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岁小红军被土匪抓住,提出一个要求,感动土匪救了自己

在北大的未名湖畔,有一座墓碑,睡在这里的就是《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位美国记者1928年来到中国,1936年时成为第一个到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他在根据地待了4个多月的时间,记录下真实的红军将士,粉碎了此前种种歪曲丑化中共的谣言。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下了采访红军之后的感慨:这群中国人总是能将士气低落的撤退,转变为精神振奋的征程。

斯诺所说的就是信仰的力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正是凭借着坚定的意志,红军才能完成长征,才能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从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处境中转危为安。一个12岁小红军战士的故事就是对这种力量的最好诠释。

这名小红军战士名叫张金龙,故事发生在1935年,当时正是长征时期,小金龙是红3军团的一名战士,在随部队北上时,他因为负伤而意外掉队,滚下山坡的巨大冲击力让小金龙当时就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时,部队早已离开,幸好有一对好心的老夫妇收留了他,他才有个能养伤的地方。本来小金龙想等伤好一点了,就去打听红军的动向,结果没想到,就在这时,他却落入到敌人的手里。

发现他的是盘踞在西北的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马步芳为首的军阀,也就是百姓口中的“马家军”。这支队伍起源于同治年间的回族反清起义军,头目叫马占鳌,到了民国时期,马家后人逐渐分为青海和宁夏两派,他们先后投靠了冯玉祥和老蒋,逐渐成为占据了整个大西北的军阀。马家军不仅在经济上进行掠夺和扩张,还不断壮大自身的军事政治实力,1934年击溃了孙殿英之后,首领马步芳在南京上下打点,也为自己谋了个官职,成为西北五省的总长官,堪称是这里的“土皇帝”。为了向老蒋表示忠心,马家军也加入到“剿杀”红军的行列中。

他们发现小金龙,就是因为知道红军从此经过,所以才过来搜查掉队的散兵,结果因为看到一顶红军的军帽,才找到了小金龙。

看着凶神恶煞一般的匪徒,小金龙完全没有害怕,更是见不到一丝慌乱,他质问这群匪徒,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自己是红军,红军是要去打日本人的,凭什么抓?为首的军官没想到这个半大的孩子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他就回了句打日本人也有罪!小金龙闻言心中更气,大声地斥责他:“日本人已经占了东北,还野心勃勃地要占中国更多的土地,他们在东北作恶多端,抢我们的东西,还滥杀无辜,你们不去打日本人,解救东北受苦受难的百姓,反而将枪口对准红军,你们还是中国人吗?”

小金龙的一番话让这名军官无言以对,憋了半天才冒出一句,反对蒋委员长就不行!军官知道说不过小金龙,就想着把他干脆毙了得了,带回去也不露脸。于是就让手下将小金龙拖出去枪毙。军官刚才被怼的哑口无言,心里琢磨着就算是红军也怕死,估计这小子一听枪毙肯定得跟自己求饶,结果小金龙面无惧色,非常平静。军官心中就有些奇怪,难道这孩子真的不怕死?

随后他们把小金龙带到空地,几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换成其他人恐怕早就吓得不知所措了,而这名小战士的脸上完全看不出任何的恐惧。军官突然发了“善心”,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需不需要给家里人带个话儿?军官以为小金龙会求饶,没想到他说了句:“你们为什么要枪毙我,不能用刀砍头的吗?”

此言一出,军官就觉得诧异,怎么会问这个?小金龙又接着说:“你们还是用刀砍我的头吧,这样就能省出一颗子弹打日本人了。”

军官心中一震,这半大孩子都知道要打日本人,自己这个大人却只知道欺负老百姓,他看了下自己手下的几十个人,有个别的甚至动手抹起了眼泪,大家都被这个红军小战士感动了。想到这里,军官把心一横,这孩子一定得保住,于是就将小金龙又带回了那对老夫妇的家,临走前还扔下几块银元。

小金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明白这匪徒怎么又改了主意,逃过此劫的他后来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打听到了红军已经到了陕北,也动身赶到陕北会合。

这件事只是长征中众多感人故事中的一则,却象征着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也让我们感叹,原来先人们就是凭借这样的力量,才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长征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了未来的征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红军   陕北   匪徒   青海   宁夏   日本人   土匪   军官   中国   战士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