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养一块菜园,现实版“开心农场”你愿意买单吗?

现代快报讯(记者 史童歌 王新月)春日临近,春种快到时候了。近日,有新闻报道称,上海掀起租地种菜热,流行起了“共享菜园”的生意,1500元一年,租户以退休老人居多。南京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呢?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解,南京租地种菜的群体以家庭为主,也延伸出和农业相关的亲子活动。此外,在全国多地,都有类似的“共享菜园”。

南京“共享菜园”租户多以亲子休闲为主

“目前我有五六十个小菜地,已经租出去一半了。”在南京江北新区,有片2000平米的菜园。来自湖北恩施的徐先生,主业做儿童图画书工作,业余时间是这片“共享菜园”的“农场主”。

一年前,徐先生从盘城街道双城社区租下这片荒地,“当时地里全是拉拉藤,已经荒了七八年了,我们撒了有机肥和鸡粪,对土地进行重新翻整。”说起建设“共享菜园”的初衷,徐先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从小在山区里长大,有山有水,风景秀丽,希望自己正在读小学的孩子也能深入接触大自然。“如果有块土地,他可以去播种、去浇水、去施肥,看这些种子如何发芽、如何结果实,就会对大自然有更深刻的理解。”

徐先生租下的土地靠近滁河,周围都是农田。为了排布整齐美观,他把土地分为五六十个小格,每格占地约16-20平米,并铺上红砖小路作为分隔。到现在经营一年多时间,已经租出去一半左右了。“大部分是家庭带着孩子一起认领,也有夫妻俩或者好朋友共同经营的,基本都是种植农作物,还有一块30平米的地被租来种花,花园打理得很漂亮。”

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每隔一两周抽空来打理下菜园,放松身心,带着孩子享受田园时光,是徐先生希望看到的画面。说起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徐先生告诉记者,有一块菜地的“小主人”告诉他,要是一周不去自己的菜园看看,就感觉好像缺点什么。“种菜这个体验,也许会成为他童年美好的回忆。”

△徐先生的“共享菜园”

但是,种菜、收菜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之前我们种过一片玉米,因为是露天种植,全都被鸟儿啃光了。”吸取教训后,现在徐先生的“共享菜园”主要种植土豆、红薯、花生等作物,还请了在农耕方面经验丰富的师傅,帮忙浇水、施肥、除草。

从南京主城区开车到这片“共享菜园”,路程需要半小时左右。徐先生今年还计划着,以“共享菜园”为中心,拓展一些更丰富的活动。“比如扎上帐篷供人们休息,准备可以做饭的大锅灶,这样大人孩子都有的玩,能让他们待上大半天的时间。”

认养菜园后可自种也可托管

记者搜索发现,在南京浦口区桥林街道周营村,也有一片可供租赁的菜园,叫“云上田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片区域农用地较多,且用地性质无法更改,只能种农作物,所以想到了做成“共享菜园”这种形式。“去年,我们先拿了10亩地做试验田,基本都已经租出去了,有六十多户家庭认养。今年准备在100亩的田里为个人或家庭做产品定制。目前多是家庭租赁,一般是到了周末,父母带着小孩来看看作物长势。”

据了解,市民可以通过小程序直接租赁“云上田园”。菜园的认养形式有多种,如自种模式、托管模式。自种顾名思义,租户需全程亲自参与种植过程,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等,一年60平米的菜地租金2000元。托管模式下,租户则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参与一些种植过程,剩下的,农场会根据种植情况和租户要求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租金为每年4000元。

此外,与之匹配的还有一些亲子活动,如会定期开设农业科普课堂,包括农事节气课堂、谷物知识课堂等;提供各种农业休闲娱乐活动,包括蔬果采摘、垂钓、露营等。认养一个菜园或许只是将田园生活、亲子活动与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开始。

△孟女士带着孩子体验农耕

南京市民孟女士2020年曾在江宁徐家院带着孩子种过一段时间的菜,从开垦到种植,从除草到施肥,获得感满满。“土地是在那边住了民宿后,可免费使用的。不过半年后就收回了。如果之后有认养菜园这样的活动,我非常愿意再动手耕种,主要是带着孩子一起体验。”

互联网+共享菜园,浇水、施肥、采摘一键完成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在全国多地,都出现了“共享菜园”。在某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租地种菜的感受。网友“爱种菜的菜菜”在四川新都租了一块田,她告诉记者,一开始租地纯粹是为了爱好,租下后感觉非常好,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吃上有机蔬菜。

在浙江杭州上城区,知了(化名)规划了一个占地200亩的田园综合体,开展租地、种植和旅游研学等服务,其中就计划开垦1000块“共享菜园”,并提供种子、工具及种植指导。租户认领后,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和管理自己的菜园。据了解,一块地的面积是18平方米,规划得当的话,种出的绿色蔬菜可供一家人食用。

△知了(化名)的“共享菜园”

知了学管理出生,目前组建团队创业,想把传统农业和互联网结合起来。“1000块菜地要分批次慢慢开发,目前已开发的几十块菜地已经被预约的差不多了。预计到3月底,能认养出去100块菜地。”

其实早在2021年,知了就在杭州下沙开垦了500多块菜地,已全部租出去了。“一块地,家长不愁带孩子周末去哪里玩;老人也有事可做,还能交交朋友;白领在办公室久坐,周末也能来活动活动。”知了说。

从事多年乡村旅游策划工作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团队最近接手的“共享菜园”项目,已经加入了智能农场概念,在小菜园里装上无线太阳能摄像头,人们随时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看菜的情况,还搭建了自动喷洒的管道,一个负责洒水,一个负责撒肥料,在手机上便可以进行远程操作,“如果作物成熟了,还可以在手机上一键采摘,园区的工作人员会帮忙寄过去,或者通过农场主直播带货帮你卖出去。”

△从事乡村旅游策划工作的陈先生设计的“共享菜园”

“现在很多‘共享菜园’已经和其他乡村旅游项目结合起来了,比如说露营、钓鱼,还可以住宿,组成一个可以满足多种休闲需求的生态园。”陈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比较普遍的“共享菜园”是竖条状的,未来还可以是放射形的、心形的、圆形的,或者装上架子种植爬藤植物。“我认为今后‘共享菜园’可以结合当地的特产,使得地域性更强,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经济模式。”

(受访者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菜园   农场主   租户   菜地   南京   作物   买单   农场   田园   亲子   知了   现代快报   现实   土地   记者   孩子   家庭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