“赵延寿的亲友朋党,全都开释不予查问。”几天以后,集中蕃、汉大臣到恒州府衙,宣读耶律德光的遗诏。遗诏大略说:“永康王耶律阮,是大圣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嫡长孙,是人皇王耶律倍的长子,太后所钟爱,群情所归,可以在中京即皇帝位。”于是开始为先帝举哀,穿起丧服。然后又换上吉服接见群臣,不再行丧礼,歌声乐声在署内响个不停。

刘知远召集群臣在朝廷商议进军路线。众将领都建议从井陉出兵,攻取镇、魏二州,先平定河北,河南就会自己拱手称臣。刘知远想从石会出兵,进军上党。郭威说:“耶律德光虽然死了,可是党羽部众还很强盛,各自占据坚固的城池;我们出兵河北,士兵缺少,道路迂回,帝边没有接应救援,如果这些胡虏联合攻击我军,那么我军前进则受阻击,后退,则受拦截,运粮道路也会断绝,这是条危险的道路。上党的山路艰险难走,沿路粮少民穷,没有供给,也不能走。近来陕、晋二镇相继向我们投诚归附,如果率兵从这里走,是万无一失的,不出二十天,洛阳、大梁就可平定了。”刘知远说:“爱卿所说极是。”苏逢吉等人说:“史弘肇的大军已驻札在上党,胡虏们相继逃跑,不如从天井出兵,奔赴孟津最为便捷。”司天官上奏道:“太岁星在午的方位,不利于南行。应该从晋、绛二州进军到达陕州。”刘知远听从了这种意见。初七,诏令十二日从北京发兵,向各道宣布通知。

史弘肇为人稳重坚毅、沉默寡言,统领军队,号令严明、军纪整肃,大小将领稍不服从命令,立刻打死;士兵经过的地方,凡侵犯百姓田地和在树上系马的,一律斩首。军队中人人小心谨慎,不敢违犯军令,所以所向无敌、攻无不克。刘知远从晋阳一路平安进入洛阳和大梁,士兵的武器没沾过血,都是靠了史弘肇之力。高祖从此更加倚重、喜爱他了。

当初,萧翰听说刘知远率兵南下,于是也想向北回草原,只是因为怕中原无主后,必然大乱,自己就不能从容回国了。当时后唐明宗的儿子李从益和王淑妃在洛阳,萧翰派高谟翰去迎接他们,假称耶律德光主的命令,让李从益主持南朝军国大事,召自己去恒州。王淑妃和李从益藏在后唐明宗徽陵的下宫里,不得已才出来。到了大梁,萧翰立李从益为皇帝,并领着众酋长向他朝拜。

文武百官拜见王淑妃,淑妃哭泣道:“我们母子二人这样孤单弱小,却被你们各位推上这个位置,这是祸害我家呵!”十八日,萧翰辞行,李从益在北郊饯行。李从益派遣使者到宋州召高行周、到河阳召武行德,都不到,王淑妃害怕,召集大臣商量道:“我们母子被萧翰逼迫,本当去死。但你们都没有罪,应该及早准备迎接新的君主,为自己多多求福,不要以我们母子为念了!”大家被她的一番话所感动,都不忍背叛他们而离去。有人说:“现在集中各营兵马,不少于五千,和燕兵合力坚守一个月,北边必有救兵来到。”淑妃说:“我们母子本身就是亡国的苟活之人,怎么敢和别人争夺天下!已经不幸到这个地步了,生死就任人去裁夺吧。如果新的君主明察这一切,应当知道我们无负于人。如果现在再要计划用兵,那就会祸及他人,造成满城生灵涂炭,最终又有什么好处呢?”最终采用赵远、崔光邺的建议,李从益改称梁王,主持这里的军国之事;派出使者向刘知远奉表称臣迎帝,请他早日前来京师,并从宫中搬出住到私宅。

二十七日,刘知远到达陕州,赵晖亲自牵皇帝的马进城。二十八日,抵达石壕,大梁百姓有远来迎接的。

初三,刘知远来到洛阳,进入并居住宫中。大梁的文武百官奉上表章前来迎接。刘知远下诏书让那些接受契丹任命的人不要自己疑虑,将任命文告状牒收集起来烧掉。密令杀死李从益和王淑妃。淑妃临死前说:“我儿子是被契丹人立为皇帝,有什么罪而至死!为什么不能留下他一个,让每年的寒食节有一盂麦饭洒在明宗陵前呢!”听到的人都流下眼泪。

十一日,刘知远到达大梁,原后晋的藩镇相继前来归降。十五日,刘知远下诏书实行大赦。凡是契丹所委任的节度使,下至将领官吏,各自安于职守,不再变更。又把汴州改为为东京,改国号为汉,年号仍称天福,他说:“我不忍忘却晋呵!” 是为后汉高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契丹   后晋   延寿   藩镇   后汉   节度使   中原   诏书   大梁   太后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