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泄漏瞒而不报,西方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得不防

最近有一件事,上了热搜。根据外国社交媒体上的消息显示,2月3号的晚上,美国俄亥俄州发生严重的氯乙烯泄漏。这么大的事件,我们到现在才察觉一点端倪,转移注意力这招,可算是被西方媒体玩明白了。

前段时间,西方国家一直炒作气球事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谴责,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也被转移到了“气球”上,全国人民都一拥而上,跟着谴责。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气球时,美国直接上演了一出暗度陈仓的好戏,这步一石多鸟,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为什么说是一石多鸟呢?首先美国借这个“气球事件”向中国大泼脏水,甚至借口制裁了中国六家企业。其次是,开创了恶劣的先例,往后西方国家完全可以按照美国的操作来大作文章,算是借鉴“经验”了。最后,还成功地掩盖了泄漏事件的发生。难怪美国花这么大的力气来开战机、写报道、发声明。

由此我更多地想到的是中国在舆论场上的战斗,我们往往是强调现实的战斗力,而忽略了舆论战的重要性,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美国每年都有专项经费来进行舆论宣传,抹黑中国。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有什么,我不听不就行了。正所谓三人成虎,美国的“中国威胁论”喊了好几十年,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是越发响亮。

更大的问题在于,很多西方国家很吃这一套。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快速崛起的事实,符合“中国威胁论”的描述,因此认为中国确实会在各方面影响自己的发展。当初西方国家靠强取豪夺完成资本积累,现在中国强大了,会不会反过来抢夺它们的财富呢?与此同时,这些西方国家听不到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声,满耳朵都是中方威胁论,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怎么可能与中国交好。

同时,美国媒体非常善于矛盾转移,在西方的舆论阵地里,一切都可以是中国做的:新冠产生,是中国制造的;失业率高,是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工作;国内贫富悬殊,也是来自中国的财富分配不均。就算是没理由也得找点理由怪中国。就拿这次的氯乙烯泄漏事件来说,甚至还有美国网友认为是中国做的。这就是舆论认知的最大威力,它直接给你设立了一个假想敌,而你也被无意之中洗脑,认可了这种价值观。

有的观众可能会想,话语权算啥呀,嘴长在美国身上,大不了我们不参与呗,这可就大错特错了。争话语权,不是为争口气,而是争切切实实的利益,国际能源、贸易、国际组织规则制定、人民币影响力等方面都需要国际话语权。现在问题就是,世界上很多的国家,都认同或者是接受西方意识形态,中国要突破这种舆论包围,就需要强有力的国际话语权,而这更是我们所欠缺的。

被对方的价值观洗脑,就越有可能认为对方所做的事是正确的。俄乌战场也是这样,美国主流媒体对内声称,乌克兰是民族独立运动,是反对强权的正义战争,我们应该支持,而描述起俄罗斯则是无恶不作的大坏人,在这样的价值观洗脑下,美国民众自然被蒙蔽了双眼,成为政客的工具。

从氯乙烯泄漏这件事上,我们不仅要看到美国官方的荒唐处理,更应该看到对方是如何进行舆论引导,剥夺中国话语权的。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氯乙烯   俄亥俄州   舆论   乌克兰   暗度陈仓   强取豪夺   媒体   美国   气球   中国   价值观   注意力   确实   事件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