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旅行团“求带” 杭州的导游都去哪儿了

“旅游复苏,团队增加,加入我们!”

“怕你在忙没看到我朋友圈,再发一遍!”

进入2月,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导领中心主任施兴琴,频繁地在朋友圈里亮出导游招聘海报,为团队招兵买马,每条朋友圈下面都加了三个字“急急急”!

急的不是订单不够,而是导游奇缺——

春节以来,各大旅行社团队游订单量都在逐步上升,以千岛湖为例,高端酒店3月份的客房,目前大多已被早早预订。同时,杭州出入境团队游也迎来一波重启,1月8日以来,杭州市公安局各级办证窗口共办理护照达4万人次,数量超过了去年全年。

市场“活”起来了,但疫情给旅游业留下的“后遗症”开始凸显: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杭州有注册导游12000名左右,但还留守的导游仅有3000余人,无人可用的尴尬,让上千旅行团的订单处于“等带”状态。

导游都去哪里了?接下来的旅游旺季,会因为缺导游而受到影响吗?

杭州旅游市场,究竟有多缺导游?

做了20多年旅游的施兴琴明显感觉到,今年的旅游市场在“抢跑”。

春节时的一波“报复性出游”,让本应是淡季的2月变得异常忙碌。她的手上现在一共有在职导游14名,这几天,几乎每个导游的工作量都已经拉满。“还是不够,目前还有70多个团等着出发,至少需要再给我20个导游才勉强够用。”

“三年前,我这儿的导游最多时有103个。”对着手上每天都在增加的团队订单,施兴琴有些发愁,“后面还有好几个上千人的大团队等着。很多团队订单,已经在洽谈了,后续团队数量预计还会大幅增加。”

他们准备先招30个导游补充力量,后续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但难处在于“很多导游都不愿回来,临时招不到人”。

头疼导游缺口的旅行社,占了大多数。杭州市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许敏透露,目前,中国国旅、省中旅、中青旅等国资头部旅行社都在积极召回出境游带队导游。“因为疫情,导游资格证考试延期了,不少高校毕业生暂时无法上岗。另外由于订单量上升较快,旅行社也更需要有经验的导游迅速接上,来不及培养新人。”

中国国旅浙江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江潮早早地忙活起来了;春节前,他们就在为招人做准备,目前已在积极动员疫情期间转岗、待岗的员工回归队伍;主做浙西地区地接旅游业务的杭州公望旅行社,疫情期间全职导游减少了一半,现在也在疯狂“补血”;甚至在BOSS直聘上,杭州某旅行社为导游开出了2万元的月薪,却只要求1年以上导游经验。

杭州旅游协会导游分会负责人何亭告诉记者,根据业内预测,随着组团出入境旅游重启,接下来的三月一定会成为旅游旺季。“现在导游成了‘香饽饽’,整个旅游市场都处在‘僧多粥少’的状态下。”

在他看来,某种程度上,谁能抢到导游资源,谁就能喝到旅游市场复苏的头口水。

三年约60%离职,导游都去哪儿了?

疫情三年,旅游业降到冰点。有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三年间,杭州导游离职率达到60%左右,大多数是接待出入境团队的导游。

对于旅行社来说,招聘导游其实更像是一场“召回”。

杭州某旅行社负责人在发布招聘公告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以前的同事,可联系了好几个人,愿意回来的却不多。

既然现在旅游市场再次“活化”,离开的导游们都去哪儿了?

有人已经转型“线上旅游”。

人称“杭州小黑”的导游诸鸣,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短视频在互联网上收获了一千多万粉丝,迎来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如今,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带来的“云旅游”正火。上周,他在自己的账号上挂出了苏杭4日游的“小黑专线”跟团游链接,近百份名额瞬间抢光。“疫情三年,很多导游都开始尝试通过线上转化客源。”诸鸣说。

有人已经彻底踏上“新路”。

90后曹云松,2021年辞职转做电商直播,已经决定不再回归。“虽然现在工作量也很大,但至少不会风吹日晒的,而且我的收入已经高于做导游的时候,没必要回去了。”

更多的人还在选择观望。

杭州导游魏哲曾在去年被旅行社叫回来救急,可后来没过多久又待业在家,他还是有点犹豫。“担心疫情会有反复,另外这几年旅游市场变化也比较大,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适应。”

当然,也不是所有导游都“一去不回头”。

也有曾经的导游主动联系旅行社“回归”,孙晓玲就是其中一员。她说,自己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2021年,主做出境游领队的她,不得已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岗位,先是做了一段时间代购,后来又去亲戚家的企业帮忙,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打打零工”。

看到出境游重新开放的消息,她拎起电话就打给了原先供职的旅行社。“旅游业的前景是很好的,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转行了,我只是待业,等待着行业回到正常状态,重新出发。”

这波“导游荒”怎么解?

人才流失是疫情给旅游业留下的最大“后遗症”。如今市场“活”起来了,无人可用的尴尬就更加凸显。

短缺的导游上哪儿找?最常用的方式是“借”,或者说“共享”。

今年春节期间,千岛湖接待游客量创了景区开放以来的历史纪录,淳安县导游余颖回老家过年的时候,还收到了其他旅行社的“借调”电话。

“我们有2个千岛湖的地接导游群,每个群500人,平时都会在里面发各种用人资讯,有空的导游自然会联系对方。”余颖说,这种临时接单、互相共享导游资源的方式,目前在行业内很常见,“春节期间,千岛湖两个码头最高峰时估计需要100个导游,服务中心全职的大概有10人,其余的导游缺口都是靠‘借’补齐的。”

资料照片

单单靠“十个锅子九个盖”,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导游总体人数的减少,仍是制约接下来旅游市场发展的“硬伤”。

如何破题?

先“开源”。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联合各大旅行社和行业协会,每月开出17场线上的出境导游培训,线下还会组织导游集中培训,以及旅行社和导游之间的双向见面会。

再“引流”。杭州市旅游协会导游分会负责人何亭介绍,目前协会组织了华东地区的导游人力资源来“解渴”。“我们正在统计各大旅行社的人员需求,下个月会在集中培训班后特别开一场招聘会。”

同时,除了帮助旅游企业快速招引“能上手”的人才以外,杭州还在吸引旅游业的顶尖人才,比如每年都会举办金牌导游大赛,优秀的导游还可获评杭州高层次人才,享受购房等多方面的福利。

“人力短缺只是暂时的。”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高校毕业生上岗以及有关部门的推动扶持,导游资源会很快跟上游客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杭州   千岛湖   导游   杭州市   旅行团   疫情   旅游业   旅行社   订单   团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